|
|
6月21日,郭台铭最后一次以董事长身份出席鸿海股东会,并于董事会后正式退位。0 G& M+ z! t, ]; h
随后,鸿海董事会选举刘扬伟为新任董事会主席,李杰为副主席。刘扬伟此前担任鸿海半导体次集团总经理、芯片业务负责人,而李杰则为鸿海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的副董事长。% m0 ]3 y4 \4 @" Y$ r+ C7 X) U
当然,无论放在台面上的是谁,郭台铭的使命没有完成,他不会离场。
) S6 E' O H# Y刘扬伟从九人经营委员会脱颖而出
! B# S& x2 s0 m+ x" N
, {; R' `3 u; }- X* l5月10日,鸿海公布6位董事候选人,6月11日,鸿海公布了9人经营委员会。在新的9人经营委员会中,不见郭台铭与戴正吴两位董事,转而新增林忠正、姜志雄、林政辉、黄秋莲、黄德才五人。
% g9 K. w* q2 m; N! @ 图 | 九人经营委员会,上四位兼任董事(来源:非凡新闻)! |' z4 W( x& l: z* W
0 l' C5 L. C2 g% {' V
九人委员会中,卢松青主掌网络连接器部门鸿腾精密,吕芳铭主管亚太电信,刘扬伟掌管半导体业务部门,李杰负责工业互联网;林忠正负责大型显示产品,姜志雄负责平板产品,林政辉负责精密模具和3C产品机构件,同时掌管富士康郑州厂,黄秋莲负责集团财务、供应链及创投,黄德才负责鸿海本身的财务规划及执行。
% Q: s# O, i$ H9 H. f% m除四位董事和两位财务负责人之外,其他三位:林忠正、姜志雄和林政辉,分别负责8K、精密模具和富士康郑州厂、便携式产品。该三位可视为鸿海管理层新生代。其中,林忠正作为夏普的董事候选人,可以视为继戴正吴之后E次集团在鸿海的代表人。+ k7 m8 k7 D& L( U8 ~1 }
而这其中,走马上任的刘扬伟,此前担任鸿海S次集团负责人,主掌芯片半导体业务,且其在半导体领域深耕已久。9 B( n$ O j8 F' l j! T N0 v
去年鸿海股东会时,郭台铭还钦点他上台,与时任鸿海技术长吴逸蔚、云智汇科技执行长Sam Baker、永龄健康基金会副董事长吴良襄、鸿海副总裁吕芳铭同台,分别就半导体、面板、工业4.0、乐活养生与物联网家电等鸿海五大重点布局领域发表演讲。当时刘扬伟主讲的就是半导体。
4 a) D* t; O7 f P8 O: ]; b5 q h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在6月11日的鸿海首场自办法说会上,负责半导体事业部的刘扬伟主持了会议,刘扬伟表示,在9人委员会成立以后,集团运营先经委员会审核,再由董事会决策。而此次九人委员会的成立,也是将之前经常化的沟通协调活动系统化、组织化,只有2/3委员通过,重大议案才能递交董事会。
* @' _5 `; B$ V, G. x. a6 u一位台湾地区资深媒体人告诉投中网,九人经营委员会的设置,更多是新旧换届、在主帅离场之际稳定军心。/ i5 j7 w0 s& g! c# W& D# D+ h
九人团队,老、中两代,业务口与职能口,传统现金牛业务与新兴增长业务,鸿海的九人经营团队看起来很稳,充分兼顾了集团内部日常运作与未来增长。但在鸿海的股东看来,即便是九个人的经营团队,都不足以抚慰股价低迷之痛。, B+ f4 r) {9 ?6 F: d( b, t' Z& V6 A, h+ R
鸿海进入“隐形大亨”治司时代
" ^8 N- C5 i" {6 y3 y" t V. v% j1 m% I G% r4 G
郭台铭不再掌舵,似乎成为了鸿海这家巨无霸企业的心头之患。彭博方面担心在郭台铭去职之后,各集团高管会开始争权夺利,内部斗争和消耗会大大削弱这家企业的竞争力。
; f9 _ Y/ g, N: q5 G但彭博的担心,言过于实。
# [; L2 \' h# x1 m1 m现在,无论是鸿海的命运,还是郭台铭的跨界,都是相互绑定的,这种相互需要的关系没有人比郭台铭自己更加清楚了。; w5 }# A, Z- U$ A3 D) s
郭台铭跨界的基础和背书,是一个转型成功的鸿海。5 w w% E, z5 j/ Q# M' B
根据一位资深岛内产业观察家的认知,鸿海成长数十年来向由郭台铭强人治司,十几个次集团职业经理人赛马争先,在集团内争取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郭台铭并没有刻意培养接班人。
5 y2 T& S; J* c& S1 Q在鸿海净利润增长滞缓、向科技转型的关键时点,资源的调配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有老板在场拍板,各次集团一把手打起来都有可能。
