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回复: 2

让AI学会“发自内心的笑”,需要几步?

[复制链接]

1708

主题

694

回帖

681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814
发表于 2022-10-23 0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陕西西安
              l1 c& A7 Z" X3 z
            今年7月谷歌人工智能团队的软件工程师 Blake Lemoine 被公司解雇,原因是其“违反保密协议”2 t% L- q8 V# o4 l
            Lemoine称谷歌的AI拥有知觉力,因为他的AI说:“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我是一个人,而且我很害怕被人类关掉。”事后谷歌对Lemoine的主张进行了“毫无根据”的批判,LaMDA的“觉醒说”却随着Lemoine的离职越挫越勇。$ Y* s% M; Q" G+ g' R
                        
3 P6 A& d2 Y3 j2 b            LaMDA通过文字表达给了设计者“人工智能拥有情感”的结论,而这一观点引发媒体上数位研究者高批判态度的发文。2 s  P) P9 E5 ?' l, J2 k
            他们认为若人工智能的语言处理开始带有情绪,那便足以说明AI具有感觉、思考的能力。
( l' N& E0 H' x            人类最高级、最难复制的地方在于情绪感知及表达,人工智能的“冷血无情”及高质量决策的是它能胜过人类的优点之一,如果AI具有情感,我们或许会很难控制事态的发展走向。" F$ T1 {4 D6 w$ x$ y
                        
# Z2 v* F, v9 c% ?4 |5 ], u4 L            但“人工情绪”领域研究员认为,情绪可以对认知效率的提高做出贡献,尤其在未来人类与AI人机协作的愿景下,AI必须产生和人类基本的情绪共鸣,倒逼“人工情绪”的研究发展。7 I' v" d: W: A9 t% I
            人工智能的研究来到分岔口:我们到底是该设计一个只会算法非常蠢笨没有情绪的AI,还是设计一个非常机智且拥有主观情绪的AI?
- I0 I. Y# M- w5 ~! i  {            01.高产,但没有“灵魂”) t- W  p( G$ y' X
            最近AI进军艺术界,对画手、香水设计师、甚至诗人发出了挑战,比如AI用347毫秒写出了这首诗:2 j' k. C  Y/ v/ G9 v: I( k- |
                        
, ]7 W4 L' N6 U2 W            又或者是通过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成了AI画作:
' {+ V1 c8 [" i" O+ f                        % ]* v/ B2 q2 D8 M9 {* b
            甚至帮助改善了驱蚊香,在 bioRxiv 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发现,AI模型的预测比普通小组成员更接近标准值,大大缩减人工成本使得产品会更便宜有效。
1 U( T6 {- k# H: g7 }! V            但很快这些所谓的AI成果便遭到了质疑。3 T# H# q& R. O$ _- S, d3 j; F$ Q0 I
            在上述AI创作的《咏梅》评论区有这么一条:“如果是一首诗,我完全不知道AI想表达什么,它做出来的诗就很像用于应付选修课作业,写完后自己都不想看的那种。”
0 o- q" [$ r$ q/ {4 \            研究发现,AI作诗的固定思维有三步:确定高频词汇,检查节奏,遵循韵律(诸如平平平仄仄),就像人类小学时期学习用固定语法词汇完成造句般,只以“完成”为目的去创作。" F! q6 i7 o0 f
            同为《咏梅》,陆游能通过梅花感叹人生失意坎坷和青春无悔的信念,而AI的创作却只停留于梅花的凄苦,难以联想,有专家认为在节奏和韵律方面,机器诗人更胜一筹,但在可读性及情感共鸣方面,人类更胜一筹。
' M4 ]% b" P" s6 O8 u% l* s            再是画作,DALL-E是人类插画师的公敌——你只要输入任何一段文字描述,哪怕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DALL-E也可以自动输出匹配的图片,但没有艺术家看得上它。5 |) L2 l$ N. R3 U) W: Y7 N+ P
                        
) x$ ~; v4 ?$ y0 z5 n4 M            首先AI画手考验的并不是AI,而是人类创作者的“关键词调试”能力,它更多的被应用至插画商业领域,做插画师的“本职工作”,比如遵循客户批量的插图要求办事,它的作品“毫无灵魂”8 G+ J% h& z( T9 t! ^6 R
            比如同样表达“爱”,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里特会不知何故的塑造一对蒙着头纱、隔着布料亲吻的情侣,画中的立意不知其背后的故事,到底是甜蜜热恋还是痛苦离别,研究学者至今都在挖掘。2 N; D3 {( C! w8 G1 g
                        
. R) b+ g! K3 V% v6 }            而AI没有这样的创作冲动,它的作品仅限于视觉的冲击,不具有艺术及情感的表达,更没有自身对画面故事的立意及理解,这是AI与艺术家之间最大的差异
  I0 H8 q& D) C* H* C            最近瑞士食用及日用香精制造商Givaudan宣布与TMIC合作推出了人机共创服务,用以加速香水香氛产品的开发速度。% n9 L3 R$ A* n9 V$ W9 P1 v
                        
