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o; k; _: t6 t7 l$ ^! ?4 S# Y+ Q$ U- X
0 l$ {$ ^$ S/ D4 [+ U本文为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 o0 i* e( k6 p3 I作者 / 贺树龙 刘素宏 唐亚华( H9 D. U: m d4 M9 h4 S
编辑 / 苏琦 赵力
! r m/ d& V* }+ ?: a( V一份巧达科技的文件,透暴露的数据问题,令人非常震动。
8 f' w$ R# K+ D7 b日前,有消息称雇用数据公司巧达科技被查封,全体员工被警方带走。一位巧达科技前员工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迩来)陆续有HR等非核心员工回家,但核心高管依然失联中。”多位业内人士和律师认为,巧达科技出事大概与其未经授权获取和利用简历、“贩卖”简历信息等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关。
0 a- F/ B! p$ b7 o1 K0 c公开资料表现,巧达科技成立于2014年7月,号称拥有中国最大的简历数据库,其主要数据来源为大数据产品矩阵“乔大招”。乔大招旗下拥有“爱伙伴”、“简历时光机”等多款雇用产品。巧达科技在2014年11月得到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7年1月得到中信财产基金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 b# f" ?: v' V
" \! F' m1 ?" \
! V4 M( M# |0 `- Q4 I
' z- w8 z+ X5 J! {
1 i: p6 w: `( J _. i; C- o6 }8 ?
2 k3 a% Q" u/ w/ }燃财经(ID:rancaijing)拿到一份巧达数据给客户的商务互助BP(商业筹划书)。这份文件宣称:巧达科技旗下有38个B端雇用产品、凌驾170万雇用者用户,巧达科技数据库有2.2亿自然人的简历、简历累计总数37亿份。别的,巧达科技另有凌驾10亿份通讯录,并且把握着与此相关的社会关系、组织关系、家庭关系数据。结合简历、通讯录,以及外部获取的凌驾千亿条其他用户数据,巧达科技自称拥有凌驾8亿自然人的认知数据。也就是说,凌驾57%的中国人的信息都在巧达科技的数据库里面。
% L g0 y0 l' P( U$ `根据文件介绍,巧达科技将这些数据用在教培、保险、雇用等行业,某大型地产公司、某职业教诲培训机构、某分类信息网站和几家雇用网站在这份文件里被列为典型案例。数据生意为巧达科技带来了大量收入。2016年,巧达科技全年收入1.2亿元,净利润4800万元;2017年,巧达科技全年收入4.11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净利润率凌驾45%。
% N) z) E- u7 u& n' j) p王成予在向一位客户介绍数据合规性时表示:巧达科技获取的数据大部门为“非敏感数据”,且数据利用时会经过脱敏处置惩罚。7 j! m. n: {, R5 m7 ]
但有律师认为,岂论是通过自有渠道照旧第三方渠道,没有经过用户同意和违背用户意愿的数据交易,都属于擅自利用用户信息并大概侵犯隐私。
; U J/ i4 [4 |9 h8 X1 w燃财经(ID:rancaijing)尝试联系王成予,向其证实文件里信息的真实性,但其电话长时间处于关机状态。
1 t& W _9 X5 s5 P, `8 T- F 要点速览
' g7 A, l$ G" K2 Q; ]$ U$ j, W6 }; z5 K/ F: H* T2 }0 H
- 在BP的管理团队介绍中,其董事长并非工商信息中的王成予,而是由百度风投管理合资人齐玉杰担任。2 x7 c, n" q' U6 ~
- 假如某APP提供某用户手机号,巧达科技将其与自有的简历库举行匹配,便能反馈给APP这个自然人包罗年事、性别、行业、职业、户籍、收入、教诲经历、工作经历、关系链等在内的信息。巧达科技纵然没有把握你的简历,它依然可以“算”出你的信息。/ R( Z' B0 R1 |" c9 S* G9 y
- 巧达科技宣称通过2.2亿+有简历的自然人、10亿+通讯录、100亿+用户识别ID组合和1000亿+用户综合数据,计算出了8亿+,也就是大概涉及到57%的中国人的多维度数据。! b! k/ k+ N* ]2 d6 K% y
- 巧达科技提供的多项服务都指向用户个人,并且涉及在没有用户授权环境下对外许可,很大概涉及侵犯隐私。 p+ v' N- h3 E
