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田汽车在电动化领域又放大招了。
+ v: e! n+ j1 K8 h& H日前,丰田举行以 " 改变汽车未来 " 为主题的技术说明会,对包括尚在开发阶段的技术概念在内的多项技术具体开发情况与细节进行了公布,强调其将维持 " 全方位电动化 " 的战略。不过,在备受关注的 BEV(即纯电动车)领域,由 BEV Factory 负责研发的丰田次世代 BEV 产品中的首款车型计划于 2026 年上市。据了解,次世代 BEV 产品将对电池、平台、制作方式等进行全维度创新,续航里程可达 1000 公里。
4 g3 E$ X3 @1 J. L4 q- [此外,丰田方面对全固态电池 " 上车 " 的时间节点进行了更新,宣布在 BEV 车型上搭载全固态电池,并挑战于 2027~2028 年投入实际应用。; O6 \3 j9 P2 Q+ T+ y. a9 B" v) t
就在今年 5 月,丰田新设立了 BEV 专属组织—— BEV Factory,由加藤武郎担任总裁。"BEV Factory 的核心目标是希望通过汽车、制造、工作的变革,用‘ BEV ’改变未来。" 加藤武郎认为,对汽车、制造、工作方式的变革,一定可以为丰田带来更好的发展。+ ?$ y7 F3 o7 H7 X* }
! l* _' K7 l R$ T% C% m* P& d& \+ A9 K, ]
' F) g* q0 U1 T: ~6 c
图片来源:丰田中国官网5 R/ p! S Z* M. u
" 现在外界还是有很多声音,认为我们对 BEV 是抵制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丰田已经意识到了,在电动化发展的前端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我们的转型进度、产品矩阵等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现在就是要通过体制、意识等全方位的转变,来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期待与需求。" 一位丰田中国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 i1 f: u: R3 D; B, I7 Z% J
新一代 BEV 计划于 2026 年投放市场
R" X+ X# O9 m9 {据加藤武郎介绍,丰田次世代 BEV 拟将电池能力发挥到极致,将电耗控制到更低水平,使续航里程达到 1000 公里,新的产品会从雷克萨斯品牌开始投入市场。在丰田此前公布的 "2030 年全球 BEV 销售规模预计达到 350 万台 " 的目标中,次世代 BEV 产品将占到 170 万台的规模,占比将近半数。3 c* f+ Z6 U8 `/ ]* P7 U( S
0 W' F. N& F8 y# c4 \! G% v4 w- v2 j7 q( T3 G
3 V; }+ W1 h7 N" v% i! Y
图片来源:丰田中国官网
# `' p3 r, q v+ w9 @& R除了性能、续航等提升之外,丰田次世代 BEV 还将实现投资和工序的减半。据悉,次世代 BEV 车体采用了分成前、中、后三大块模块的新结构,其中只有中间部分搭载了电池,由于前、后模块均不受影响,可快速地将电池的进化同步到整车上,一体化铸造则是实现这种模块化车身结构的重要技术。同时,结合 " 车辆自动化移动生产线 ",在组装中的汽车可以自动行驶,移动到下一个工序。生产线上便无需传送带,工厂的布局也将不受限制。这意味着,以年为单位的量产准备周期和高达数十亿日元的工厂投资等都能实现大幅度削减。目前,丰田正以 3 年后引进上述技术为目标加速研发。, N8 `' {7 x0 Z$ n$ Z& O
]& r, I7 u- e N6 x# ~ J: A, y& e# r ?