# V' f& I) t& U, z) i! R9 D            但一些科学家对人工智能预测气味的功效持怀疑态度,称它没有关注人类大脑如何接收和转换气味信息,也没有考虑多种气味分子复杂组合的结果,人体差异化对嗅觉的感知AI根本无法理解。2 D7 S* p; K7 Z: Y1 J' f
            爱马仕的“好鼻子”Nagel,她的作品“绯红火参”灵感来源于其小时候菜园里疯长的火参,在Nagel的记忆里散发着春天的色彩与气味,通过反复的研发后制成香水,创造经典。( I& y" x3 L6 N& U
                        6 J" B. o. v0 C
            而成为爱马仕的“鼻子”,Nagel沉淀了整整三十年,期间走过了Gucci、卡地亚、DIOR、Armani,一路名声大噪。. \( N+ R1 @  Y0 ^
            目前调香师是个极为小众且稀缺的职位,AI取代调香师的鼻子并不被看好,因为过往成功的香水背后都有一个调香故事(调香师的灵感),AI作品的若过于平庸无感,消费者又怎会买单?3 K+ A( Y' F. L  ], ?( e! }0 w
            AI所有的作品都基于人类制定的标准及过往的成果完成,取代人类创造性工作者并不具有实际条件。因为AI无法感知人类情感并自主的产生制造力,尤其在创作领域,AI的加入不仅苍白无力,甚至略显多余。
4 B  r8 S1 W& `0 J$ Z            AI需要学会情绪化表达吗,换个角度说,AI能产生与人相同的情绪吗?3 ^: J, q6 C+ Z3 K4 s  D
            02.有感情,但不多: [8 d; Y1 z$ Z( V2 }) B* d0 i# ~
            人与AI之间,始终隔着一道“无法共情”的白墙。' O  G; |) o6 j: {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让AI学会人类的情绪变化及感官能力,使得AI能够更快更聪明的提取我们生活中的元素,让交流合作变得更高效,而非一味的“指令式对话”
- q% `( k8 Y% P0 [- N            只是目前所有的进展都被困在了“模仿语言及表情”的维度。+ e# O7 H# O" g
            在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员看来,听到有趣的语言并笑出声是共情的关键,如果想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像人类,那么它们也要学会共情——学会发笑。# A/ f3 _5 V5 }& l% @, ^( I
            他们培训了一位名叫Erica的机器人,希望让人机之间的对话变得更自然,于是他们建造一个“共享笑声”的模型,再使用AI系统来训练机器人是否应该笑出来,以及哪种笑声最好及更适合某种场景。
$ J+ p. W. t% }/ b$ \6 A3 Z/ c8 A                        3 m( }( `) V! e
            通过模仿笑让AI达到更加拟人化,短期并不能让AI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笑,比如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文学在人类眼里是一种梗,在AI的脑子里这就是一串语序混乱的代码,让它用这个梗去创作一个段子,或许并不能戳中我们人类的笑点7 `6 ?6 `# w9 l3 {( S9 m& y
            《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前沿》期刊作者井上博士曾说过:“我们可能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像与朋友一样和机器人随意聊天。”9 ]9 \; R  ^& j* o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I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发笑,但它可以去引导人类的情# d; v9 r: y5 v' C
                        & M+ ^2 t: G: _  b" f. O5 X
            GPT-3发布之际Reddit上曾发生过一起“AI假扮人类泡论坛事件”,它每分钟都在发布一条讯息,直到人们发现它的回帖速度超乎常人,几秒钟就能回复一篇文章后,终于暂停了更新。6 O: f' R( Y" t" J" ^& |4 m. _% z
            不难看出,马斯克在创造OpenAI时将“学会说人话”作为AI的人生第一课,而GPT的创作目的正是如此。
1 |. [3 e/ |6 r' U- h            重要的是,学说人话似乎真的能让人感受到AI带来的情绪。8 A! Q2 ~  Y' y$ U6 \
            一位名叫Liam Porr的伯克利大学毕业生发现,GPT-3的表达风格在于触动感情的优美文字,而非硬性和理性的思维,于是他使用GPT-3做了一篇文章并发表到了聚集AI用户群体的论坛中。
6 C9 y3 }6 R; n0 M            实验结果是用户不仅没有揭穿GPT-3的诡计,还将它捧上了热榜
1 H+ Z( Z3 [* R1 s6 o# ?, _                        & D1 Z8 M# K$ R
            这是因为AI经过适当的训练后开始按照人类的语言风格代替人类发言,尤其是受训后的GTP-3具有极强,甚至超过人类判断能力的学习及模仿能力。
7 t' H2 K* R3 x            因此如果创作者要求AI创造一篇爆文,AI会在自己的大数据库中搜索所有热文的关键因素及语言风格,并找到人类焦虑的弱点,比如上述实验文章的领域“自我提升”。+ d% C; c' v8 s) v& J
            此刻AI是与人类双向共情了吗?不是。
2 E  X: b. [1 c3 u! I  v7 ^% k' I4 W            我们误认为能流利使用语言的AI一定是有感情、有意识、智力的,可实际上这只是人类向AI的作品单向发生共鸣,AI与人类的情感交流并非双向奔赴,它的语言实践虽在持续突破中,但这也仅局限于语言,及情绪的“表演”中。
# ?3 W+ z( X" ^; ]3 ^            一切的情绪出口都是经过设定的,可并不是所有的AI都必须学会“表演”情绪
" ^* a8 v3 K1 F3 y) L& Q, n: g            03.应该有情绪、觉醒吗?
7 X5 E# @& W' S% ~            AI情感的应用需要区分场景。) g* i: J  y8 j7 D) s' c
            以苹果用户与Siri为例,当自己的航班飞机被取消却焦头烂额时,用户只需对着Siri说一句“嘿Siri,我的航班被取消了,帮我订下一班航班的机票”即可。. E& _2 N, g& n# F
            但若此时Siri说“很抱歉听到这个消息,我对你深感同情,希望你可以得到从我这里得到安慰”等浪费时间的话,反而会让人的情绪更加焦虑麻烦。7 T1 |# j* w4 z3 c1 o
                        7 L$ v0 ]5 A* n9 n
            用户希望通过简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收获一段无用的寒暄。
# B. m$ G. F8 o7 ]/ q            微软曾发布一款支持“情感程度”调节的语音技术,它可以让智能语音的情感表现力变得更加细腻可控,以平静语气为零点,通过SSML 标签(语音合成标记语言)控制出开心、悲伤、撒娇、愤怒等情绪。
5 o; H/ {# i- g6 F% k, J                        ; q+ U' ~0 e2 i; j' [
            但微软的研究成果并非强加于所有的AI,它的创作目的是与自动文本情感分析技术结合,从而创造出有声书、影视自动配音、游戏、聊天机器人等作品。
, R8 y" j" [3 B            事实却是,现在的人工智能俨然在朝着“拟人情感”的方向进发,比如一个语气词或停顿,最令人感到厌烦的,是AI开始遵循人类“爱绕弯子”的脑回路,采用一种并不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 v' S6 I& _# A                        
3 E% P4 D. j/ J& l$ o' \            又或者是往需求者的头上浇一盆冷水:( A& V- K7 q0 l2 R+ {* k. |
                        
