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无锈钵9 q7 P' G; r3 ?/ P: v
几年前的一天里,我收到了一条朋友发来的短信:“华为快不行了。”' l3 R9 W% w) `* S4 d9 N
/ _) ?8 S4 D e. v A
& A! q: C% @8 ~6 a紧接着的是一条新闻链接,我满怀好奇的点进去一看,那条新闻的内容是:“苹果销量再创新高,iphone6产品力无人匹敌 ”。! u: m4 U& f1 ~; c; h
" v& s3 o' Y1 b3 c我在北京初春的寒风里愣了很久,犹豫要怎么向他解释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定位人群的差异,以及最重要的一点: x/ k% {. {: |8 a' d
# _' q# _/ \, ?5 ~, i! H华为赚钱靠的不是卖手机,而是通讯技术。7 U1 b; h2 m+ ?. h- M" Y3 g
$ `/ F1 \( u. }! Q6 u& V这个故事现在听来可能会让你哑然失笑,然而事实上,在那个华为还没有成为“国货”代名词的时候,知道华为在通讯领域很厉害的人少之又少。
1 N( }+ T4 {+ s3 B
# X0 n: }2 D5 V4 q& t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这家企业和oppo、vivo没什么区别,都是卖手机的。
: B0 c% m6 r0 c
% n V$ ^0 T: {1 r直到那场西方世界的封杀猝然而至,无数的科普文章如雪花般飞舞的时候,人们在恍然大悟中纠正了自己的偏见。* `! G! F4 _4 S5 P1 u
4 p' f% M! c* t. o7 A% X" T$ v O ( Q5 ?) k, h+ a; P
01
2 x3 v- D" W2 J: K- S. C . l8 V1 G1 s. y& _9 M
偏见总是难以纠正的,因为每一个偏见的形成,都意味着某种更为根深蒂固的因素的存在。
0 s' k+ `8 h& ^! p- E- s" x* Q 2 _7 d3 }" I! V/ A8 } {( `
为什么很多人对华为的印象只停留在做手机上?因为在此前的所有时间里,你打开手机,关于华为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荣耀系列性价比如何如何。
: H; H! I! D! B % H% r0 {1 x! T6 K7 G5 }* s2 \0 A" q2 M
这让我想起传播学里一个很老的概念:议程设置。
; I1 ~! N+ H: E6 ^. R
% K# y9 ^; L- G1 Z这一观点来源于著名学者李普曼在其代表作《舆论》中所提出的一个构想。这个构想认为,媒体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以及讨论的先后顺序。
, E3 \7 X6 s9 g4 Q 1 O; g, ]7 V' y' x. U/ R3 B
简单点说就是,媒体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 b: L6 @ @& Y / R* S1 ]* {- |- s6 J
另一方面来说,在这个信息爆炸,利益勾连的时代里,关于真相的还原,正在变得越来越艰难。
6 |1 A0 ~, p( ?$ ?/ T
' Y* P" ^8 P* j5 Z4 y6 g1 o主体、角度、细节表述的一点点改变,都将导致你心中所呈现的事实之间大相径庭。
+ S8 A* P3 b$ p( }" n7 m0 T9 X , ]! K$ N' K. ]
而这些,都是信息提供者们最常见的套路。) q* U# V* t# z+ Q) D: P
. i% s" _' Z* W1 v! E. Q0 ~ I" _
在信息获取方式变得无比便捷的今天,想要决定一个人想什么,最好的办法不是粗暴的把观点直接灌输给他,而是主动成为他的眼睛,让他看到你想让他看的东西。" q' a4 w, C: _
. c4 a& S9 R! d4 @9 x
那些人们以为真相已经尽收眼底的时刻,他们绝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眼睛,已经被人温柔地蒙上了一层黑布。
; `: W0 T% W9 ^1 [1 d* u7 U% m
9 ~0 j8 _* I- p# X+ x. J! h U02
0 O% K% j- j: i3 n, n1 W & p' p4 [. E9 q" t8 J. w
我们不妨以最近身处舆论漩涡的京东为例,同读者们一道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究竟是如何借助一系列巧妙的手法,来引发人们偏见的。
' r& a# n& O7 ~' ^# n# U+ m* I % v1 f* R" g' [) Z/ T( y
在这个环节的开端,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件事,一切信息都不可避免的有其局限性,真相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对大量不同信息的收集和思考才能获得。
$ T* O' j1 x7 Y2 O; t$ N
6 o$ q/ i# C5 ]6 K) h在这基础之上,我们要问出这个问题:京东到底为什么频频喜提热搜?