( Y( S( h8 x* B+ `. k$ S# C图片来源:丰田中国官网' }+ D' R! g! x+ r
" 之所以次世代 BEV 能够完成‘商品的进化’,正是因为背后是‘制造的再次进化’。如果用一个词来诠释制造的未来,应该是‘二分之一’。也可称之为‘ BEV half ’。通过模块结构和车辆自动化移动生产线技术将生产工序和工厂投资分别减至二分之一。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赋能,生产准备时间将减少至二分之一。" 加藤武郎表示。+ C; Y6 Y2 @, Z0 R5 {; V
此外,丰田还将把火箭技术应用于 BEV 车型研发,以改善新车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据上述丰田中国内部人士透露,丰田 bZ3 车型目前的车身风阻系数为 0.218,在进行技术处理后,有望实现再降低 10% 的效果。这项技术有望于 3 年后投入丰田车型的实际应用中。
l& W5 f4 c4 }+ x! M" F全固态电池最早 2027 年 " 上车 "2 C9 V5 D; H4 u2 F: l" q3 F* y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作为纯电动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丰田也对其最新技术研发进度进行了披露,并公布了两款有望被搭载到次世代 BEV 产品上的锂离子电池,分别为性能版电池与普及版电池。
8 m0 ?0 j; J y3 k. S据了解,性能版电池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配合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改善,可将续航里程提升到目前的 2 倍,达到 1000 公里,同时完成成本降低 20%,实现快充不到 20 分钟的目标;普及版电池则是将已经应用于 HEV 镍氢电池上的双极结构,通用到 BEV 电池上,续航里程比目前增加 20%,快充同样可以达到 30 分钟以内。由于零件数量可控制在 1/4 到 1/5 之间,成本可降低 40% 左右。此外,丰田还在研发一款高性能版电池,采用了高镍正极材料,并使用双极结构。与性能版电池相比,高性能版电池的续航里程还可再增加 10%,快充达到 20 分钟以内,成本有望降低 10%。* X" M3 N9 H2 B7 @
6 v! B5 B' i+ \! a
) Q9 |. K- x& }8 n# i# Q0 m- |9 a) G, O" d. _ t
按照规划,性能版电池计划于 2026 年搭载使用,普及版电池则计划于 2026~2027 年投入实际应用,高性能版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则将于 2027~2028 年投入实际应用。1 b! E4 L- X6 p0 p8 w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曾在 2021 年时表示," 全固态电池的导入将从 HEV 车型开始 "。而根据最新规划,丰田全固态电池将搭载到 BEV 车型上,并挑战于 2027~2028 年投入实际应用。# S, X8 v# O" C
" 此前,全固态电池寿命较短是核心课题。固体电解质随着电池的充放电反复膨胀和收缩,可能会引发龟裂,导致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流动会变得困难。但现在,丰田已经发现了克服这一课题的新技术。在核算成本后,全固态电池将全面进入面向量产研发的阶段。" 上述丰田中国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量产的时间节点,我们经过评估后认为,2027~2028 年会是比较合适和靠谱的时间点。"8 Y M( F# G6 H; Q9 H
7 月将成立氢能 Factory/ X W0 b4 y1 [: M# ?
此外,丰田还公布了氢能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度。即将于 7 月 1 日正式履新的氢能 Factory 总裁山形光正表示,按照丰田的预测,到 2030 年,欧洲、中国、北美的氢能市场规模将爆发式增长,燃料电池市场面向 2030 年规模也将迅速扩大,达到每年 5 兆日元的水平。丰田将使用 MIRAI 的氢能部件,推进燃料电池的对外销售,在 2030 年预计达到 10 万台的外销订单规模,其中大部分来自商用车。
3 s5 K. h' b* j5 y" w% a p! w从今年 7 月起,丰田将成立氢能 Factory,从销售、研发再到生产,都在 One Leader 统筹之下,实现信息通畅、当机立断的决策体制。综合次世代的氢燃料系统、技术进化、量产效果和本地化,预计能实现 37% 的成本降低。" 通过与各位合作伙伴协作,如果 2030 年的订单能达到 20 万台,那么成本将有可能降低到目前的一半。我们将努力实现盈利。" 山形光正说。8 t S* z I! f& u; b
6 k' J0 p: d' F5 c; O1 S0 x* K, e+ {" C L
# U2 F3 W3 P7 i b) Y4 B图片来源:丰田中国官网* T% g; Y( `3 T# C+ b, [7 {# \1 r
" 截至 2023 年 3 月,丰田内部先进技术开发投入的人员已占到整体开发人员的一半以上,在不断提升研发费用总投入的同时,我们会将其中的一半投入到先进技术的开发之中。" 丰田汽车公司 CTO(首席技术官)、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表示,今后,丰田会基于三个方面推进汽车制造的进一步发展。" w( z, O! @2 I: F
% K" d) o) N6 S/ L2 o. V( Z+ L* z6 W$ I2 ? W
6 H- u# V- C( H0 g% t9 D
图片来源:丰田中国官网
; p# f9 [! {& Q! q" 第一,对于安全、安心,绝不妥协,通过 Toyota Safety Sense 的迭代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安心的技术体验;第二,未来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丰田期待与世界各地的伙伴共创未来;第三,提速本地化发展的脚步,今后丰田会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为基地,加速实现‘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进行研发’。" 中嶋裕树说。1 a8 r' i+ R2 J4 M
每日经济新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