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激情澎湃,文旅、餐饮消费回暖,主旋律电影点燃国庆档,各地落实属地防疫政策井然有序……即将结束的这个国庆假期,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怀与百姓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z# P m) [, q1 Y# }* j& l
73周年国庆:处处是“中国红”,“喜迎二十大”氛围浓厚
( d4 X) ]7 a. Q, \10月1日清晨,21.8万名市民和游客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3周年华诞。, f) ]3 X y/ Q# H( n$ |: L4 g
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走过金水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现场观众嘹亮地齐唱国歌。“生日快乐”“我爱你祖国”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 i6 `8 {2 [6 E6 w- p. ~各地推出丰富多样的国庆活动,彰显群众的爱国情怀与“奋进新时代”的期盼。: [ e0 P+ p/ h" a) ?
这个假期,“中国红”成为绝对主打色。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乘组向国旗敬礼;香港的大街小巷披上“中国红”;孩子们聆听红色故事、老人们唱起祖国赞歌,还有人在家宴中用红彤彤的石榴籽拼出“锦绣山河”……( D, g! I1 B4 B: _, y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各地推出的打卡红色地标、探访红色旧址、缅怀革命先烈等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备受欢迎。国庆假期,年轻人参与红色旅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
. z+ Q$ j( q2 L: f
1 E8 F- A/ L3 W$ J" ^5 o
3 U9 A# `2 e# V2 r10月6日拍摄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室外展区。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 l K5 [9 N+ u- a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掀起参观热潮。“山河远阔、国泰民安!”在留言簿上,观众们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祝福、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赞叹。
# V% J, [& e7 ^$ p& x出游:本地游、周边游是首选,“云旅游”增长态势明显8 I' |% K8 F' n/ D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
M9 \% {5 A" H5 h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5554.11万人次,日均发送3650.6万人次。今年国庆假期省内中短途出行占比较大,小客车自驾游、周边游比例相对较高。
$ S/ I: b+ X9 I7 J7 k9 H. b6 l& q5 I
1 S- u3 s* D# L, E+ z" O: F6 c# m* h
这是10月2日拍摄的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景。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 F, P+ S3 ]/ L. I
受疫情影响,本地游、周边游仍是广大居民出行首选。
* F* ]9 z9 \( ^$ L" B$ r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别达23.8%、22.6%和16.8%。北京、山东、沈阳等家门口城市公园,多地举办的后备箱集市,为游客带来颇具烟火气的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体验。$ ^! A3 V Z& ?3 k! v5 u
值得关注的是,城市户外产业快速发展,露营、骑行、飞盘、徒步等消费不断“破圈”,从小众走向大众。飞猪平台上,国庆露营订单量较节前增长1.3倍,“露营+骑行”“露营+自然写生”“露营+昆虫探秘”等个性化玩法受到青睐。
' y8 f9 j: P: V- j! z" {9 x$ n此外,“云展演”“云旅游”丰富了文旅体验形式。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推出的线上活动,有效降低了人群聚集,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文旅惠民的覆盖面。
$ r3 Q5 b g- } b: a& h消费:餐饮业回暖,本地消费活力涌动; I! v7 @9 T- ]% m9 C
“金九银十”是传统消费旺季,“十一”假期更是居民消费的高峰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说,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商务部持续推进“2022国际消费季”活动,各地也结合本地特色,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2 ?' z. Z7 s. w! A1 O* x
国庆期间,多地餐饮店重现排队长龙。不断刷新的叫号提示,成为餐饮消费回暖的缩影。
" w5 c0 f1 P& ]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5天,到店餐饮订单量较“五一”假期增长47%。本地优质供给助推餐饮消费持续升温,大众点评必吃榜的订单量增长119%。; J& L0 X$ J5 S( T& {6 s
就地过节带动很多市民重回商场消费。不少大型购物中心打造集购物、沉浸式体验、特色展览、亲子玩乐等为一体的商业模式,一站式满足消费者“逛、吃、买”的各类需求。数据显示,武汉光谷、南京新街口、广州长隆、深圳龙华、北京望京等热门商圈人气回升,成为引领假期本地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 I+ s; e, h, T% _ g1 ]" G* g, B0 A9 _7 c' {5 E: J
' g2 ?6 f5 J9 a# ^ 10月3日晚拍摄的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街景。新华社发(周义 摄)
1 k& [ G5 }- r) m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夜间文化活动和旅游消费明显活跃,第一批120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3995.6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客流量4.76万人次。0 _' U+ C+ J; F* O$ Q8 K9 i% n) G
6日,美团发布的2022年“十一”消费数据显示,本地消费占比77.4%,成为激发假日经济新动能的“主引擎”。长假期间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相比“五一”假期增长34%,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 v" }. v; o% n$ a. {* E
文化:主旋律电影挑大梁,演出市场火热. z4 I1 i K3 S6 ^+ A! \ v; U
今年国庆档共定档7部新片,其中主旋律电影挑起大梁,包括讲述中国撤侨故事的《万里归途》、向新中国钢铁工业开拓者致敬的《钢铁意志》,以及讲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的《平凡英雄》等。
0 T! V n5 g; o4 W. w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9时44分,2022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7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4亿元。其中,《万里归途》的表现尤为亮眼,“万里归途票房逆跌”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8 A+ K' j* e2 e国庆假期,群众活动和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北京举办1348场群众文化活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准备了220台1222场文艺演出;在上海,舞剧、话剧、国潮音乐会、皮影戏、京剧等系列演出,以独具韵味的东方审美,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3 T0 V) h5 q: K# v K9 ?
受线上脱口秀节目带动,脱口秀线下演出市场也更为火热。相关平台数据显示,脱口秀相关订单量相比“五一”假期上涨505%。- x" }, L' v& K6 |0 e8 U; W/ O
同时,也有不少人选择以阅读充实假期,图书等精神消费产品受到欢迎。相关平台数据显示,经典动漫、收藏鉴赏、军事文学、历史小说、法律普及、战略管理、史家名著及经典传记等方向读物最受欢迎,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达到100%至500%。(记者舒静、王雨萧、樊曦、叶昊鸣、徐壮、王琦)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