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72|回复: 0

不喜欢摘下 AirPods 的人就是没礼貌吗?

[复制链接]

27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4-26 08: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苹果新产品从来不缺关注度,由此引发的各种恶搞和吐槽更是不会缺席,在 AirPods 上,这个现象尤其突出。- f* D/ k6 ?  m! t  }: R% D- R
但发布两年多后,AirPods 的搜索热度依然在持续增长。即使在苹果产品中,这样的现象也很反常。比如 iPad 发布后,它的搜索量持续飙升,但之后一两年就迅速回落,如今 iPad 的搜索量较历史峰值已经相去甚远。& `+ d0 k1 a7 j$ c0 i  Z
▲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搜索热度对比. 图片来自:Above Avalon3 x% ^9 T) w5 |2 E0 h: [
持续的关注说明大家对 AirPods 早已不再是调侃和恶搞的态度,一项调查显示,AirPods 已经是苹果用户满意度最高的产品,甚至超过了 iPhone。7 h- {2 H/ h, s  t4 h! i1 B
AirPods 的「口碑式走红」让它逐渐有了规模不小的粉丝群,很多人在不知觉不觉中养成了一个新习惯:一整天都带着 AirPods 从不摘下,即使耳机里没有任何声音。但对 AirPods 佩戴者身边的人来说,这个习惯却经常会让人困扰。0 I4 ^6 D. @0 ~# v* Q" l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AirPods 不亚于「蓝牙耳机中的 iPhone」。  |6 S, K1 h: d- B+ c
过去,蓝牙耳机是一种功能性的硬件,当开车、跑步、打架(早期好莱坞电影里身材精瘦、双眼炯炯有神的亚裔保镖,总是标配一只蓝牙耳机)时,没有线的束缚,确实能方便很多。
  v0 V) ~$ g; q▲ 通常会是这样的造型. 图片来自:DHgate.com. A4 O0 a: G% r
但为了方便,蓝牙耳机有很多妥协之处。因为蓝牙协议的限制,蓝牙耳机在抗干扰、延迟和传输上有先天的弊病。有需要的消费者知道无法苛求它的音质、佩戴舒适性,这也让蓝牙耳机很难在大众中流行。
; [# Y+ Z: R5 w  ~$ c$ J  @# ]AirPods 就是一个重新定义蓝牙耳机的产品,爱范儿曾经报道过,苹果基于原有的蓝牙连接协议,建立了一套多重链路和窥探机制,不同于传统蓝牙耳机主、副耳机「中继」的模式,AirPods 的两个耳机都会主动发送并确认信息,巧妙解决了音源信息同步的问题。' e  u: Z: p/ P
苹果甚至为 AirPods 专门研发了一枚芯片,加上苹果的封闭式生态,AirPods 的连接简便性、稳定性和低延迟都大幅领先于绝大部分市售产品。
5 \  ?/ [# R% {  h; x2 Q打开耳机盒,靠近 iPhone / Mac,直接弹出动画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连接;不同设备间的切换可以一键完成;拿下一只耳机音乐自动暂停的设定,都让人再一次感受到了苹果式产品的魅力:在它面市后,过去的习以为常都变得再难忍受。
7 A: w; k. P: h9 t0 d1 U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AirPods 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今年初甚至有一群加拿大的中二青年办了一场 AirPods 用户聚会,目的是「展示大家对 AirPods 的集体热爱」,以及让那些没有 AirPods 的用户知道:「你们很穷。」# e1 U7 ^, s  v/ y1 t+ g# n) H
▲「用 AirPods 的朋友这样看我」8 a7 e" Z. O3 {5 [1 a( x
AirPods 的良好体验也带来了一个新的使用习惯:即使没有听歌,很多人也会一整天都带着 AirPods,甚至有时候会忘了摘下来。8 \3 T& C+ }0 _9 E
这就对周围的人造成了困扰:他在听歌吗?还是只是挂着?他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还是说他根本不想跟我说话?
