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3 t! o, q7 G0 O+ C, @作者 | 黎明 孔明明 闫丽娇 魏佳 唐亚华 苏琦+ d0 P! k1 n, C# p
编辑 | 苏琦5 C* T! a- [, @7 B x" R
互联网行业又掀起了一场 " 反腐风暴 "。
1 j& {5 X) `0 z8 ^) `4 |2 c小米、美团、360、蚂蚁金服,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挥舞大刀,砍向了内部涉嫌舞弊受贿的员工。
1 I' Y Y! u/ S# {1 E! e l有人被直接从公司带走,有人被公安机关拘捕,有人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场针对互联网公司内部的抓捕行动正在上演。360 创始人周鸿祎在朋友圈直接指出:" 要用最锋利的刀子将这些腐烂的肉切掉,我管你是什么鸟人。"! l4 P4 T- m& d
细数一下,这些被 " 切掉 " 的互联网公司员工,违规手法各异,花样层出不穷。; l+ [. H! n8 |$ J
有小米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业务交由亲属持股的公司承揽;有 360 资深总监收受多家代理商贿赂;有蚂蚁金服员工利用平台规则和手中权限,受贿超过 1300 万元 …… 根据跑腿人证实,该蚂蚁金服员工收受的 1000 万元贿赂金,是分三次通过纸箱装现金交付,且箱子很重。0 ?6 I' }1 {7 y. c
互联网行业本是阳光下的行业,追逐梦想、尊重市场、合法致富的故事在这个行业里遍地都是。不过,随着行业增速放缓、资本扩张失灵,以往被草莽生长掩盖掉的腐败问题开始凸显。说到底,不管什么行业,背后的从业者都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有欲望的地方,就有贪腐。
3 G* `8 w5 E) e1 u" r$ K- F本期 " 小酒馆 ",燃财经(ID:rancaijing)采访了 6 位熟悉互联网行业的人士,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讲述了互联网公司的贪腐内幕。
# g4 I$ ~" d% \0 p, t5 K0 ~拿返点是行业潜规则,通常里外联合蒙骗老板
5 K9 d' z2 ^' F5 C! Z/ f- T+ t/ g. s李先生 某广告公司销售/ U" T7 T) Y8 I5 x2 M9 C3 Z9 L
我是一个广告公司的销售,平时跟一些互联网企业的电商部门对接比较多。这几年互联网发展很快,热钱很多,我们对接的这些客户很有钱,在广告投放上非常大方。
8 ^6 Z" h9 g' Q% m6 h我的职责是跟客户的市场部或品牌部对接,让他们购买我们的服务,做一些广告投放和营销活动。 P E* v; f) P9 j$ Z! g
拿返点这个事情再正常不过了,算是行业潜规则。比如客户要做一场大型营销活动,市场部相当于采销部门,在老板给定的预算范围内,他们有权去选择跟谁合作以及怎么合作。我们为了拿下订单,就会给对接人返点。" ?/ ]2 }' g3 z+ E. c# J# @
一般初次合作,我们都会跟客户私下吃个饭。吃饭的时候,你需要察言观色,试探对方的胃口。有些客户比较直接,上来会直接跟你要返点。有些客户不会直接说,需要你去暗示。在行业里,我们一般会这样暗示返点:" 过过人,过过事,过过钱。". i, c4 {) o" Z" r
返点的具体金额和比例,根据合作费用的不同会有差异,也要看对方的胃口大小。有些客户在公司内部吃得开,返点要的比较多,有些客户是稀缺资源,开价也会比较高。大部分时候,需要你去摸清对方的需求和价格区间。
4 J( R* ^5 B: C; D9 a0 K; T+ j返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在行业里很常见。比如一个订单,我们跟对方谈下来的合作费用是 100 万,实际客户给你 150 万,对方的合作决策人就要拿这 50 万作为返点。这部分钱先是打到我公司账上,我再转给客户。我们一般会按绩效发给员工,员工再个人转账给客户,毕竟给的是现金,从对公账户转出来会很麻烦。* K5 T1 E. A7 y, r7 t- f
互联网公司发展很快,内部管理也没有那么规范,所以出现这种采销拿返点的情况非常多。这些公司的采销比较有实权,职位不高,权力很大。一个采销管理几个品牌,有些品牌想在一些大型电商平台设置促销,要拿下好的促销位,就得给公司送钱。
