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y, L& } d7 J4 E8 _& T# z! r
“在青岛一天狂走17个景点”“特种兵6小时突击上海”“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旅游6个省”……“五一”假期前后,“特种兵式旅游”席卷社交平台,许多年轻人比拼着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卡最多景点。因为花费少、速度快,打卡景点多,被笑称为“特种兵”。
& G% D) @- G7 a( x) @* D/ Y# w不过这种旅游方式,在“刷保人”看来,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 o. j8 y b- K# d* G0 l7 j北庭故城遗址。生笑供图
+ w/ l+ p" M5 _: c/ n# U$ W& `浮光掠影不如看到意义 K. @- t, f4 ? K+ t
与浮光掠影的“特种兵式旅游”不同,“刷保人”更喜欢探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背后的厚重历史内涵。其实所谓“刷保”,即是指文博考古爱好者打卡全国各地古迹这件事。
& j+ b1 N1 ?( i7 v( G自1961年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产生至2022年,国务院已公布了8批共505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国保”一般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接受国家最高级别保护。
7 Q3 T6 H3 {4 w& K/ o7 B$ E: u生笑经常游历于这5000多处“国保”以及各处非国家级文保单位、遗址。对他来说,成为“刷保人”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2007年前后,生笑就利用休息时间,游览全国各地保护遗址,“走到哪儿算哪儿,也没有规划”。那几年,生笑走完了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莫高窟等热门景点后,觉得不满足、不“解渴”,“当时就很想接着再研究下八大石窟”。. t$ {, W1 N5 r8 ~
2019年前后,生笑开始系统地在全国各地“刷保”。他说,现在的社会虽然物质条件好了,却比较浮躁。大家都急于办成一些事情,也比较注重得失。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他更想去关注具体的“细节”。就这样,“刷保”成了他生活中“细节”的体现,也成为他的生活支点之一。6 s% m5 F( J5 `& q5 u' L
与生笑的经历相似的是另一位“刷保人”桑玉。3年前,她辞掉了媒体行业工作,正式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不开工的时候,她有近半年的时间可以四处旅游。9 H* {# V% U' ^8 l8 H
起初,桑玉也是浮光掠影般在各地游玩,导游的解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对名胜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不求甚解。但一段时间后,桑玉觉得这样的旅游“很没有意思”。她愈发喜欢看壁画中的古代人是如何生活的,怎样做饭、怎样打猎、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1 N3 O1 ?: @( S# R& D
事实上,观看“国保”的美妙感受,不会凭空而来,只有当相关知识储备足够丰富,它们才会带来不同的旅行体验。现在,桑玉每次出行前,会先在网上对“国保”历史知识进行搜索。比如,去探访天津蓟州区独乐寺时,桑玉提前总结了该寺庙的几大看点;走访蓟州区白塔寺时,她与同行人一起分享了寺庙背后的传说与此前梁思成对该寺庙的描述。" V' P/ K% B7 ?: ]
看到遗迹时的震撼感受,难以忘怀 q+ u# C$ u, j% V3 L7 V g9 G
在众多“刷保”经历中,桑玉和生笑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点,位于新疆荒漠中的一座故城——北庭故城。; Z& P2 ?2 K( @6 I4 e+ b$ t& `
北庭故城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南枕天山,北望草原,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地,也是唐代北庭大都护府治所所在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写,诗中描述的也正是当年北庭的景致。" U- A: _6 Y! }+ U, ~) _5 q
3年前,生笑刚到这里时,“就看到地面上有几个土疙瘩”。望着一片荒芜的沙漠,一时间不知自己所要探访的“国保”在何处。1 }$ j8 d/ P' D" D* G
其实,北庭故城名字听起来文雅,而在当地人口中,它多被称为“破城子”。现如今,在风沙侵蚀下,北庭故城仅留有南、北、西三面城垣轮廓、护城河和壕沟。如果站在高处,可见故城略呈长方形,有内城和外城。不过大部分内外城核心建筑早已在自然的风化侵蚀中消失殆尽,仅留下一些断壁残垣。
. i9 b3 ]3 C1 w/ w# F; H4 A在北庭故城西边不远处,这趟新疆“刷保”之旅最吸引桑玉的则是高昌回鹘佛寺遗址。柏孜克里克石窟这座寺庙也被称为西大寺,始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为高昌回鹘的王室寺院。遗址内现留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壁画、佛像以及回鹘文题记。9 ]- E2 E$ |3 h7 j3 L |4 Z' m
105号配殿的《王者出行图》,人物形象描绘生动,闻名遐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桑玉在寺庙遗址内仔细观摩了这幅壁画。在画中,她看到一对供养人像,弯眉鱼眼,高鼻小口,脸部丰腴饱满,大耳垂肩,双手于胸前合十,手持一朵鲜花,带着鲜明的唐代以来中原人物画的神韵。6 W+ H( R- x1 I( X: B8 ^3 x" _
时至今日,桑玉与生笑对北庭故城的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晰,但所处荒芜大漠中,触碰历史文物,他们所看到遗迹时的震撼感受,难以忘怀。
7 ?, X9 z! d) b9 v! p以“文物研学”为起点+ w3 ?. C8 C5 B+ S, j9 Y8 |
作为普通人,我们究竟如何开始一次访古之旅呢?' x2 R! y# n/ d* [+ \$ @
生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2019年前后,生笑开始报名参加旅行社的古迹研学项目。他跟随活动中的考古专家、学者或研究员,深入考古现场,听取老师的现场讲解,了解隐藏在古迹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研学团里的老师会将历史脉络梳理清楚,而且现场观摩,对文化的了解会更深刻。”生笑说。
( g9 z& d( o4 C! d1 _8 q可以说,研学项目也是桑玉系统性地探索古迹遗址的开始。3年前,她参与了石窟院的研学项目。跟随游学团队,桑玉走访了河西石窟、新疆石窟、四川安岳石窟以及山西晋东南云冈等多条线路。
+ A2 _( I! S/ r: [) g3 g不久前,国家文物局等3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这种“文物+旅游”的组合也将满足更多以“刷保”为出游目标的游客的需求,带动更多人关注我们国家广阔土地上星罗棋布的不可移动文物,让遗产更好地活起来。
7 u) Z4 m' n6 Y% p责任编辑:姜蕾,齐征
( f! ^. X) X e! d8 x) r3 R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