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论世界怎么变,5G依旧是当下绝对的热点。相对于4G,在5G上,国家显然有了更强的推动力。4G为我们带来了移动互联网,5G能为我们带来什么,现在谁也无法预测,但不可否认的是,5G绝对会让带领我们达到新的一个高度。
5 z5 ?6 n, R) H9 z4 m3 w" v* Y其实,5G还未成熟,拿到牌照的四大运营商还在布网的初级阶段,甚至Release 16版本的5G标准还在制定当中。而设备商这边,目前也仅有华为的Mate 20 X 5G拿到了入网许可证,其他厂商的5G终端仅是出于测试阶段,并没有上市的打算。& m5 {! h3 H/ x( P' y1 z
(三大运营商3G、4G、5G时代的标识)
! o- V" g' i; e3 T+ s c2 V* H* F
+ b# z/ O9 b- [可以确认的是,目前智能手机厂商公布的5G终端上市时间大都是在2019年Q4或者2020年Q1末,届时供应链也会有更成熟的5G基带芯片上市。届时,运营商的布网,和面向消费的5G套餐也会成熟。
4 X7 P7 B$ N& H( c4 W( C7 c1 h面对目前风风火火的5G,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之。
8 k0 I; {/ @6 O P+ C& `: R/ Q3 a不必特别在意NSA和SA
9 |: a# ~ i I7 O对于提供5G网络的运营商,目前网上讨论较为激烈的是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为此,我们也给大家科普过NSA和SA的区别,大家可以跳转查看,在此就不多论。
9 O7 l- q* r+ \) J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
4 [, D2 C3 e; H7 Z. \2 _
( B* t3 D l( o7 N2 q* O而引爆这个讨论的,是华为的Balong5000基带芯片和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的会议发言。华为Balong5000基带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支持NSA和SA的芯片,并且在终端Mate 20 X上还支持5G+4G的双卡,这点的确值得骄傲一下。
8 ~8 E8 V- K a) v0 X) F (搭载巴龙5000 5G基带的Mate 20 X 5G)
$ J# M; t& W) f0 J) `, H0 F
6 a+ S, ^' r2 S6 H% y至于杨杰的“2020年1月1日不再允许NSA 5G手机入网”,也不应过度解读。现阶段,除了Balong5000,国内的5G终端设备多采用外挂高通X50 5G基带的形式测试,运营商为了满足终端的测试要求,将本来打算一口气上SA的网络,转向了NSA。也就是说,目前的外挂X50芯片的形式只是测试用。
$ m( j5 K1 }) x( ] ?8 F0 {在2019年底,高通集成X55 5G基带芯片的SoC将会陆续上市,同时联发科Helio M70外挂5G基带的设备也将上市。这二者都会支持NSA和SA的“5G全网通”,加上抢先一步的Balong5000,2020年待入网的设备都会是支持NSA和SA网络。如果不着急尝鲜的话,等5G终端设备大规模上市,也就不会存在有NSA和SA的问题。1 D$ u( ^+ J% o) M& s& V- ]
(左为NSA、右为SA)从运营商角度来说,直接过渡到SA网络并不现实。从中信建投通信行业的报告得知,5G基站的数量将会是4G的1.5倍,若直接布局SA网络前期成本比较高,且用户体验不佳,NSA相对来说更容易过度。7 j1 B! c9 F# |( k8 c0 `5 d
7 X$ Q- r0 l) T9 V4 ^Sub-6GHz以及mmWave(毫米波)分别是啥?5 r+ U! ~' |( d4 o; R
/ u @% q9 |# D: N5G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向,Sub-6GHz和mmWave(毫米波)。亚洲主采用的是Sub-6GHz,而欧美主要选择的是毫米波。这两项技术孰优孰劣,暂时无法定论,但从现在来看,Sub-6GHz技术更成熟一些。
, k; R% p. J2 y3 z 毫米波(频段高)会提供更快和更优质的网络,但传输范围有限,损耗也不低,难以让5G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地。3 p6 ?% |$ O7 J
Sub-6GHz相对来说,传输范围更广,对于5G基站数量要求没有毫米波高。同时,Sub-6GHz还可利用现行的4G技术,同时Sub-6GHz相关的射频组件也比较成熟。简单来说,Sub-6GHz更容易从新4G过度,且更利商用。