# b v- m" _% K1 j% _6 q这其实不是互联网行业的问题,问题一直就存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公司里外联合起来,蒙骗老板。一些负责采购的人很年轻,过手这么多钱,难免会滋生腐败,只是有些人被查出来了而已。1 t6 a+ z' U- N) @! O' z
烧钱抢市场时期,处处都有贪腐空间3 S- q# s! o% Q
浩南 共享单车公司员工. b7 u9 |! M: {, s; \
共享单车行业经历过高速扩张期,各家企业疯狂烧钱抢市场。当时也是形势所迫,公司不规范,没招到太多高水平的人,不少人是 " 老油条 ",想着捞一笔钱就走。
5 a7 m3 S% y- r, u8 ^( R当时我们公司里业务线很多,能捞钱的地方也挺多。比如新开一座城市时,需要办公室、仓库、物流商、招聘正式员工和兼职人员、采购办公用品和礼品等,这些都有虚报或造假的空间。当时公司有不少城市负责人是 90 后,业务支出每月几百万,只要数据不太离谱公司也不会过分追究。
0 e, p- O1 t! Q1 B* J早期物流公司还没有意识到运共享单车比运货赚钱多,公司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物流公司投放单车,调度的负责人有的为了快速抢市场随意找合作者,流程也不规范,中间运输的距离、趟数等都由负责人报上来,水分很大。5 ]) U& Z( a7 B4 m0 v- a: Z' Q/ A" p
后来公司开始跟宅急送、58 同城等物流公司合作,但是选择跟哪家公司合作也有机会拿回扣,城市经理或省级经理的权利非常大。
% k' g" y1 a$ H3 J7 e另外在招聘方面,公司的人力负责人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招聘、派遣、兼职,找猎头推荐,虚报人头的现象也很常见,更别说来自供应商、零部件生产方的回扣。/ R" R. ?1 f c2 b% E
图 / 视觉中国
. x" J! \% X! e" T2 }5 i9 T公司前期扩张的时候忙着烧钱抢市场,没人顾得上管这些事,也没有清晰的规则,后来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开始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成立了廉洁反腐部门,给所有员工发了一份邮件说明了规则,也明确了处罚机制和内部举报机制,并表示一旦发现贪腐要拉入互联网行业黑名单,但效果并不大。+ Z, l0 ^* }; z6 y3 v, s0 P4 I7 p
其实在每一个部门,时间久了、业务做深了都有贪腐的机会,实际上就是考验人性,看个人怎么选择。互联网公司可能在办公系统等方面更透明化,但是到具体的业务上,只要有人参与的环节,有业务往来和利润空间,基本上避免不了贪腐。5 o( ?( p g5 ^$ A0 h4 F
之前 ofo 小黄车曝出查处 8 起贪腐案件,有员工偷卖公司电脑等财物,仅在两人家中就被搜出公司财物合计人民币 20 多万,还有福建一名离职运营人员偷卖 ofo 小黄车,涉案车辆价值竟然超过 200 万元,后来被警方逮捕了。5 @9 G8 y2 p# ]" N' B( x
贪腐最直接损害的就是团队的利益,最终伤害的肯定是公司的利益,钱都烧完了公司也就离倒闭不远了。
6 E; z$ g3 S1 `& V固化的媒体行业需要一些创新势力做鲶鱼
% o! j6 F" D9 i& u6 N白杰明 资深媒体人
9 \2 i3 O$ ~- }1 J按理说媒体行业应该是一个比较阳光的行业,因为媒体被称为 " 第四权力 ",应该监督社会各方、及时发现问题,但实际上媒体行业自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 H* N, V8 ]- i# P# J
举个例子,有一年某门户网站的内部核查组发现有一个夜班编辑一晚上就发了 1000 多篇稿子,工作时长按 10 小时计算,平均每分钟发稿 1.7 篇,手速奇快。后来调查发现,这个编辑跟一些公关公司合作,以每条二三十块钱的批发价帮人发软文,最终因为受贿数额巨大被逮捕并判刑。% R' B( e1 J$ A7 u) R& V4 S+ u7 V
再比如,某个门户网站的销售人员想和某手机公司谈一个新款手机发布的宣传合作,最后因为报价太高没有谈成。但到了发布当天,这个销售人员发现那个专题还是出现在了他们的数码频道里面,他就去投诉,认为内容部门收了钱。但是内容部门的人认为这款手机本身就有很多人关注,所以属于正常报道。因为没有拿钱的证据,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P, P: v- M$ S! ~5 A- ~3 ?
