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w1 H B( `4 |3 v3 O+ b 随着各国签证手续的放开,世界又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
/ ~+ d" t2 I P6 F 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决定2023年3月15日零时起,恢复2020年3月28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的签证入境功能。: W) U5 Y) ]( I6 k9 K; y( |& y
除了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也先后开放了各国签证的申请,我们又可能自由自在地出国旅游了。- H5 F; _: l9 [- I [
这三年,地球依旧转动,但世界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变成什么样了呢?
1 l: _# Y$ F6 Q3 `" C1 ^( D 旅行社们也终于熬过了深冬,等来了复苏的那一天,但那些曾经的旅游行业者们如今都身在何方?他们是否会第一时间归位?疫情放开后的报复性旅游会不会如期而至?
" y2 U' W7 b% \9 G2 ~! P5 i9 a) C 本期显微故事找到了一群曾在旅游行业负责出境游、国内游的从业者,他们之中:9 O1 Z* j8 O) R2 N, `2 x+ r" K# w
有的人曾经主要负责国内旅行团,疫情期间待业在家,只能靠拍视频勉强维持生计,如今疫情放开,她又对看起来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抱着怀疑的态度;2 P5 r6 {1 L# `' |8 i
有的人在疫情期间,连续三年只拿1500元工资,只为保留自己旅游行业从业者的身份,就在快熬不下去的时候,跨境游的开放,让他觉得自己的等待一切都是值得的;5 f3 c% {+ B( I+ y
也有的人在熬不过去的时候,甚至跨行到家政公司做了育儿嫂,如今听闻旅游行业复苏,又开始找各种途径回归;
% ^# l" s4 G8 F4 V a" E9 ] 还有的人从旅游业的扶苏中找到了新环境下的旅游趋势,他认为,未来中亚路线可能是旅游业的热点。. H1 u+ j; e0 {8 w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 f5 J5 s; } e7 f4 [" z) s- } 文 | 潜秋云、大波德、蜜丝桃
# T! w, K0 ]0 V$ ]% J 编辑 | 卓然8 N4 J. c: W1 j( F( R& `3 T- B
01
! W5 K( n/ U1 q3 K" p' j+ C* ?. S0 `$ M “旅行社迎来用人荒,6 j+ G/ E" m; B( v% |/ l
但国内游市场更不好做了”
; g ^8 z$ J2 L* E 张惠玲 34岁 女 前北京地接导游
$ A! h' o: b) C' n0 e" s 我曾在国内旅行社做了8年时间,一边做导游一边做销售,承担了北京地接的主要导览工作。
5 K% Y* H2 K# v( ?) d6 q 疫情那三年,旅游业一潭死水,我只能待业在家。
* R; A. O$ l% q: X 身边一些有头脑的导游开始拍小视频介绍本地周边游,我则和另外几个同事则搞了自己的视频账号做影视解说,偶尔直播带货,每个月差不多8000元左右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还有一些同行干脆转了行业,做起别的买卖。
# f6 @9 E0 N$ ?. a( A2 X 去年年底可能是最艰难的时间,当时我以为旅游行业算是彻底完了,我的视频也一直没什么起色,甚至想干脆回老家“啃老”算了。
% i3 h# _. }$ s7 {8 G8 p* d 没想到,就在最难的时候,忽然全国都放开了。+ K6 G4 a% X9 R8 C" b& t6 w
今年2月初,我接到前老板电话,他简单问了一下我的现状,就催促我回去上班,还让我帮问一下有没有其他朋友想要复工,“立刻上岗,收入微涨”。
! k3 F7 b( `$ U" O8 H- H / z4 Z5 l6 @5 L8 X2 r' C
但是我拒绝了,我有自己的想法。
! H8 M0 Z( K/ a! `; e0 q 国内的传统旅行团的老毛病,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改变。疫情只是让旅游市场按下暂停键,但传统跟团游依然存在购物陷阱、车销自费等老毛病。
. {- R- T% Z9 t4 v2 R/ ?2 @7 v( _ 这三年,大家的收入下滑,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次旅游肯定更精打细算,更要求高性价比出行,传统旅游团肯定不是他们的首选。
