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q4 {9 O* \9 e
( o$ e% |# G' H9 m2 K. S$ Y* n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落成(资料图)3 C2 \/ c6 y! q
文 / 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惠仲宣( k2 j8 ]+ y: b
2023 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作为广东 " 万亿工业俱乐部 " 之一的惠州,在今年 1 月 7 日的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惠州提出要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加快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的 "2+1" 现代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日前,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亿纬锂能 "),近距离感受惠州制造业是如何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贡献惠州力量的。
3 r8 R7 w' x x }% g' v% t+ y* {拥有国家专利 5870 余项
6 V! [: H! U: Z+ @: G9 u. \, u在亿纬锂能产品展示区,琳琅满目的电池产品和获奖证书整齐地摆放着。现场,亿纬锂能动力电池研究院副院长黄河介绍了该公司正在研发测试的新产品—— 46 大圆柱。"46 大圆柱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具有三大特点,经济性,制造成本更低;安全性,从寿命开始到结束保证尺寸始终如一;能量密度更高。" 黄河介绍,以去年 12 月 15 日发布的新一代大圆柱电池为例,能量密度达到 350Wh/kg,能够实现 9min 超快充及 500-1000km 续航,其生产周期小于 7 天,制造效率提升 30%,制造成本降低 50%。" 现已完成 B 样设计,也投入了一条中试线,每天产 6000 个电池。"# R( V+ J7 L3 h" `$ a" r. @% B$ d6 s
作为全球锂电池头部企业,亿纬锂能整体研发团队规模和实力在行业内屈指可数。截至去年 12 月 31 日,亿纬锂能及其子公司共拥有国家专利 5870 余项,其中 4 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 " 中国专利优秀奖 ",两次荣获 "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一次荣获中国轻工联 " 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
* c8 ?) [; z2 P+ G: h投资 20 多亿建研发中心# D$ U, \) r; B
为进一步提升研发力量,2022 年底,投资 20 多亿元的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落成,设有动力电池研究院、电池系统研究院等五大研究院,以及电性能测试中心、安全测试中心、研发实验室等,可覆盖圆柱电池、方形电池、模组、BMS、储能系统等产品的精密检测和分析。
( ? x6 ~: C, b: L) T4 Q" 目标在 2023 年底,构建一个围绕电化学能源体系的全面研发机构。" 黄河介绍,相比以往,该总部研发中心投用后,大大提升了公司产品、材料的检测验证能力,可以让产品研发工作更精准、更高效、更细致。落成仅一个多月时间,上述 46 大圆柱的研发工作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
" X7 n3 h2 O" [& A3 v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的落成使用,是惠州打造 "2+1" 产业集群,建设广东高质量增长极中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惠州积极培育打造了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集聚资源要素,推动大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2 年,惠州在 " 制造业 " 蓝图上已绘就了灿烂的一笔:前 11 个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一万亿元。& X3 F0 k8 W' h9 P: x$ r
研发人员过半硕士博士
; V- P" n3 ^8 L( C8 ?" x% k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关键在于抓人才,截至去年 12 月 31 日,亿纬锂能员工总人数 30000 余人,其中研发人员有 3100 人,硕博占比超过 50%。
9 W) D# \( {6 g0 c, F( K- Q在人才培养上,亿纬锂能有着自己的一套法子。亿纬锂能组织发展中心总监张清刚介绍,公司拥有销售、研发、制造和职能四大职族,共有 1700 余类岗位可供员工选择,而每类职族,都拥有专业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双通道,员工可根据自身能力和理想进行选择。
; B# {1 h6 K4 @9 F1 Y% V9 \: |9 h同时,亿纬锂能成立了企业研修院,着重分类培养当前各类紧缺人才,包括总经理、厂长、项目经理、高级技师、储备干部等,打造学习型企业,致力培养一流人才。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