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魅族最近又到了风口浪尖。3 J8 |" z t e( e
根据天眼查5月2日信息,国资背景的珠海虹新动能古钱投资基金进入了魅族,占比50.92%。CMO兼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楠则被移出了主要人员名单。$ x: S- e- o- I
魅族随后做出回应称,珠海基金“根据协议约定,其拥有一席董事席位。魅族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黄章,管理层团结稳定。”李楠则回应称自己目前仍在魅族,只是没有担任董事一职。
3 ~" [, Z5 M5 ~' q1 F; ^! l3 G
\; v" C. i% N0 m' q! y# b+ C ~“子弹财经”获取了一份4月22日签署的公司章程,目前黄章仍然是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49.08%,阿里旗下的魅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占了27.2319%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虹华新动能的持股比例仅为2.0891%。6 \5 C/ a, Y7 j' A. s3 r0 m+ [
企查查工商信息
0 i* _; p$ K/ s0 [, o# K% q, k“珠海投资委觉得企业也不错,只是现在有困难需要帮忙,就联合珠海的龙头企业攒资金投入,给魅族更多时间,熬过这个时期。但结构没变,就是黄章和阿里拿了一点股份出来。”一位魅族离职中层告诉36氪。- t" S' m# {4 i: q/ Z
而黄章本人则在魅族论坛表示:“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想做大股东,太累。”0 _5 D* P( `- w. b# f# w: J/ X+ L
魅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对内机海战术的失败和管理层的飘摇不定让公司元气大伤,对外则面临智能机红利消退后,厂商们在存量市场杀红了眼,魅族却难有招架之力。1 X4 j4 g0 i" o3 \: x4 f
国资委伸出援手,让魅族有了喘息的空间。然而,根据“子弹财经”获取的一份协议,投资人们留给魅族IPO的最后期限,是2025年的6月,如果不能上市,他们可能转移股份,黄章会失去控制权。7 N2 \+ j6 d, \+ c
成立十多年,魅族曾经有过很好的机会,然而产品策略朝令夕改,错过了不少风口和机遇,最终走向了边缘。不管是巅峰时期还是如今的落魄,魅族始终没能成为一家管理有序的大公司。
3 D E0 T8 f* u" D2 {0 [) M# R0 b虽然有多笔融资注入,但魅族本质上还是一家家族企业,黄章本人决定了公司的方向。
r# e3 e ~+ c2014年前,魅族没有引入外来资本,纯粹是“黄”字号。黄章本人表面上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主要的权责下放到了“三剑客”杨颜、白永祥和李楠手中,2013年前白永祥都担任魅族CEO。
" j3 D/ f5 ^* _4 l5 \ o根据上述相关人士对36氪透露,黄章没有放松过对魅族的控制。那时白永祥虽然是公司的实际业务操盘者,但实际上制定战略和公司方向的还是黄章。作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他也握有关键的人事权。5 e' C+ M6 [. q* R( l4 L
黄章在魅族最艰难的时候,曾经起到过力挽狂澜的作用。2013年,魅族的手机出货量只有440万台,完全无法和小米和荣耀抗衡。在三剑客的力邀之下,2014年,隐居幕后的黄章短暂出山,引入了阿里5.9亿美元投资,确定机海战术,推出低端产品线“魅蓝”,并且放弃阶段性的利润力争市场占有率。
! c) T$ C2 H" w0 t这些做法主要聚焦点是“销量”,短暂地给魅族打入了一剂强心针。魅族的出货量在2015年就激增了350%,达到2000万台。此后,黄章又一次离开了一线,主要通过经营决策会议来参与战略制定。$ U' | e5 e, I7 L