, u; B) d3 N8 e i
9 U# s$ }/ Y* x
高管多为百度出身,公司2017年净赚1.86亿元 + S9 a2 B5 E+ G' c" O9 b, ^; a
" t8 j5 \- ~4 B j- O+ r" M: b
3 d' f$ i' w3 I6 ~( Q9 K. q/ E3 @; m& a6 G5 j7 c
根据工商信息,巧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巧达科技)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105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成予。巧达科技登记有3名股东,其中王成予占股85.33%,刘炜占股12.19%,北京创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占股2.48%。别的,王成予还担任司理和董事长。% Y" S# d- e$ J
燃财经(ID:rancaijing)发现,巧达科技将股权悉数质押给北京迈可伦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注册资本1017.702万美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司理亦为王成予。该公司唯一股东为2014年11月在香港成立的巧达数据团体有限公司。( j9 j+ s0 A3 D0 k
巧达科技对外称,自己是“一家专注于商业数据服务领域前瞻性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的公司”。核心团队由“中国互联网元老级产品司理和技术极客”组成。PPT表现,巧达科技在2014年11月得到了来自创新工场的A轮融资,2016年2月得到了来自齐玉杰和创新工场的A+轮融资,2017年1月,得到了来自中信财产基金、骊悦金实、创新工场的B轮融资。& R5 T+ |7 s4 E# Q* M1 ^, h0 r
创新工场方面对外表示,其仅是巧达科技的财务投资人,从未到场任何公司运营,巧达科技也早已搬离工场。4 ]. V! ^/ B! F, Z' j2 V
在PPT的管理团队介绍中,其董事长并非工商信息中的王成予,而是由百度风投管理合资人齐玉杰担任。其创始人“成予”曾任IBM WebSphere解决方案副总裁、百度早期产品部负责人、联想FM365产品司理;其团结创始人沈毅曾任百度爱乐活技术副总裁、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技术总监、百度有啊技术负责人。
; a! z5 f: c l" t1 h4 t* Q v* X4 G , a$ `* @$ {- h) r' F J" U6 I
$ ?: d+ N6 S+ u) k
0 \5 q- L+ p$ r4 _. v4 l1 F4 ?# f别的,其他四位紧张高管分别有在联想、阿里、百度、普华永道等知名企业的从业履历。巧达科技旗下爱伙伴产品负责人刘博曾经自诩不会侵犯用户隐私,并称巧达科技团队COO刘炜曾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法律服务平台盈科律云的创始人,在法律方面把关格外严谨。" R2 m0 @ i6 J2 z8 W# \2 M4 E4 p
燃财经向齐玉杰求证,对方表示:自己从未出任过巧达科技的董事长,也从未到场过巧达科技的一样平常谋划。齐玉杰说,自己只是巧达科技的小股东。
# J V- C" Y5 J* N该文件还展示了两组非常引人注目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巧达科技完成了全年1.2亿元的营收,其中净利润4800万元。一年后,其收入和净利润完成了成倍的增长,截至2017年12月,其全年收入4.11亿元,净利润1.86亿元。
1 V; t7 g$ M+ h9 C1 b0 [& d1 ]巧达科技号称拥有中国最大的简历数据库,其自有的互联网雇用工具便是“乔大招”,创始人为刘炜,法人为王成予,旗下拥有“爱伙伴”、“简历时光机”、“人才蛙”等10多款互联网雇用相关产品。; d6 R u" m* W A: k. r4 e
别的,刘炜在明易互通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担任团结创始人,该公司主营“快火箭”和“妙招网”两款产品。