这说明内容行业很多时候是没有明确界限的,产生腐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证据也比较难收集。7 w% V+ i. c) ]. u( p
软文之外,另外一种比较普遍的腐败现象就是帮人删稿删评论,这种行为的负面效果就比较明显,会导致很多真实客观但可能对某些人不利的信息,被人为掩盖和清理。- g6 X, n! Q! p
被腐蚀的不只有基层员工。几年前,某门户网站的一个高管收了别人一两千块钱,然后让下属帮他发了几篇稿子、删了几篇稿子,最后收钱的截图被发到了整个公司的公共邮箱,该高管立马名声扫地,没过多久就被迫离开公司。" @+ p* m9 L+ V( M0 s* f2 `( R; V
图 / 视觉中国
) p q6 j B% U( J. z5 ?想要杜绝这种情况就只能将流程严格化,但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不然容易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比如一些大型门户网站,要删稿的话必须层层审批到副总编辑。这就会导致,一个事实层面站不住脚的稿子出现,人家投诉过来,有理有据,但因为流程太复杂,一线编辑没有动力去处理。
/ A# @; J( h; ]5 [& I. y* m还有很多地方其实是处于灰色地带的。比如,企业不定期组织媒体老师出国游玩;过年过节送一些超出人情往来范畴的礼物,比如名包名表;新手机新车发布时,以评测的名义直接赠送。
' B+ T" ^7 m$ c8 Y3 w" s, ~+ [这种现象,其实会破坏整个媒体的生态,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进而影响大众的选择。对于媒体来说,很难去监控这些腐败现象,所以团队的文化就很重要。如果一个媒体团队的领导相对来说比较干净,能拒绝这些礼品,洁身自好,那整个团队的风气就会好一点,如果领导自己收的高价值礼品都经常直接扔在办公桌上,那下面的人也会效仿。
. A' I) I" [7 w3 @, ~; M/ K. q$ W. Q媒体的这种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行业需要鼓励一些新的媒体出现,为固化的行业加入一些鲶鱼,加入一些创新势力。5 m3 S9 t0 Z ^0 L7 v/ x% O
对于企业来说,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跟媒体打交道的方式,多跟媒体沟通,消除信息差。不要以为钱能解决所有的事情,不要去掩盖自己的问题,坦诚地跟媒体和公众沟通,不论对整个行业还是对自己,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G" a# Z( T8 i8 ~2 `$ K1 M E% K
以后的路还很长,要先弄清楚自己要什么
% z) a- N z" M$ S' l8 ?5 _石松木 大型互联网影视公司前员工' N! F; G* q3 Z" F% T. r% c. x7 W
这件事情发生在两三年前。
1 ~& u9 \& l" Y% `2 {, B, n5 x' k当时,公司准备收购一家国外公司,由公司一名英语比较好、负责营销的 VP 进行接洽。后来公司品牌 VP 出国参加电影节,遇到了这名曾跟营销 VP 洽谈合作的人,发现营销 VP 给公司的报价跟实际报价差了很多。5 A# H9 s# ~5 ~1 D6 r1 U; |2 ~
这笔收购最后没谈成,品牌 VP 回国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板,老板对营销 VP 起了戒心,开始暗中查账,过了几个月,营销 VP 带的二十人左右的团队就被统一开除,也有一种说法是他们自己出去创业了。$ L4 |; W" a4 G& A9 \2 H
在影视营销行业,项目一般都非常大,做项目流行保底,申请预算也都比较大额。营销的每个环节都有流水,贪腐的方法有很多。我听到的说法是,这名营销 VP 在公司有肉吃,也没让手下的人饿着,整个部门都活得很好。
6 f; T$ N3 Z* o' h- y公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不会明着查账,因为一旦查账,所有外部的合作链条都会被牵扯进来,股东那边也没法交代。公司也很难下达明文规定,团队太多,容易引起员工的恐慌和议论。当时公司就当作无事发生过,只是进行了一些小的结构调整和业务团队优化,如部门和 VP 之间的调换等。
5 B4 c( X, [1 |2 H( ]) g贪腐这件事情在大公司中太正常了,只要部门涉及到进账出账,就有可能发生贪腐。在某个位置想要活得好,贪腐这件事情就很明显了。但现在大家都不会明着贪腐,平时谈合作时送送奢侈品还是很常见的。
7 f7 q% {0 ]) C9 I" |员工贪不贪腐,跟他所处的行业、业务结构和老板都有很大关系,人在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选择。贪腐对各个层面都有可能产生影响,有时候也会影响到基层想好好做事、想奋斗的员工。6 N& B3 |9 N$ k+ \
对我来说,我知道我在这个行业要什么,如果能想清楚这一点,就不会轻易犯事,毕竟以后的路还很长。
