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状元,现代社会泛指某个学生在某次考试中得了第一名,也指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范围内技术领先、成绩突出的人或组织。
" f- c, I( A4 k% Y" p( z) I
9 |$ T: J" J6 J4 k) U 其实在古代,“状元”一词还真大有说道。6 ~% `( b' a4 D! S
2 p" r+ x9 q$ p! p& u6 _
那时,“中状元”称“大魁天下”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第一名,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K/ ^. r- N: P6 k% J; H. {
1 L1 H) k/ |0 N9 p- W. L$ V 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一个人如果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叫“连中三元”。
5 f/ I1 D/ \( [/ ^1 q: ^: ? & \0 ~( w! C3 D- y- _4 e
“状元”一词产生于唐代,状元一词要拆开理解,其中“元”是“首”的意思,如同“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里的元,代表首个,或第一;而“状”字,则与旧时科举程序有关。
' R, H: E4 x5 C) D2 h1 I " e. i9 |& W6 x7 O
唐代科举考试是两级制,先在地方考得“贡生”(相当于后来的“举人”)资格后,才有资格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进一步考取“进士”。, W6 V9 h4 s2 ~$ z( l
/ { W$ B6 b2 a
进京考试的“贡生”先要到礼部填写包括自己身世和近况的个人资料,相当于现在的报考表,名曰“书状”或者“投状”。因此,后来考得进士第一名的就是这些“投状”中的第一名,故称之为“状元”,或“状头”。" c( a% \6 v* c9 g/ B/ k b: m
+ ^9 W$ q* B ~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发布进士榜时,因为皇榜是自上而下挂在墙上,而进士名单则是依照名次自上而下,进士第一名自然在最前面,位于榜首,所以称之为“榜首”、“状元”或者“状头”。5 B/ @5 Q8 ]6 w* b; G$ J( R2 a# I
0 f# s7 p7 ]/ G( a6 q8 F- U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状元”在宋代时并非指进士第一名,而是对于“殿试”三甲中“一甲”的统称,即“进士”前三名均可称为“状元”,也就是说宋朝时,每次殿试,“状元”有三个。只是到明清之际,殿试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自此,“状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其地位也日益特殊。
, x( [- I8 |- S) r0 B1 q # n$ M3 A$ G- ?
唐朝时,先后有11名状元后来当了宰相。宋、明时,状元一般会被安排到翰林院去做编修,官封六至七品。) D2 G7 Z5 E6 ?/ r- x5 V
9 v3 i8 g6 D/ P& S- V6 u+ E
清朝时,状元也是在翰林院任职,但是却可以去外面当官,担任地方上的官员,比如说学政、知府、道员、按察使、侍郎等等,等到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另行安排。' p; U8 U9 a$ a$ P- |9 D7 P8 Y7 ~
0 h5 H. a& m" x6 Z7 ~1 r 于是,“状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象征。/ U9 L$ D: e) {: n( k0 ^' S
& X2 n o( M B, Y6 G1 g
肥榧窃兀犹拼凭倏际钥迹燎骞庑魅辏904年)最后一次科考,期间历代王朝有名有姓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武则天时开考)。7 j, i- L9 E, }
/ \% g8 [0 S, A) t0 o5 m+ b
其中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翁同、张謇等。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则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 , W5 E* T3 g: y4 W4 P# }" n
, G( P. ?8 f" a4 N& N" o: d) S' x
来源:http://www.rensheng5.com/gushihui/dcgs/id-179824.html. u! }4 e- L/ n. e+ `# }7 i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