但这无疑是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一年中十多款产品发布,让魅族产品线走向混乱。缺乏高端旗舰品牌撑起整个品牌,MX旗舰系列越来越平庸乏味,低端魅蓝系列又陷于荣耀和小米的夹击中,难以突围。最终导致魅族在高中低三个层面都被其他厂商全面挤压。而且,虽然销量爬升,代价却是数亿元的亏损。
; d0 Z# j. W. K3 A6 d( }内外交困之中,黄章2017年再次回归。这一次,掀起的是更大的波涛,却没能让魅族柳暗花明。
6 T) U7 U4 r+ W黄章的确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但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v) M& p3 O$ z( {7 s* w4 \
架构调整和动荡,侧面反映出公司内部的混乱。整整两年,魅族的精力似乎都花在了内耗上。
6 B) ]; I7 R) K0 O$ ]5 m! N# C; M ~黄章二次回归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做人士调整,把权力都收归到了自己手中。2017年3月开始,魅族员工数从最高峰的近 4500 人,最终下降到了 3700 人,减少了约 18%。' {( W/ U% O. ^2 l5 X4 C/ Q
黄章对架构也动了大刀子,把魅族一分三,分为魅族事业部、魅蓝事业部和Flyme事业部。“三剑客”中,原本负责营销的李楠被调配到逐渐边缘化的“魅蓝”,杨颜负责Flyme,白永祥则是COO兼任总裁,和黄章一同管理三大事业部。半年后, CFO戚为民开始和白永祥“一起协助”黄章,这也证明白永祥的权力被分散。1 U5 I) C6 h/ I0 r# I' b `
除了元老们的变动,更关键的是,黄章亲自拍板,引入了华为终端的前CMO杨拓负责营销,担任副总裁位置。据上述人士分析,其目的之一可能就是“制衡白和李楠等一批人”。
3 ] P7 Q7 u/ ?杨拓曾经在华为打造出了“爵士人生、似水流年”等一系列营销案例,自带光环。但更重要的是,杨拓知道自己的“本分”。一位曾在杨柘手下工作的魅族员工曾经告诉36氪:“黄章一直觉得魅族是自己的公司,希望自己是魅族的中心,杨柘满足了黄章的心理需求。”
9 R, @; J2 r8 C- {2 x4 N0 x职业经理人们入驻的一年中,魅族没有激动人心的产品,倒是斗争不断。2 h; a: m, \5 A& F& M, p% f+ a( z
独立运营了不过一年后,魅族事业部和魅蓝事业部合并,李楠成了CSO,白永祥则从管理层“消失”,戚为民兼任COO。
- g* @; D' J* Z至于空降兵杨拓,他在华为“君子如兰”式老派的营销风格,到了“青年良品”的魅族的确显得格格不入,也没有一炮而红的案例出炉,几款新机销量都不见起色。2018年4月,魅族前总监张佳在微博上公开质疑杨拓,而后被开除,此后事情愈演愈烈,6月杨拓和李楠的职位对调,李楠重回CMO岗位,杨拓则成了CSO(首席战略官)。; h2 r) d q& A; W
到了2018年末,杨颜也宣布离开魅族。失去了核心高管后,魅族的未来也陷入了迷雾之中。
1 L) z1 |7 \: m9 O4 Q. e( z5 O实际上,魅族的颓势在2013年就已经显现出来。魅族早年虽然积累下了一批忠诚用户,但在小米崛起时,魅族却没有把握机会更新换代,甚至最顶级的旗舰机也用的是联发科芯片。早年代表优雅和格调的魅族,最后沦为了小米的跟随者。而当手机厂商们都开始重视外观时,魅族在设计上那些许优势也就消磨殆尽了。+ I# [; K4 @: V. w) t4 y1 i# r
错过了时机,黄章和频频换血的高管们也没能在逆势找到解药,魅族正在持续滑落。根据IDC 2018年的数据,魅族手机销量下滑了79%,只有405万台,市场份额只有1%。
. D# D" v% S) k$ f% z- g虽然暂时有了国资注入的“缓兵之计”,但魅族看上去大势已去。黄章重新掌舵的两年,当手机市场已经刀剑白刃厮杀时,魅族越来越偏安一隅,6年后,它还能兑现给投资人的承诺吗?* }% e/ u: H7 H: t. ~
: ^2 ^; s, k- b: e; Q, ]! N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vAIJsU
% f4 {4 a a% p8 t2 f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