5 c ~$ I. ^3 A; }/ M- R0 E腐败是根除不了的,因为诱惑太大& J4 h9 q) Y9 A2 }/ a3 h9 L
张先生 某头部电商平台前员工
& M# [5 ], l1 i4 e e0 v我在一家头部电商公司工作了好几年,这个行业最容易被 " 腐蚀 " 的岗位就是跟商户一线接触的运营人员。他们控制着流量、商户违规权限,等于是把控着商户们的财神爷,某些商户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客源,会利用金钱、物品诱惑运营人员。时间久了,一些腐败现象就容易发生。
% s% t9 L" ^- w2 L最常见的形式是在举行大型促销活动之前,商家想参加或者得到更多的推荐,会找到运营人员给予利益,金额从几千块到几十万不等,如果是 " 双 11"、"618" 这种全民购物节,甚至会达到百万元级别。听起来很夸张,但你仔细想一想,这些人手中掌握的资源如果量化成金钱,确实可观。当然,他们也会做得很隐蔽,不会自己出面直接收钱,而是通过中间人。; e- k, l8 j, r% D
图 / 视觉中国" y9 {$ n) Q9 X
还有一种形式是在促销过程中,利用活动规则的逻辑不完善,他们主动告知商家规则中存在的漏洞,让商家钻空子或者恶意刷单。5 f+ u/ q0 ?- m. r/ U4 e
我在职期间就遇到过一起类似事件,一位运营人员得知活动中存在的技术漏洞后,联合商家促销产品,刷单赚取提成。最后,这件事情被全公司通报,我们部门也出具了反腐风控规范。从那以后,公司规定,针对这些岗位只开放相应的客户数据权限,并由大数据风控部门实时监控数据是否有异常。
( R8 R$ Y1 h+ ]% a% [$ T% V其实我们公司一直都对反腐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针对一线的会接触到客户的部门,规定得很严格,还实行了轮岗换班制度。利用这些措施可以提前做把控,最大程度避免贪污情况出现,但腐败是根除不了的,因为诱惑太大。" Q0 q+ m7 d5 U8 u0 a
我现在换到了另一家科技公司,发现同样的问题还是存在,只要供应端不是自营的,都无法避免腐败。0 z5 V- k' x0 G$ I
申请入驻天猫店铺的中介费,3 年涨了 5 倍
0 R4 n) \" e8 ] V+ X林明 户外运动品牌创始人
) V' Q. e0 Q1 h, ^2 o我是做户外运动品牌的,三年前申请入驻一家天猫品牌店铺,正常渠道下,我想申请注册的类目是没有准入入口的(天猫有很多类目都不能再注册新店铺),最后通过天猫的朋友花了 10 万元才申请上。上个月再一打听,中介费已经涨到了 50 万。
) Y N/ ~6 y* ^) L: S8 |& N" ^当时天猫还叫淘宝商城,运营 " 小二 " 就通过收中介费的方式给不符合条件的店铺开通绿色通道。淘宝商城早期对入驻的品牌有严格限制,正常每个品牌最多有 6 家店铺,但后来他们自己没有严格执行。天猫上卖阿迪、耐克的运动品牌店可能有上百家,市场混乱。天猫也意识到问题,所以一些已经有不少店铺的类目会减少新店入驻,老店关了也不能再开。
- M( C2 u7 F* ]. o8 s, {+ |有新店想入驻,就要通过小二或其他负责人,进行 " 反向招商 "。这原本是平台主动邀请一些知名品牌入驻,后来逐渐变成灰产。你通过线下关系找到该类目的负责人,他们不会一开始就收钱,而是先把你公司资料提交上去,帮你走流程,通过后你再把钱打过去。中介价没有统一标准,要看你找到的是哪层关系。我三年前因为是直接找的朋友,友情价给了十万。. y4 X5 `2 c! B0 W; c3 o
图 / 视觉中国+ n& J4 C: s( J
现在的价钱比三年前又飙升不少,因为天猫对这块的管控越来越严,他们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也有小二因为受贿被判刑,但这块其实不是他们额外收入最多的一块。除了入驻审核,他们还可以操纵活动曝光的 " 坑位 "。比如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满足活动最低标准的店铺不计其数,你可以通过和小二买 " 坑位 " 获得更多优先曝光。这块价格根据活动的大小从几千、几万到上百万不等。5 ?0 W. {/ S, s3 X, G
此外,小二们还可以帮助店铺处理违规。比如卖假货,在店铺违规里算最严重的,直接扣 12 分。但你可以申诉,这里面就有小二的操作空间。在申诉期内,有些人会主动联系你。第一种是中介,他可能没有官方关系,直接通过申诉证据证明不是假货,比如把一些其他进货凭证嫁接到你的公司。另外一种是有官方资源,通过官方途径解决掉这件事。3 j1 x) e) z3 p1 E3 C
现在天猫也在逐步完善流程,关系不到位,光给钱也没用。
, B. S6 A6 X, h. Q+ V/ d3 G*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4 Z) q% G4 z! _
; E0 E( \# I4 S来源: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d33e37132ce40baba00001f/
0 f* E$ u9 i0 `: ~2 f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