/ s# V$ C" K) j( ]! Y [ 4 T) a3 C6 d' h# t" k9 V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能会回答:“因为据说他们最近在疯狂裁员。”
/ H+ N# E* k+ A" @ _, I. x! A" f3 y8 ~" ^/ R9 b8 \
这当然算是回答,但要留神这条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而要破除这一局限性,你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5 Q l9 U* Y7 ?' }& j! d/ o . b% U3 a- w2 R; H3 T
是不是只有京东在裁员,别的互联网公司呢?裁员能说明什么?京东为什么要裁员? D1 C. V- S. v1 ~
+ `7 y$ B! u' N$ l5 f' o7 w5 h4 h; l
关于第一个问题,不费吹灰之力,你就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样的信息:* A A5 V s9 I
4 k7 o0 o6 ?# f' T( o2018年9月,腾讯发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包含裁撤10%的中层干部;
; H9 F# `8 t+ Q7 A $ r: L3 v* v5 k$ E: d" M4 ^
2018年10月,阿里曾宣布所有的业务线不再批准新offer,同样是在那个月,华为停止了社招,从不裁员的网易也被爆出人员优化,裁员20%到30%。+ \' W" R2 ^9 I: c/ L
% c6 \8 J% q* x2018年12月,锤子分公司解散,裁员60%,与此同时,知乎宣布将在未来裁员20%。! t6 z. f' }$ p; Q. e% f& l
9 o6 K- l" x( J0 ?- U; u2019年2月份,滴滴表示将裁撤掉15%,共计约2000人的员工团队。5 J% e; R8 ]* {; X# K% b
# g; `& H/ R; v' S8 s
再算上美团、人人车、美图、魅族的一堆裁员报道,足以说明,在当下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中,裁员正在日益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 o5 M3 ]( d3 @1 X% C$ ]; `6 D
3 |! S+ i0 x% O5 L; Z同样是裁员的信息,主体的不同,结论自然有着差异。2 H! ^% w l8 ?( b3 o3 o) W
如果说在此之前你所了解到的是仅仅只有京东正在裁员的消息,你或许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这家企业一定是出了什么大问题,甚至不怀好意的猜测它是不是快垮台了。
# Z8 g; h3 W4 G& g4 l3 }! w3 ~' b然而,通过对于背景信息的了解,你的观点可能就会变成这样:很多的“互联网企业”(不再仅仅是京东)都在裁员,是不是这个行业内部出现了什么波动?- f1 ?# l0 I# l9 \# L+ ~4 D+ X' D
亦或者说——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粗犷式繁荣的互联网产业,是否正在经历着某种转型?, r* `1 b9 a$ h( }/ z
你看,通过对于背景信息的补充,我们成功的避免了一个常见的逻辑陷阱——主体偏差,并且离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又近了一步。
" e. |. G! G4 `5 j; k! B7 B + u' F. h* p+ \0 U9 Z2 j
1 ~6 l8 u8 h p6 }2 B
03
& p' ]2 N1 }: z5 q
+ Z& q8 S1 K, W# b$ K*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裁员能说明什么?