5 Q3 m& {! @; c" u/ P! H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很多专门接待本地旅游团的餐厅都倒了,跟团游的供应链就紧张了。这一恢复,眼下也很难找到价美物廉的酒店和餐厅,旅行社的利润率提高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
& L' q8 O- S5 x6 R0 j1 E* ? 还有就是人才问题。这几年很多旅行社倒闭后,导游、司机等人才都流失很多,重组团队也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
; t6 D* S. s; O 虽然疫情凛冬过后,大部分人的旅游消费欲望被激发,但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的销售还只是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并不像当时三亚出现井喷式的报复性消费。
{! x* x/ N; e; f9 R% h* a 图 | 疫情刚放开时,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一房难求 $ q% j& M6 ?$ K0 `
我在旅行社工作时经历过非典时期。非典结束后,我们旅行社做过一个收入同期对比,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9 K! g/ m1 v1 K4 U$ `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年大疫过后,消费降级所导致的市场萎缩。二是旅游行业发展由峰值向下回落,经历了蓬勃发展期迎来了市场调节期。6 f1 k& D A! \3 ]3 e% E5 ~
在经过疫情开放初期的短暂疯狂后,国内游热度会逐步回落。尽管本地亲子出游的消费市场依然存在,但对各个旅行社的资源整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竞争压力也会逐步提高。& j# ?& R0 s4 _
相比之下,出境游的市场更有潜力。无论是旅游上的新鲜感和体验感,还是大部分游客出国存在语言上的沟通障碍,都更让旅行社体现它存在的意义。而国内旅游,即使旅行社不提供服务,游客也能自由行。7 a, Y& x8 c1 K1 Y2 _
# q" k& `- _1 K: D" d, C2 [6 V
经过分析,我自己在小红书上分享照片召集伙伴,不光是做导游,也做市场精分,开辟自己的旅行线路。2 n/ }) m$ i7 y6 u: r6 e" x& e
比如,专门有宠物的家庭,提供巴士车,保险,各种旅行线路,以及现场图片拍摄,座位按照人和宠物的数量进行价格分配,差不多每张票可以卖到180~300元,现在的年轻人分几类,有孩子的,有宠物的,还有单身徒步爱好者、交友的……
+ z! h" N* z4 f" H3 W2 | 图 | 小红书上的宠物旅游
* M4 y7 P) O, a8 V 甚至光宠物狗还会区分是哪个品种的旅行聚会,柯基的、比格的、泰迪的……一到周六日,家长们就带着毛孩子出动了,只为去补偿上班时对它们的忽略。
! O9 W0 ]9 P/ X2 h- k9 f 了解细分的情感需求,才能吃到蛋糕。目前我的业务开展正常,询单也在稳步上升,感觉增长的都快有点招架不住了,首先就出现了用人荒。# m! z& j6 L7 E1 `1 W
除了我自己亲自上阵,还需要更多的同伴一起跟上,才能把服务做好。$ y* K2 T) ^9 z6 ^
02& f$ J# [/ f3 s
“拿了三年1500元的工资, u/ p7 m. H. o. y+ I P. x" h# q
终于看到跨境游的曙光”: O$ g& R4 _8 A* `* v
大周 34岁 现公司主要提供出入境签证服务
& |2 ^- F8 f6 i5 z9 ^ 去年9月份开始,我的公司正式转型为专做各类出入境签证的服务公司。
% e, |- G5 Z- g8 d8 c7 O 此前,我一直是做跨境旅行团的。算起来,我也是个十年的老从业者了。; S" y, r: D% q7 q# @' U
2013年大学毕业我认识了一位旅游行业的前辈,带着我从港澳团开始接触,赶上14、15年旅游业的红利期,业务又陆续扩展了泰国、越南、日韩等。
6 j9 ~2 \% g6 R& O2 n. Q 当然我自己也很争气,不客气地说,那几年在我们郑州,销售方面我没服过谁。只要电话一响,就有业务进来,而我的电话基本一个接一个,没怎么停过。我记得最多的一个月,曾经送出去过七百多人。/ C0 |# c# z% ?. j1 f6 U9 q2 `
那两年,我最怕听到,却又最常听到的就是三个字“不够了”。导游不够了、大巴车不够了、甚至机票不够了。
# h9 S2 H B4 _. W 就拿人最多的那个月来说吧,一个月算下来,光是导游就需要二十几个,公司就那么几个人,不够了就让导游们相互介绍,还不够,就让介绍的导游再介绍。后来发展到导游圈子为了我一个人的团,专门建了个接活的群。
; l% m) b( h+ j
