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回复: 0

喜迎二十大丨西藏:倾力描绘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

[复制链接]

1611

主题

740

回帖

666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63
发表于 2022-10-7 2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原标题:喜迎二十大丨西藏:倾力描绘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                    
* f( a8 i' v; b* z- d% ?4 j# u                                        新华社拉萨10月5日电 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西藏:倾力描绘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4 j$ f( [& H: G2 {) r8 X

; ~0 E# Z7 {8 N: n新华社记者沈虹冰、曹健、范帆) K& R" J; N& K6 u. s6 G
林芝市生态优美、风景旖旎,素享“西藏江南”美誉。由市中心出发,驱车沿318国道往东南方向行驶十几分钟,就来到了嘎拉村,西藏“桃花第一村”。
2 L' `+ C8 W( E+ O; D4 L/ U0 @/ }, f" h4 K+ m+ ]
这是林芝市嘎拉村景色(2022年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0 n/ ]1 R6 m0 J& w1 {2 ~
村口路边墙壁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色大字十分醒目。再往里走,道路平坦整洁,四处花红叶绿。蓝天白云下,一栋栋藏式民居掩映于苍翠群山间,漫山遍野的野生桃林令人心旷神怡。: d/ K8 p5 z2 H0 K8 n* K
“我们村周边野生桃林有几百亩,树龄最长的有600多年。每年三四月间桃花一开,景色‘呀咕嘟’(藏语,意思是很好)。”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说,早年间,盛开的美丽桃花没能给当地人带来红火的日子。当时,村民们砍倒桃林当柴火烧,美好生态和致富前景都成了灶膛里的灰烬。
8 J% h8 |+ O  Q8 \3 e) E" S) c& I# X8 x4 P. M4 _
游客在林芝市嘎拉村观赏盛开的桃花(2021年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 G3 H* ^/ Y3 g4 ?9 L“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2021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为当地的发展指明了道路。9 P# ~5 T8 s- {/ F% w. d. d0 L9 \0 W0 I% M
换了发展思路的嘎拉村,已经换了模样。一年一度的“桃花节”让村子声名远播,天南海北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8 i: J) Y: b# D/ K
6 l8 m; r, u+ u
这是在林芝市嘎拉村拍摄的春日景色(2022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颍 摄
. G% J; R& {1 N! @1 x6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今年‘桃花节’的时候,村口还是停满了各种旅游车辆,游客争相在桃林中拍照,到村里购物吃饭,整个村子到处是欢声笑语。”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今年‘桃花节’期间,嘎拉村累计接待游客3万多人,实现旅游收入100余万元,村民户均可分红3万余元。”
% p" f$ w6 t# l/ o秋冬季是村子的旅游淡季,村民次央却正为准备自家民宿开张忙活得热火朝天。“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得抓紧时间把自家民宿办起来。”次央乐呵呵地说,她给自家的16个房间都配备了热水器、电视等设备,就等明年“桃花节”开门迎客。“我相信,明年的游客肯定会更多。”4 \  v. L3 V; J0 q1 A
" P. V, n8 k' l+ l4 U  J9 ~
林芝市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左一)一家在家门口合影(2022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5 N- _  l! S7 y9 `, f1 E# m+ V* ]
沿着青石板路走不多远,就是位于村庄中心的团结广场,一座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引人驻足。
" f% ?. I9 p- `- @7 W- S- ?0 y这座今年三月新建成的展览馆以“团结颂”为主题,馆内展出的老照片、旧报纸、老物件、电子立体沙盘等,无不在向观众生动讲述着嘎拉村变美变富的历程。
! ~# v8 x9 e& C' N1 |1 w展柜中的一只大螺号十分醒目。讲解员林芝市巴宜区委组织部干部黄海芬介绍说,这只大螺号曾是村里唯一的公共通讯工具,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召集干部、通知群众还只能靠它。如今村里有了“绿色银行”、旅游分红等项目,收入增长渠道多、居住环境改善大,也早就用上了各种现代化通讯工具。
1 D/ [- ?  s8 T, g# q( i: i8 l* S" `5 v7 r/ t  R0 R: K
这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藏羚羊(2022年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 o5 g2 P$ G/ q" S" h6 M" M“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大家看看馆里的老物件,抚今追昔,心里更清楚跟着党走幸福长的道理,未来的干劲就更足了。”黄海芬说。
& J) `6 W; j9 }! K9 [. D! P" s4 M+ N- ^
这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藏羚羊(2022年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2 E. |0 O( r6 R: ~& I0 g
走到村外,东边不远处的一片田地旁,几位村民正在俯身施肥。地里是刚刚种下的观赏用油菜花,不少幼苗已经开始冒出新芽。! N  z7 `& R, r* z

! y/ ]3 }  V, R/ H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员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动物(2018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5 ^3 a) m9 g% r$ P9 l: ]3 I9 Z+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一定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生态财富,擦亮桃花旅游这块‘金字招牌’,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嘎拉村开得更加绚烂。”边巴踌躇满志。
) _! H2 r5 K* x* s) t从藏南谷地到千里之外的藏北草原,雪域高原正绘就一幅多彩的生态画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随处可见。
, R+ p+ \  u- H" Q1 z. L  S
* D2 @( r. ]! a6 ]! t这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彩虹之下的藏野驴(2021年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 ?7 p& I& \9 x: c4 L. |( G广袤的羌塘草原上,一群藏羚羊时而在草地上漫步吃草,时而排队前行,不久后它们终于翻过山脊线,消失在视野当中。6 t* V9 R, m4 V% L! e0 A
“前面又有一群藏羚羊!不要惊吓到它们。”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布管理站野保员次仁旦增和同伴正骑着摩托车巡查,他们停下车,迅速记录下羊群出现的时间、地点等信息。2 ?$ W" w8 k. W
- M& R$ K+ I! j6 q- {
这是雅鲁藏布江山南段公路两旁的绿色长廊(2021年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s# e$ k* f- T0 W/ @0 i
“能看到藏羚羊家族不断扩大,看到藏野驴群撒欢奔跑,就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我们会全力守护好这一方净土,保护好祖国的雪域高原。”次仁旦增说。8 Y& s& k+ P" b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当地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建设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当前,西藏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生物、边贸物流、高新数字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 [4 G, U3 P0 h5 d4 D" D- ^# M* O: d)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8 15:23 , Processed in 0.0379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