9 M) b: a0 s3 q9 ?其中,曾在明易互通任职的叶锦生,是北京纷历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纷简历”是其主打产品。“纷简历”曾被知乎网友曝光称,5600多万份求职简历未经当事人允许便被非法兜售,导致个人信息严重泄露,致使不少当事人收到大量骚扰电话。
! u# p+ Q/ S! @& v* U* i令人惊讶的数据库:2.2亿自然人简历、10亿通讯录、100亿用户ID2 a8 w5 H+ L7 J% G! b; @+ n7 U
* G' C) d7 h6 k1 ?$ i4 D; ?' X, ?; F! s2 _
, z! v. h: @7 ZBP表现,巧达科技运营的是“以人为核心的大数据”,这其中的关键是自然人属性。1 ^( W3 Q% V1 d1 [# G' E
因为传统的用户画像靠行为来猜,依据的是上网特性、媒体及购物偏好、自定义标签等相对模糊的信息,很轻易猜禁绝。而巧达科技通过自然人数据还原,可以或许精准地举行用户画像。
4 U6 U, I F* O* ?3 \" `8 K) I / q- \* l* Z3 f2 d: M
# J/ O& N/ j: f3 l
! `( ^ {" C% m4 E, l) \
巧达科技的简向来源包罗38个B端雇用产品和凌驾170万雇用者用户。简历剖析后自然人的原生数据可以或许产生四项定位,包罗角色画像(生活角色、家庭角色、职务角色)、轨迹变化(收入范围、消费趋势、社会职位)、社会关系(同砚、同事、同乡、同行业、同职位)以及区域位置(生活区域、工作所在、教诲培训),几乎涵盖了个人全部的数据维度。- [6 m/ Z0 N+ q! x. {
自称拥有中国最大的自然人简历库,巧达科技手握2.2亿自然人的简历,简历累计37亿份。这也意味着,假如某APP提供某用户手机号,巧达科技将其与自有的简历库举行匹配,便能反馈给APP这个自然人包罗年事、性别、行业、职业、户籍、收入、教诲经历、工作经历、关系链等在内的信息。
# d% F$ [( s, N0 y- H8 U L; g简历之外,巧达科技还通过自有产品获取用户授权,以及第三方互助授权等方式,累积了凌驾10亿“本机号不重复”的通讯录。有了这10亿通讯录和2.2亿自然人简历库,加上聚类分析,巧达科技可以给有通讯录数据但没有简历数据的自然人举行画像。也就是说,巧达科技纵然没有把握你的简历,它依然可以“算”出你的信息。) [5 X: q. ^7 I

% }5 n; V3 W+ w6 l: @; K$ J# I/ Z/ X2 h
; m9 o* {# E' u) F拿到自然人的资料后,巧达科技可以通过通讯录找到他的社会、组织、家庭关系,并进一步挖掘用户信息。在此底子上,将这些信息匹配平台的简历库,最终得出这些自然人及其周边关系的收入水平、潜在需求、关系影响等要素。这些数据可以再进一步分成运营商数据、消费数据以及行为数据,售与相关企业。
' }) H2 ]) F6 l; Z$ w R5 T同时,公司将用户数据与其邮箱、微博号、微信号、QQ等交际ID组合,通过多个识别ID关联、多种设备关联、跨平台行为关联、线上线下数据互通,买通自然人与ID的关系。0 A/ E! ]1 k! @% R6 n, w
至此,巧达科技宣称通过2.2亿+有简历的自然人、10亿+通讯录、100亿+用户识别ID组合和1000亿+用户综合数据,计算出了8亿+,也就是大概涉及到57%的中国人的多维度数据。
- b2 f8 }9 [- V/ {" H# G
" L' o+ }8 v* f$ M' d4 J' {
. e0 G! v& Q% o. k; p0 w8 `7 s! X$ m/ x. T( k2 e
巧达科技称熟悉用户就可以预知将来,按照其业务逻辑,此话不但不假,甚至非常恐怖。! p3 @% ]' E9 I/ Y g& `. b7 F
$ W4 p5 ^* k5 u) m. A: n
. j4 |+ _. K; [+ `- e! r
4 E! t: v3 J! t- C) ^) p把握这么多信息,巧达科技将其应用在数据运营、大数据执法、教培、保险、雇用五大领域。
2 R1 j# g. @" `5 X' Y拿教培行业举例,某职业教诲培训机构每日新增15万线索号码,但仅有手机号+简单信息,面对需求不明、付费率低、无效沟通增长成本、学员间转介绍困难等问题。巧达科技则可以主动补全意向学员的资料信息,将学员线索按照关系分配给课程顾问,并且发现学员通讯录中有培训需求的人。) u# B" I* a3 s# J. [0 ?; @

. X; W: V ` a4 n; @+ m
0 z( {8 o$ s9 K0 t }, r- r$ s q2 M# c! K; H# R
据悉,该职业教诲培训机构已积累2亿条咨询号码,但同样面对推荐错误形成骚扰、无法挖掘最大价值的困境。巧达科技则将公海里的号码举行关系影响建模,再将课程学员号码举行产品特性建模,最后举行匹配计算,得出潜在客户的分级标记,得出最适合每一位客户的前几位课程。