* [5 j3 u$ q3 q 再比如机票不够了也是常态。因为航空公司放给各类用途的机票都是有配额的。而我常常是把我们当地机票买空的那个人。我记得我最大的香港团,单团90人,我是分三架飞机一天走完的。
% l' b! r# D3 Y) ^& S* P; O 后来最大的韩国团,单团120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郑州完全没机票。我就在周边的城市找,最后在邯郸找到了机票,用了4辆大巴车,生生把人跨了个省送上的飞机。
- C" w, v- U" T) `
# K& r) S9 o; X* c8 J+ P) p, G. B 短暂的红利期让我挣到了第一桶金,也让我动了创业的念头。17年前后,我成立了旅游公司,自立门户。但没想到,就在我稍有起色的时候,碰到了旅游业的至暗时刻。 S- [6 w. c3 U) i+ F( A1 j4 ]
19年底疫情刚爆发那阵子,公司电话俨然成了“回国专线”。年关之际对于东南亚地区的跨境游算是个小旺季,当时我还有几个团在国外,由于疫情爆发突然,国内外航班乱成了一锅粥,我们是安抚完导游安抚游客,安抚完游客安抚游客家属,还得帮着一起找回国的航班,机票。1 `* h" X8 N3 M7 V' e+ }
忙活完这些之后,公司的电话又成了“退费专线”,我们几乎在一夜之间收到了当时所有游客的退费申请。公司的流动资金被吃掉了一大部分。
) b. B& k8 _+ R! k7 F$ ~+ M
% L) C0 z9 I0 b8 R 从20年开始,由于疫情,国内外所有交通方式全部停掉。这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业务突然就消失了。不是下降,不是腰斩,而是直接消失了。死一般的沉寂,全民封控。大家连门都不敢出,更不要说什么旅游了。( R1 y, x8 c0 H/ @- \% U
21年是最难熬的一年。当时大家刚刚经历一年的疫情,已经习惯了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这种“习惯”,对行业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 P# c" D7 V6 {0 J 那年夏天,国内外航班曾有过短暂的恢复。我当时看到些许希望,做了一个团。当时定的是7月20日出发,但从前一天开始,郑州就开始下雨。尤其到了晚上,雨越下越大。
" s. x( Y, L. R , d* J- ~! q( E9 \. \: X' `( C3 B6 [
我还记得我当时在公司群里叮嘱大家“不要加班了赶紧回家”。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郑州爆发了“720特大暴雨事件”。+ b4 R/ \: a: S( M
这场雨,算是把我当时仅剩的希望,彻彻底底的浇灭了。+ e. a8 M6 ^& _# d
22年是在绝望中渐渐麻木。几乎每周都能听到同行转行的消息,有去卖保险的,有去当中介卖房子的,最感慨的是有一次我在刷抖音,刷到某个同行正在直播。看着她可怜的直播间在线人数,我默默的给她打了个赏,心里泛起了无限的唏嘘。# }9 Q* V6 H3 J/ r4 j4 [. c2 s
至于没有转行的人,不乏勇气做着各种尝试和抗争,但结局往往很惨烈。有个熟识的同行,趁着短暂的交通恢复,开了个额尔济那旗的专线,为了抗风险,他还专门选择了相对可控的大巴车作为交通方式。
% T) W) W$ L; o2 ?" \7 d 图 | 一些旅行社在疫情期间挖掘西北各个地区深度游
" K0 c! [: l7 B, p/ g) t: b9 s 初听这个消息,我还短暂的羡慕过,为自己缺乏国内资源而懊恼过。但很快就得到消息,他的车刚到地方就被封控了起来,游客们就那么在车上生活了十几天。羡慕懊恼变成了同情和庆幸,庆幸自己没有冒进。" S2 t$ m" G3 G; u W% d
50多人的公司,精简到就剩不到10 个人。没有社保、没有公积金,一个月发放1500元的生活费,也不用上班,大家就这么等着。谁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会等来什么,大家只是这么等着。0 j, m3 a! z$ T5 p7 Y! T% [5 |! t) f C
说出来难以置信,像这样在行业里坚持着的人,往往还都是些行业翘楚,资深的资深、销冠的销冠。他们能力出众,其实只要转行,不见得没有好的发展。
! D8 g; g5 v1 z5 [ 但大家为什么还这样坚持了下来,现在我向大家问起,谁也说不清。感觉像是默契的为行业留了一个火种一般。# V: u2 L* A8 d: e
当然后来我才知道,与此同时我还因此收获了公司转型的契机。9 E5 `2 Y* \8 \4 J q' d
我现在公司的业务代表,就是我在疫情期间挖过来的。她原本是跟我合作的乙方公司对接人,专门负责我公司委托的签证业务,是个非常优秀的合作者。
