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 @& r4 T+ } G7 f$ H+ V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题:外媒看中国防疫:“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正在恢复生机”5 }" w( J9 F& F7 {! ^# G. O0 \
新华社记者
( L; J& m6 x. r* c “随着中国经济从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复苏,北京的街道再次出现拥堵,游客争相预订出国度假,企业预计商业活动将回升。”英国《金融时报》29日报道称。$ T* F y1 [) n) |5 z' C L
“在北京和上海,戴着口罩的上班族再次挤满了地铁列车,城市的主干道上出现交通堵塞,通勤的车辆只能缓慢行驶。”路透社26日报道,“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 M6 U) S6 |4 H9 J: r; z1 \9 @
近期,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转段,多家境外媒体关注到,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城市,生产生活逐渐有序回归正常,“正在恢复生机”。
! l: \" f- t# I7 N0 E! c “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
. B' l) U( s _* V \+ H 在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的背景下,中国因时因势先后有序出台“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制定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方案,将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8 S# ^9 R: F: c5 j0 Y) S
一些境外媒体近日发文称,已经渡过疫情高峰的北京,城市交通运输和人员流动等情况出现明显好转,释放出复苏的积极信号。4 g9 q' _: |& f/ V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26日援引百度数据说,本周一早高峰期间,北京交通流量比一周前增加约90%,达到“严重拥堵”水平。6 z S- e* p) h. |8 G
这家媒体25日报道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市景区门票预订量相比上周末翻了一番。$ X+ z! ?7 t% }- }) ~' N
8 M. n( N4 k x- Y
“除北京外,许多其他地区的社会活动也在恢复,成都和重庆的道路交通流量大幅增长,拥堵程度与北京相当。”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26日报道说。; M+ D( H3 a# U9 \5 ^5 ]. E
一些城市的烟火气正在回归。路透社近日报道称,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北京环球度假区周末的活动中,人们排队等候;度假区酒店客流量显著上升到“适度拥挤”水平。6 Y5 E( }; k& p4 n3 p0 I
“人们基本上都恢复了正常生活。”路透社日前援引一位受访的北京居民说。
( e- V& ]! Y$ ?9 t* ?$ V. _ 埃菲社日前报道称,北京的购物中心部分恢复了往常的人潮;北京卫生系统即将在“隧道尽头迎来曙光”。; ~4 \4 n2 U8 r/ |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投资者预计,中国其他地区也会很快跟上北京的步伐。
) w( I" B$ {* v/ w/ P' a; Z “希望能很快再次轻松前往北京”2 K5 e+ I9 [ |* j4 z* R
本月初,随着“新十条”落地实施,民众出行迅速恢复。国内多个平台数据显示,机票、火车票瞬间搜索量暴涨,春运期间的机票搜索量达到疫情前水平。
# Y1 T* Y5 @- N0 g1 W, D% F 路透社援引携程平台23日发布的报告说,元旦假期,中国跨省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34%。“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和三亚”。
2 o7 E* q; Y- k' w3 E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6日宣布将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据拉美社12月28日报道,在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并允许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之后,中国28日宣布了在短期内恢复旅游业(主要是国内旅游业)活力的计划。; |5 ~2 A& u! z+ v, Y
3 Z/ t1 r& p' B* G
埃菲社14日报道说,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下属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份报告,2023年中国将迎来入境游的“显著复苏”。; ^; c0 q- @+ o; ^" U" {3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通知,13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在京团队旅游、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S6 j: e7 G2 Q
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带来航空旅行反弹受到外媒普遍关注。据《南华早报》报道,从香港飞往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和南京等内地主要城市的航班最受欢迎。2 p; z+ ^+ j- E! }+ f) w' a5 L
“每个人都希望能很快再次轻松前往北京。”瑞中经济协会会长费利克斯·苏特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f" P" a' c2 ]* r5 h m 新加坡陈氏兄弟旅行社的高级营销传播经理杰里迈亚·黄(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旅行社已经接到热心游客的询问,他们想知道何时能重新去中国旅游。
/ \# R3 }# g" _' K 美国石油价格网站近日引用一家航空公司的经理的话说:“最近几周,国内航班估计已经恢复至疫情前60%至80%的水平。”
! M3 m" E5 `$ p0 j “中国第一波感染者逐渐康复,多地出行需求回温。”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称。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美国商会本月进行的一项调查称,超过70%的受访者预计疫情的影响不会超过三个月。”% o; D) R+ g+ I7 @/ J: M: G9 k/ o
“准备迎接中国游客”) z* t$ I$ F% {$ j- ]
国家移民管理局27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等。" [; H5 A& x2 M l' _
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负责人汤姆·辛普森对法新社记者说,这一宣布“非常、非常受欢迎”。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27日报道,瑞士国家旅游局称,中国逐步开放边境是人们期待已久且非常受欢迎的一步。- f8 z- j* T) g) }) H
, u- f- x% b& ]: {: T+ ]3 t
美联社29日预计,这可能会导致大批中国游客在下个月的农历新年假期大量出国。* L& A, i! k9 R5 H" c. T$ O
外媒此间还报道一些国家的政府声明和流行病学专家分析,认为关于中国内地新冠病毒外溢风险的担心并非基于科学,中国人的全球流动不会加剧新冠病毒在各国的传播。
: n% h1 b" X& a: \* a* p 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的报道称,印尼表示目前没有计划改变中国游客的入境规定。路透社29日报道称,澳大利亚并未改变允许中国游客入境的规定。
4 G: k0 g4 B- w7 }. b/ M7 o# l$ p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27日报道称,能够更便捷地进出中国进行旅行可能会使全球许多依赖中国游客的国家受益。
1 M8 \/ E# M( W! k6 x( h: `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该国航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欢迎”中国入境政策的调整,期待能够为新加坡、中国两国的旅客提供更便捷的航空出行服务。
% G% e0 k) ~( N- L 路透社29日报道称,亚洲国家正准备迎接中国游客的涌入,许多国家的旅游业经营者还准备好了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火锅自助餐等产品。- l. E6 }, ~! P) \$ P; S2 \
“疫情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国,每年有1.5亿人次游客出境。”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亚洲旅游业务主管史蒂夫·萨克森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测到2023年夏季,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比例将从上个月2019年水平的5%跃升至约50%。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