# E! S. {) Q3 P何况鸿海诸位老臣战将均是劳苦功高,就是选一个董事长出来,能否镇服其他各次集团都是问题。
& w" S" Y0 w" R8 E+ ~8 Q3 ]为了鸿海,郭台铭必须时刻待命,但是在他个人跨界转型之前,鸿海座次需一一排好。
0 c) V4 E, F! j3 K3 W& w并且,郭台铭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依然无可置疑:他依然指挥鸿海大数据的团队在一个月之内做出来一款数据分析系统,用AI赋能传统产业。
9 N9 {1 A; O3 d在郭台铭参观了百年老店瑞春酱油后,鸿海的大数据团队就马上下乡驻点,在一个月之内为这家公司建置出一套酱油制程联网、工作手机APP和AI数据分析的系统,为他们监控分析数据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 h. w: W$ v6 b* I
图 | 瑞春酱油工作人员现场演示鸿海大数据团队为其定制的工作系统(来源:郭台铭脸书账号)“后郭台铭”时代的机遇与挑战0 z( C1 a' {& B4 J. A
# l' m9 f% M5 C1 F& i# [
鸿海的股东会开的热闹非凡。
; H# B7 v0 S+ |1 k! c- _7 L股东会刚开场,台湾地区的民间股神阿土伯就为郭台铭助阵。与阿土伯类似,也有其他股东看好郭的前途,并建议鸿海收购台积电,因为张忠谋业已离职。7 p$ z' d# Z" l
显然,在一些年迈股东的眼中,郭台铭的声望能够正向促进鸿海的经济利益与股东权益。而仔细分析郭台铭的跨界主张,我们能够发现:郭台铭关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观点,与鸿海的集团转型不谋而合。
0 {& z; |* d# b" k3 {/ ~9 l& e在郭台铭的Facebook账号中,郭台铭谈到了“科技的基础”。郭认为,所有科技,基本上可以分成硬件与软件两种技术,而在硬件技术中,又以半导体为核心。在半导体核心技术有所突破的基础上,才催生了5G之类的新科技。
+ b m' ^" C+ n% P而在郭台铭看来,半导体正是台湾地区在“one world, two systems”中振兴崛起的关键。 J) g2 s$ k0 s
图 | 台湾地区半导体在全球市场中地位(来源:郭台铭脸书账号)除了芯片半导体,AI、工业互联网也被屡屡提及。5 P4 j9 x2 W5 l, P9 L2 ?2 q
& l A, U# H' z& V鉴于以上原因,投中网在此前的预测中,认为谁能带领鸿海新业务增长和AI转型,谁就能够在鸿海的内部竞争中胜出,由此分别对应鸿海S次集团负责人刘扬伟和工业富联副董事长李杰。从刘扬伟任新董事长、李杰任副董事长的结果来看,我们的预测全中。
) h; ?, m7 Q1 h; ^) H但无论是搞芯片的刘扬伟,还是搞工业互联网的李杰,在郭台铭离场后都面临更大的挑战。
& Q' f1 N# \" z- W m% S4 p& u在今天吕芳铭主持的股东会上,有小股东表示主持人不注意听小股东呼吁,不像郭台铭那样有事情就答应“肯定能办到”。, e/ O- K6 |1 ^# I3 [/ s& _
也有一位叫吴其鸿的股东表示,鸿海分红表态不积极,不管是半块钱的分红,还是两块钱的分红,起码得“表好态”。他希望鸿海每年都能有每股6元到8元的股利,而不是现在只有4元的股利。
# `6 W( y3 M5 q2 h& c6 _9 c还有一位较为专业的小股东发问,直击鸿海近几年低迷股价的根本缘由。这位小股东表示,相比于广大高达八成的分红和两倍的PB,鸿海的分红率虽然有43%,但还是不够高,并且留存的资金并不能成倍的反映到股价上,0.85的PB说明留存的一块钱资金只能对应不到一块钱的市值。他表示:如果鸿海PB能到2倍,鸿海不分红他都接受。. p' L M0 C2 z' t8 C
那么,为什么鸿海的PB如此之低?该位小股东质疑:鸿海是不是做了太多无效的并购?公司正在变得官僚化,运营效率正在变低?如果是这样,九人委员会的决策效率,能适应高速变化的科技业么?在台塑这样传统的石化产业,委员会决策机制表现尚可,但是在瞬息万变的科技业,鸿海的九人委员会能胜出么?
; h% l& x9 j" g' s4 j众多小股东对股价低迷、分红不够的不满,以及投资者对鸿海转型中并购效率和组织决策效率的担忧,都是当下存在的迫切问题。
4 l) V1 ~% r' z5 b% s" \. L谁来推进鸿海的进一步转型,以抚慰这些焦躁不安的小股东?目前看来,还是郭台铭。(文/杨健楷 编辑/张丽娟 来源/投中网旗下CV智识)1 q2 P' J) `+ v4 ^( _
* ?2 s6 ^$ N1 b+ P4 o7 Z8 V- V( ~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MXqbWR
9 q" \+ W+ p" l" R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