- Y; I' [3 T1 g 20年下半年,她原公司支撑不下去,开始陆续裁员,当时她跟我聊起身背房贷的生活压力和对未来的担忧,我抓住机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就这样她来到我的公司,当坚持过最困难的时期。( V* |! c# t! Y# I5 X
她熟识的签证业务成了公司第一个启动的业务,而且现在发展特别好,她一个人就能创造三分之二的业绩。不客气地说,公司转型成功,她有很大的功劳。: y/ I4 ]7 _8 e5 x* I: @1 I2 F9 T, I
我现在是老客户的团也还在接,但最主要的业务还是签证,也算是进入一个更细分的赛道。行业重新洗牌了,坚持下来的人,也算换来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1 H2 s; ~# K' v
目前来看,挺好的。
) B3 y! E# @& M/ B( N4 Z5 b 037 b9 A' S: r5 S+ ?' Y
“旅行社老板跑路后做了育儿嫂
0 f" j$ h1 F: q( R# E+ n8 d 现在终于能回来了”
. t$ v% m. k k3 b7 l 小卢 28岁 从业5年 base深圳 现居西安
; z w, g, @. g; h, S 疫情之前,我在深圳一家境外游公司工作,做旅游定制师。
2 f s: |' z* ^ 我们是携程下面的供应商,做一些高端海岛项目,客单价在一到三万左右。说是定制,其实都是标准化的流程和路线,当地的地接和所有服务人员都是我们外包的第三方公司。
1 x, F3 T$ n- @" e1 r$ ] T 客户就这样被层层转手和盘剥。每成一单我约有一到两千的提成,效益最好的时候是2018年,我做大溪地和斐济几个太平洋小岛,一个月能有两万多元入账。
/ ?; R( l5 t! m9 i 我这个人心性不稳,钱揣在口袋里沉得慌,就想花。疫情没开始之前我就想辞职了,我的打工信条就是“干一年,玩半载”。能自由出入境的时候,广深往返泰国、马来西亚的机票也就七八百,我周末两天时间都要抽空去玩儿一趟。9 L$ S6 D5 {- [' v) A
上班快一年了,我想来个GAP,去趟红海附近转转。结果我刚辞职没多久,疫情就来了。$ r; f6 l% q2 K6 M
很快疫情导致跨境封锁,境外游首当其冲,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公司挺都没挺,领导直接卷钱跑路了,听说同事们都被拉黑,要钱无果上微博发话题、打官司、线下讨债……反正闹得一地鸡毛。我还庆幸自己提前清账走人躲过了一劫。
8 z% t- i$ }. Z0 u* c; J7 f) E1 m* G 后来为了刺激出游,各大航司纷纷推出随心飞就享飞套餐。
$ Y' M6 P {3 u) a, y8 H! { ' }9 }% z# u. v! M; e$ r
我时间自由,买了好几家公司的,今天在新疆,明天飞海南,后天去东北。整整一年的时间,我痛痛快快地玩儿遍了中国,字面意思——年末航司结算,我光机票钱就省了十二万多。
" o3 \1 O. [/ d+ |5 B! n. m1 o' m 不想动的时候,我就窝在版纳的民宿做义工,又是飘荡了大半年。可以说疫情三年,一半的时间我都很开心。
( A0 o U9 I8 u 到了第二年,我有点坐不住了。钱花得差不多想重回老本行,结果发现境外游几乎全军覆没,境内游也苟延残喘。我联合几个朋友做了一段时间新疆定制,根本没客人。加上家里人一直催,我也就回了陕西。
1 k# S( P% | {5 k# F2 H6 A 陕西不比广东,西安交五险一金带双休的工作简直比珍奇动物还少,四处找工作碰壁使我更加迷茫。正好我一个亲戚生娃去了月子会所,听说那边有专门的月嫂培训机构,一个月能拿一万多。" K$ ~6 S' k- c, m0 @
我听完兴趣还挺大的,便前去了解,原来是家政中介。我应聘的依然是销售,把公司链接到的家政、住家保姆、月嫂、育儿嫂、看护等资源推销给各大月子会所、医院、养老院以及私人客户。工作上六休一,底薪2000,成交一单按5%拿提成。往日挣惯了大钱,一点一点挣提成真的相当费劲。我都有点后悔前一年的挥霍。: T6 C X: ~+ G# i
本来我是报着看好这行发展、了解清楚模式、以后开个家政中心的目的去的,越了解越发现里面琐碎事儿不断:; x" `' E* x; {. ^
不同阿姨的定价、技能、优势、证书;服务不同对象的注意事项;面对各种客户时如何拿捏痛点都是学问;同样价格的月嫂水平也参差不齐;培训行业有各种名目;各家主打的都是态度而不是专业……干了一段时间我便心烦不已。
- k) E- @" U8 v9 Q! Q% ` 我无奈地认清了自己:追逐过山高海阔的人,怎么能被困到小小的一方天地。干了不到一年,我又恢复了自由身,打开地图盘算着去哪里歇一歇:实际上就是畏惧参与社会。
* ?8 ?1 y/ c) }, W0 | E 旅行久了的人都是这样,耐不住,很恐惧回归正常的生活。3 C' |) _6 B3 E: u$ g