0 b- v+ a5 a3 r/ |0 Q目前,我国的毫米波还未分配,三大运营商现阶段将主要使用Sub-6GHz。其中,3.5GHz的频段最为成熟,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分得100MHz黄金资源,电信为3.4GHz~3.5GHz,联通为3.5GHz~3.6GHz。而中国移动则分配到2.515GHz~2.675GHz和4.8GHz~4.9GHz,其中移动早期主要以2.6GHz为主,2.6GHz附近也是中国移动4G的主要频段,早期基站建设成本较低,更易推广。
& a* H; K% m X- q/ Y6 k整体来看,三大运营商分配的5G频段资源,到有些像3G时代的资源划分。2 f1 T& L. ~2 ?( K$ x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处于基带供应链的高通、三星、华为、联发科以及紫光展锐之间的竞争,并非是NSA和SA的支持问题,而是Sub-6GHz和毫米波。目前,高通押宝毫米波,而联发科和紫光展锐发布的5G基带则只支持Sub-6GHz,就能很说明问题了。
) ~3 F I* R8 {% e0 [* [说了这么多硬科普,主要还是想让大家大致了解4G到5G过程中,供应商与供应链厂商的策略选择。对于5G,要有自己的判断。
1 Q; W0 o' `! ~ \啥时候能买到5G手机?9 L) o0 s; N( ^& ~9 b
面对5G过渡期这个重要的节点,无论是国产厂商还是国际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即使是目前成熟的5G基带还没有量产,大家都已经纷纷公布自己5G设备的上市计划,生怕错过这个最重要的节点。
8 n$ D) E) O: e) CMate 20 X 5G已经入网,有着海思提供的Balong5000 5G基带,相信华为和荣耀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布局5G市场,占足了先机。并且在Mate 20 X 5G上已经实现了5G+4G的双卡配置,也是领先目前其他厂商一个身位。9 r! `+ m3 g v8 a6 u
OPPO Reno 5G 4月在欧洲发布,将会在2019年第三季度在国内上市。iQOO 5G在MWCS上展示,将会在第三季度上市。小米MIX 3 5G 2月底发布,并上市欧洲,也将会在近期于国内上市。中兴天机 Axon 10 Pro 5G于5月6日发布,加入5G终端先行者联盟,其中还包括一加、联想、努比亚、HTC以及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的5G手机X1。, o; j* n% d- Z. P: Z$ ^8 r
今年第三季度,大家就能在正规渠道买到支持5G网络的终端设备了。但除了华为、荣耀之外,第三季度上市的5G手机,大都会采用外挂X50基带的形式(也就是只支持NSA)。再加上5G网络的覆盖度并不高,实际来看,可能大部分时间用的还是4G网络。同时,终端设备也会有一定的耗电和发热。且终端价格会比较高,接近万元左右。此时,比较适合十分想吃“5G螃蟹”的那一部分发烧友。9 B5 f" F. I9 ?5 s5 e) t, A8 q
而年底联发科5G基带的平价终端将会上市,5G终端设备的价格将会被拉低。再到2020年Q1,高通X55基带大量出货,届时会迎来5G终端的爆发,可以预想到国产旗舰产品都将会支持到5G网络。这个时候,经过半年的5G网络建设和试运行,应该会享受到比之前稳定和成熟的5G网络服务。
) o8 q7 B, U: Z, B 至于2020年9月份的5G iPhone,在时间上可能会落后一个身位,不过届时肯定会有更好的5G网络体验。% w: T/ A9 ]4 w ~" T
面对5G,不如做个“等等党”
& x' N/ q, \7 N% d3 L我们经历过3G到4G的转变,也将会面临4G到5G的过渡,不过5G的推进速度显然要比预期快得多。反而,与之相比的还是供应链厂商还在按部就班的更新硬件,搭配成熟的5G基带终端产品将会在2020年Q1末陆续上市。2 P8 J; C$ x% p6 t1 ^' i8 {6 I& x
而5G套餐,在一开始并不会太过亲民,加上5G网络覆盖问题,应该也不太适合日常使用。目前的4G网络足够满足日常使用,5G除了速度快一些,并没有硬需求出现。所以,在4G和5G使用维度上,这二者实际体验可能差不太多。, [0 c$ {) p7 [, i( K& `
现行的4G终端已足够成熟,在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内,实用体验不会被5G网络拉开质的变化。同时,第一代5G终端可能会有发热与耗电(参考当时的4G手机)的不稳定问题。4 C& N( c! ?8 B. Z6 T0 q& L
对于初上5G的新机,以及5G套餐,不如做个“等等党”,届时也许你会等到一部更成熟的5G智能终端,一片成熟的5G网络,以及一个用了不心疼的5G套餐。
+ q8 ?6 h0 x; O* H独家福利:到雷科技公众号(ID:leitech)对话框,回复:我要红包,即有机会获得微信红包!7 a: v/ \: K4 j$ `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RifUhH
+ ^5 C G; B& }* h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