+ l1 _3 \3 }; Q自诩“合法得到”数据,法律专家称站不住脚
) T4 h# _- C# a4 [( y
3 e. l) y' o/ m5 J' \! y
]4 g7 n) Z3 Z" f8 k1 N
3 M! c3 ?" A# H3 e* i; o5 \6 C; C9 S在这份BP中,单独有5页讲述业务合规性。巧达科技称,数据获取于3个途径:% A V. d8 Q- U1 R$ F
1,自有雇用网站。巧达科技自称合法取得,求职者用户直接授权,包罗简历中敏感数据和非敏感数据。, l/ \/ t9 h4 |& _* e$ Q+ {/ [- D
2,雇用工具产品。巧达科技自称合法取得,HR/猎头用户授权,包罗简历中敏感数据和非敏感数据。
8 D2 {7 f% ]: E& _3,第三方数据源。巧达科技自称合法取得,互助方授权,包罗用户ID组合,通讯录,行为标签和偏好画像。
- U9 H. t" G9 i9 x) J得到数据后,巧达科技将简历中敏感数据、用户ID组合、通讯录举行MD5脱敏,以及简历中非敏感数据、行为标签、偏好画像,一并放入数据库中。数据通过建模计算,结合用户的认知引擎,最后提供给客户。8 Z! y9 A% _6 E, B6 [4 y& o

( g+ c, v; h+ }, X9 o6 M3 a' ^6 f2 L! P
. ]% E( _2 O, F3 o D% W法律专家、上海版权协会监事林华认为,巧达科技声称的“合法性”在事实和法律上来说都是站不住脚的。“合法”的条件是要有当事人的授权,纵然巧达是通过自有雇用入口获取用户简历,利用用户信息也必须限于用户投简历的目的范围之内。凌驾为用户直接推荐工作机会之外的都是违背用户意愿,属于擅自利用用户信息并大概侵犯隐私 。
1 [" W z* D4 m% B/ F! F; @, b9 A4 q' G假如巧达是从第三方获取用户数据,第三方自己不但需要合法得到用户数据而且需要取得用户对转售简历的许可,这两个条件缺乏其一都不合法,从而导致购买和再利用数据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0 z, `5 S% ]: e
纵然巧达以合法方式取得用户简历信息,对简历的利用也应是另一个独立行为。假如对汇总的用户信息经过数据脱敏,使信息不再和详细自然人而是和特定群体挂钩,即只在统计学意义上利用不包含个人身份的用户大数据,法学上根本认同这种利用方式不涉及隐私权。2 E3 B7 E, }$ z: @1 ~
但巧达科技对用户简历的利用应当不止于此,巧达科技提供的多项服务都指向用户个人,并且涉及在没有用户授权环境下对外许可,很大概涉及侵犯隐私。
/ Q3 [- h5 e1 Z& d% L* E2 l此前已有贩卖简历被控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先例。2017年,在求职网站智联雇用工作的员工先后私自出售15万份个人简历信息给“猎头”余秋云,每份简历信息售价2-2.5元,余秋云再将信息加价卖给他人。上述员工被抓获,公诉方控诉三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6 ~/ U& B$ j, y* L, D, R! Q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做数据生意的公司都很“低调”,属于“闷声发大财”,巧达科技也不例外。据他介绍,巧达科技为HR或猎头提供简历管理工具,并引导他们主动上传自己手中的简历以免费换取其他简历,巧达科技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简历数据。
: [- @$ I" R7 u; L, v, Z7 R8 i“数据交易行业里,简历数据属于比较贵的数据。”该行业人士推测,巧达科技很大概拿动手中免费得来的简历数据和拥有其他类型数据的数据公司举行了交换,从而拿到了通讯录数据、消费数据等等其他数据。
: f4 t2 H% L. c# I多位行业人士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数据行业的“水很深”,个人隐私被用来非法牟利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此类事件,燃财经将持续关注。! T) O- i& M+ p/ v
' |9 x. {; s1 M4 ?$ U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72878419782402563/
4 Q- T; V, ]) h+ S$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