好在没多久疫情逐渐放宽了,直到彻底开放国门,我才意识到过去的日子回来了。
: S7 u# X( ?) U2 {6 J( i 朋友圈里有些跑得快的,已经东南亚玩儿开了。过年看旅游业也是一片红火。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但我还是第一时间把港澳签注续上了,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0 S! [+ t! a- g; u
$ J( G8 L( P9 _% q5 a! F 我以前就有一些旅行社资源,他们和当地(国家)旅游局合作有内部价,有联系到我的问愿不愿意继续做,相当于挣个差价。
+ ?6 \) q' p! M* H 我想着没多大意思,不如自己弄个摊子。我联合了几个旅行圈的朋友做滇藏川定制路线。提供车、提供酒店、路线指引,还负责一路拍美照。现在事业刚起步,朋友圈的广告也发得少,但我有信心能干好。
8 ?8 [9 |+ z6 w8 Y3 P2 u8 W8 h: T 毕竟春天来了,一切也都该复苏了。
6 `4 U9 J/ Q" f$ [6 T( |: _ 04& Y' z* `: v, m u
“旅游行业的报复性消费
& G- _! p+ V$ l+ q" B% N- V 是大家的想象”
, T* V( W" B8 a/ j0 M& x/ Z 中亚姬哥 48岁 从事中亚跨境游20多年3 ]3 j% U. k( r
在疫情爆发前,我曾是个主做中亚旅游线路的从业者。
: L, b/ g/ f4 l% Z) f) Q& W 我家住在新疆口岸附近,九十年代初我18岁就出国了,自学俄语,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从事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务活动。
; ?& I, U# ^4 m& T 出境游火的那几年,我经常接一些旅游团和商务考察团来中亚,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较多,跨国际间合作之类的公务考察团也常接待。
+ T ^ j9 F9 l" e# j 相比于东南亚等热门目的地,中亚算比较小众的。接待的群体也都是些公务出访,顺带旅行的商务人士。
, B" P& J4 p8 I3 C7 i 我的服务范围相对比较固定,就是中亚五国+俄罗斯,主打“一带一路”,因为这些地方离得很近,我都很熟悉,已摸爬滚打了20多年,大家都称我是 “中亚活地图”。
3 \9 N4 F! g& b3 E7 _' Q 最忙的时候,我经常是起早贪黑的工作,甚至三餐都顾不上吃。谁能想到,疫情三年,我一下子就没了游客和业务,幸好我手头也有其他的工作,靠那些生意,勉强维持生计。4 ?) ~: h3 L+ g) W" f! @
最近几个月,疫情的阴影终于散去,很多人都说旅游行业肯定会迎来报复性的反弹。
9 V7 s( k4 T( L3 i4 L3 g 但我其实并没有那么激动,以我多年的经验分析,旅游业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尤其是我们这种冷门目的地,不太可能向三亚一样一下子就爆发了、挤满了。: d% ]' Z( x( K# \' c7 n! g
开放后,最让我欣喜的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游客敞开了大门:开放免签政策,欢迎中国游客来玩儿——其实疫情之前来这两个国家的中国游客也不是很多,但积极友好的态度让我们这些在外华人很开心。
1 g, I/ u G; H6 h1 j
3 g& k1 B, }5 T0 \1 l 反而是我所在的吉尔吉斯坦,政府部门不太上道,依旧存留腐败行为。大多需经中介才能拿到签证,这样他们多少返点好处费,反正给人找不痛快。
3 _6 S* H: e- C1 `8 f 没想到很快放开了,在我的支持之下也给他们安排了出境游,现在两人在美滋滋玩耍,实现了西游丝路梦。
5 A6 `7 I' J" ]! {0 q6 ~ 据我观察,疫情之后很少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客户。可能挺了三年确实不容易,大家消费起来明显比之前更理性了。
6 X& \. U& k+ J; W) M& p 关于未来,我还是比较看好的,“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的大战略,这些年中国和中亚合作越来越紧密,通向西方的中-吉-乌铁路今年就开建。来中亚淘金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
0 L8 @9 { T& D2 M o3 D1 w 只要人来人往,旅游行业就会繁荣。中亚,将再次称为聚焦的热点。
; m$ a- S! x, [5 k) 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