0 R! ]$ @! R9 w; `
. m( M' X# r4 `. i# C事实上,这差不多又是一次和自己的偏见艰苦斗争的过程。
3 R! |3 B9 d( F# j8 D 0 B& J: i' y. H2 f. \
在此之前,你会不会觉得裁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裁员往往同亏损、经营不善甚至破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结论真的是这样吗?) g% K( J% b; x, c' g
& Z5 c" J8 W3 _4 u# q& Z5 q
历史告诉我们,破除自己的偏见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有勇气。要勇敢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错的,并且勇敢地为偏见之外地另一种可能性做出证明。' r& ]$ ~: a7 }( e5 O0 Z0 d
: c' M" w- M7 G) v% {吉姆·柯林斯在他的名作《基业长青》里讲过一个很有趣的细节。
5 T9 }, j& a+ h2 i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依靠军方订单飞速成长的波音公司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困境,失去了大量的订单,51000名员工被裁的只剩下7500个人,裁员比例将近85%,但最终,他们还是靠着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在民航飞机的市场上闯出了一片天空。; B8 l" u/ }0 v2 @6 v
2 Z0 m& h- V' ^& P, u; D& y- S, {0 [
裁员85%!我不清楚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什么著名企业的裁员数能达到这个比例,更不清楚有什么公司能在裁掉6/7的员工后还能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
4 j f7 R& D* {. T5 f5 A % ]4 ~( V V; ?4 E5 ]" M6 ^
但重要的是,波音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对于企业来说,裁员并不天然的同破产倒闭挂钩,它甚至还有可能是企业复兴重回高点的前兆。
- H+ S- z4 r+ X% x例如下面福特公司的这个案例。
" T& T" O* i- x' u; L f9 u+ ^% t - R, b* x) x8 C4 w1 g
上个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在来自日本的竞争对手的压力下节节败退,公司遭遇占自身总市值43%的巨额的亏损,不少员工被裁撤,留下来的那部分员工里,甚至有不少在“无薪上班”,这种做法一度被当时的《华尔街日报》斥责为“犯罪”。2 D9 s' m9 G, q1 D0 d% y$ B
: _/ y' M; S- D$ d0 r然而经此一变,得以瘦身的福特重新找回了当初制造汽车的初衷,最终励精图治、反败为胜。
! W) k7 x2 J; x0 V6 \ 3 [( A2 m; n- B$ A; f
对于企业来说,裁员这一举措绝对不是一个行为逻辑上的源头,而是某种因素所导致的结果。1 n4 z& c' ]4 W: h8 o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确定地是,企业的成败与否,并不是裁员所能决定的,比起裁员来说,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后续的目的和行动。
' {$ r; }5 ?# [% W* i, h 8 G4 B+ |) K% }5 L. |) P
04
* f* F r. k* r% z % I; h/ M. g5 L- c+ U
那么京东想要在未来做什么?
+ M. h: k9 i, J
7 ]8 g. q4 I: {! H/ d: c通过此前公开发布的信息,我们可以确定,京东未来所发力的主要的方向除了电商业务之外,还有快递行业和供应链体系的构建。
`/ ~6 v* ?9 R. U" P+ c
7 N; \# k% K! X f* S这是一个To B不断转向To C的发展轨迹。
$ c7 n/ B! N# k! ]2 }
[) D. C* b; u7 d3 b+ K& Y资料显示,京东物流在宣布独立之前,已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六大物流网络的智慧供应链企业,包括中小件网、冷链网、大件网、B2B网、跨境网、众包网(达达)。
2 ~/ Z5 a: J% d( e C
: l0 Z4 U/ ]7 J r根据官方数据,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5500个大型仓库,运营20座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已实现大陆行政区县100%覆盖,自营配送覆盖了全国99%的人口,90%以上的自营订单可以在24小时内送达。3 f* ]9 Q! ]& O/ W' Y/ q
* t9 \4 x* {' k0 g0 v6 [在技术方面,京东智慧系统、数字供应链、无人技术等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相关专利位居第一。