" o$ p$ U. Q( x* W《华尔街日报》在去年注意到,星巴克的咖啡师经常会很反感带着 AirPods 点单的顾客,他们会认为后者非常没有礼貌,「他们甚至会把写着名字的咖啡搞混,如果不是因为带着耳机,他们肯定不会搞错。」
( t: e4 A% \3 O  t理发师同样有这样的困扰。虽然我们会调侃「Tony 老师」不厌其烦地催人办卡,但理发师和一些相熟的顾客会把理发店看做聊天和吐槽生活的地方,「全程带着耳机就像是『不要跟我说话』的信号,这其实挺奇怪的。」
+ h5 [: G7 E8 U0 J0 h很多服务人员有相似的体会,甚至有人对此反应非常强烈,「我觉得这代表了那些人对服务人员的态度,(一直带着耳机)让我感觉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把服务者当做平等的人。」
1 F& P7 P& X/ a$ s9 i其实,这样的现象也延伸到了工作和生活中。有人会在办公室里一整天都带着 AirPods,就像一个封闭自己的信号;甚至有人会在非正式的会议上带着 AirPods,即使他们并没有听音乐,也会让主讲者有不被尊重的感觉。
  {2 V0 c; v3 @5 e5 n  o在社交网站 Twitter 上,不止一位「段子手」编段子嘲讽了这种行为:
- J; R2 D+ q$ P8 a- k/ d. ~▲「啪啪啪时带上 AirPods,这样你们在过程中也能各自听自己的音乐」5 `6 K% r1 O4 O+ k( T
所以,当一个人特意为你摘下 AirPods 时,请心怀感激,这是当代社会的高级礼仪。- m4 n1 H; e7 {9 o
「在吗?」含义的变迁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 q& a. |( z5 p" _) d' u6 N0 O- |在 PC 时代,需要确认双方同时在场才能开启一段网上聊天,「在吗?」是一句确认,很多时候它又不只是确认:它可能是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场悲伤绝望后的救命稻草,一次欣喜若狂后的故作镇定。% A- `; L- e" |2 b
不过,年轻的网络原住民已经无法体会到它曾经的含义了。即时聊天应用的离线留言功能是对「在吗?」的一次洗礼,智能手机普及后,随时在线的状态更将这个词的含义消解殆尽,甚至让它变成了另一种含义。& _, _. A# t, {* E% Z
「在吗?」变成了一种过时的聊天方式,它甚至会给人造成压力,因为它通常意味着要开启一段正式的对话,有时候对话发起人又会提一个并不简单的需求。
3 i4 |2 }, r: s- j. t6 S$ z4 a$ ?所以,90 后的新社交礼仪就变成了「有事直接说,别问在吗?」把压力留给自己,让对方默默评估需求之后再决定「在」还是「不在」。3 S% `# F6 P2 t& S+ O
AirPods 新礼仪是个类似的例子,不同之处在于拥有 AirPods 的用户还只有千万级别,在社会大样本中这还只是一个小群体。这就意味着 AirPods 用户需要向当下的社会礼仪屈服:在表达尊重时,摘下 AirPods。
- i8 _. ?5 M% E, b$ K. O不过,不难想象,如果 AirPods 的用户量超过亿级甚至更多,尊重对方意愿,不用言语或目光逼对方摘下 AirPods 很可能会成为新的社交礼仪。
2 h/ ^  p2 K/ u) D0 m说到底,这是新事物普及过程中给社会习惯带来的改变,一些被冒犯的场景很可能只是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不同的人群间的误解。对于傲娇敏感的当代青年来说,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其实才是更高级别的礼仪。+ t) d6 o' x8 p& n+ [

0 f/ A9 n) L$ ]/ v. E% M& z( Y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pyiShl
3 s$ Z6 b( q5 x% D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04:38 , Processed in 0.0360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