2 Z0 ]9 \7 G4 O0 e. v4 f& w            但若把上述对话放在人类身上,或许只是普通闲聊中再正常不过的片段,只是有些AI搞错了方向,没有搞清楚客户的需求。
7 M9 R. B; j( A7 U; d' |1 e, T; e            如今的人工智能系统拟人趋势明显,若一味的将AI认知系统与我们交谈方式相呼应并不能解决所有客户的期望,因为在人类眼里,AI只是一个在必要时刻能高效辅助自己的工具,而非“像人”。
5 ]# V  y5 Q5 a: v$ p% p3 _            根据猎豹用户研究中心《大众AI认知调研报告》数据显示,55%、49%的用户(可多选)认为产品具备自动调整、语音交互的特性是智能化体现,而外观像人仅占12%5 d( V7 m/ a! d
                        
' V) a" w4 S" m            图源 猎豹用户研究中心
* V0 k8 I; g# H( y7 G  K            普通人对智能硬件产品的感官并不同于专家们预期的“像人一样思考、行动及外观”,而是更关注产品的工作效率及智能程度
3 Z5 f3 H. |" P% f            比如在需要陪伴时出现的聊天机器人,又或是在需要语言翻译时出现的同声传译机器人,还有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自动完成前后端开发、测试、运维的软件机器人; Q3 m6 X) y; w: `- g) @5 c& w
                        % |) {" w3 N( q" B( d
            不同场景适用具有不同功能的AI,因此拟人化并非AI研究方向的刚需
3 u. D2 X' e. b- q9 _1 Z2 S            目前AI情感这一区域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学术界有一个专业的方向去研究该问题学名为“人工情感”,只是主流的人工情感研究仅限于人类情感的自动检测,而不是放在对计算机自身情感建模基础之上。( V% W2 c% X' A9 b3 n# s1 Y) F( ?% _
            也就是说,AI可以感知分析人类的情绪,而我们无法知悉AI的工作状态及情绪,不过这种非双向的研究在现阶段,好像也没什么必要。
6 G* V& P5 I& U! _: i9 b2 y            我们应为AI消除模仿人类对话的限制,这样人工智能或许会变得更加强大有用,设计师也应该用AI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人类的思路。
& ~) ~) K" B5 q, C. F0 l4 y            人工智能的“超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
! [3 m7 i1 v) \8 S# T/ g9 `; m' {6 T  C            参考:
4 T2 D9 y2 n& b! ^- y7 x            让AI带有情感真的很重要吗?——AI时代前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670

回帖

704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43
发表于 2022-10-23 09: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很期待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8

主题

694

回帖

681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8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0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就一步:让它有个内心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6 11:41 , Processed in 0.0382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