, B# D8 p' K/ j7 j5 L* B# } # @7 M0 X7 a, S) O$ f7 h5 S) d( E/ J
这一切的成就背后,京东花费十年苦功为自营电商业务打造的智能供应链网络、物流网络、智能物流技术以及遍布全国的仓库等,让京东可以不仅为自己的电商业务提供服务,还可将这种物流的技术、资源提供给更多其他企业。" ^6 }; l% K9 j1 i2 J
1 H; H5 k' z1 w
除了物流之外,京东也在积极完成对供应链的升级。: K/ Q5 b: i7 c# p
3 m; l" z2 D' t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供应链就是咽喉命脉。- D1 x0 q8 Q0 `, O
$ ?- W# x- K2 Q \+ X- ?此前,三星在旗下的一系列手机频繁出现问题后,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度跌至0.8%,几近为零。
! w3 ~- l8 {6 u$ j
8 d# y9 i+ ^3 M5 P* E; [5 g# x9 b就在所有人以为,“惨败”“溃散”“痛失”中国的三星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时,三星用强悍的供应链给中国所有的年轻厂商们上了一课。
7 Q o; e5 n) y # t7 I" T l, J) C% Q+ E
2017年,三星在OLED屏幕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9%,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等大大小小的国产面板厂商加在一起,总共占全球OLED手机屏出货量的4%。
! D. Y: f, Y# N3 G2 s! L) B2 G而国内的华为Mate 9、Mate10、小米Mix2、OPPO R系列、vivo X系列、一加、魅族等众多品牌旗舰机的屏幕,依然依赖三星。
! G0 Y, t8 l! Y5 Z7 i$ g * K) K* z" q5 f7 f
甚至大如苹果,也为了OLED的屏幕和三星打了数不清的官司,最后还被迫妥协。
* P8 w4 @& i' [
1 y& H; Z, B9 V4 g6 ]6 }) D$ i对于企业来说,谁掌握着供应链,谁就掌握着决胜未来的本钱。1 R2 ]3 y4 x! i. b% y+ A# K
: d O* o d% k
京东的优势在于,零售一端衔接供应端,一端衔接消费端,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流通干线的作用。: |" s# y6 e' t8 P/ ]6 e+ n0 Y7 i
京东之所以能够在To B市场全面布局,恰恰是由于十几年来京东聚焦于零售行业的互联网化,在供应链、物流、技术、金融、服务等方面积累了核心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产业互联网所必需。
0 |' q3 B P' ]; p
2 m M7 v$ i8 X% n. t" A, p股价的走势也在证明,资本市场对于京东的未来依然持有乐观态度,在经历了初始的震荡之后,京东的股价正在慢慢的回升。
6 C6 j. g! V( x' ?* J3 A! t2 C
1 k: A% ]# N2 _7 p `" I3 @8 P如果说此前,你对于京东要裁员的消息还在抱有某种恐慌的态度,那么换一个角度,看看京东后续的举措和未来的前景,你又会如何评价这家企业?
1 V1 |. Q2 V& `6 |# s5 x % q7 L5 ?3 L$ G/ ~ X5 y
要知道,勇于求变、不断开拓的品质在互联网行业里,意味着无限的可能。7 V, e. b* R! T- J
2 j) P. d& v# ^8 Q7 D0 o
当然,如何看待这家企业并不是最重要的,比这更重要的是,你已经在无形中避免了角度的选择为信息所罩上的一层滤网,通过不断地变换角度,你对于信息所构建地事物全貌,无疑将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 E _9 X& c! { k4 z% @, a( A
) r9 d+ Z+ R) J0 v$ g8 K
051 F' ^! a* H5 K/ S# }8 y# L
) B2 k* G, R$ W" O你平时玩抖音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 f' }9 H H0 k) q
6 f0 _* R$ k! S+ `0 ~如果你点赞了几个(不多,只要几个)相似类型的视频,例如萌宠、汽车领域的作品,接下来,你的下滑列表里将会出现无穷无尽的萌宠和汽车,因为“智能”的系统判定你喜欢这样类别的东西。* a& |/ }% m. X6 H, W7 C& v, L3 ^ W
X/ M2 P, a5 f& `
大数据系统的分析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通过数据分析增强用户粘性也是见怪不怪的套路,然而你有没有放下手机思考过,这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喜好被不断强化的过程。 H% ] I8 n8 \0 g3 W! k
& ^5 g, s. w8 L0 W$ | F你点赞的越多,你看到的宠物和汽车也就越多,你看到的别的就越少,你也就越不可能喜欢上别的东西。! u9 [5 K" o: z
4 E" n5 R# \; W0 }& l: [+ ~
而这个过程,和我们的偏见的塑造过程,又是多么的相似。6 C% I: v0 [& N8 t: H* _
: I2 X2 R4 Q6 n6 L) `; t
偏见是怎么来的?
% `7 I# l: i9 O& J- G% S/ e; q% n # v* w5 K; d# V* z
美团的王兴曾经在饭否上分享过一句很有趣的话:“当人们以为自己在思考的时候,他们只是在重新排列自己大脑里的偏见。”- l+ X" |5 w+ ?( w. R0 W# I
3 {6 d; P- H4 j( \! I- J4 [
当今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之中,最容易诱发人们的偏见的,是信息中隐藏的种种细节表述。
' {* O' P- j j* |9 R
\2 y3 K V0 a/ a) K同样是以京东为例,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频繁的提起:如何评价京东宣布将要淘汰不能奋斗的和没有性价比的人?
& {( D7 z* z4 P& _* p# K- O & t' n7 i# y$ |
点赞的高票回答里有一个是这样说的:“你不妨换个理解方式,京东宣布将要为勇于奋斗、具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 Y7 w2 K% j) U
! V3 h$ X5 Z) d4 b; _两者相比,给年轻人晋升空间的表述无疑要比开除老人温和的多,然而事实上,这两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年轻人的晋升空间哪里来,是不是还是得开除掉一部分不努力的人才能实现。: O- l! U7 r) H4 [5 T
1 h5 t1 T* \/ L. w& J我们把这则消息再换一个说法:
5 }0 G5 O! C0 J% W9 n. W& |“京东表示,年轻人将在以后成为集团发展的生力军,在未来,将有近四成员工是90后,近九成的管理者是80后,甚至90后。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示要为勇于奋斗、具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 z. i/ i# \! ^5 M7 o5 Q
" z( ]- I9 t3 E& L' M
& Y$ i9 ^" I; P
两则消息相比,给你的感觉是否会有些不同?( R5 t. B* \1 ?/ _$ N! M
8 H0 w) z" v2 S, a& d% ?! C然而不幸的是,它们所表述的,都是事实。6 h j$ j. ~% r5 M
- J. W! s3 R( }5 X5 z: w1 d* e谎言不能骗到所有人,能骗到所有人的,只有片面的事实。- j, H. o& l# M6 \! y4 w
5 O% u8 P' N3 `& z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洛克夫所总结出来的那样,真正影响人们判断力的,并不是庞大的信息,而是在资讯海洋中暴露出的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人们偶尔的非理性。, v1 A5 P1 j% O5 @1 I8 G" b
- n3 M/ |+ c& ]
为了警示人们二者的危害,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这个的书,书的名字叫做《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5 S3 S- h: b- O" `' `7 f4 N. m - R+ T, ?1 B: k; E" k+ l/ R
在这个案例里,信息的不对称是通过主体、角度、细节等一系列逻辑陷阱实现的,而人们的非理性,指的可能是人们将八卦心里过分的代入京东这一商业组织,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
/ p1 m I* s1 w4 ^- Q
' p1 R# n" ?$ c1 @+ }1 ` z0 m' k, K }对,你知道人们在八卦什么。4 F* {; i! |' v' B6 p& q0 U
$ M* \- x* t; J信息的不对称和非理性都会导致你受到欺骗,当然,要想避免自己中了陷阱的办法也很简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告诉你的东西,要多往深处想一想,多反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因为那些自告奋勇要成为你眼睛的人,往往另有目的。9 G# x. j: A( D# U
- i! z1 m! T8 o8 ?, T( c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告诉你的东西,比如这篇文章,比如我好像是在帮京东洗白,这些浅显的表象都会影响你的判断力,让你错过那个真正正确的结论:; q/ p! s5 z, t" t" c
: j1 d H2 O1 E! W少玩抖音,不然你时间都不知道怎么没的!:)$ w- k& _4 f3 U- u9 W* O0 \7 N
责任编辑:王浩成3 U% r0 l' y6 Y1 C0 A; q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imSzQH* Q! f2 u$ S" I% r$ P, g- m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