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o瀑布屏新机
2 N9 \5 N# I: q' \! g$ E" v: b3 a" V& R) m1 m: N
钛媒体注:近两三年,各大手机厂商争相加入了全面屏竞赛,从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异形屏,到滑盖、升降全面屏等机械传动结构,核心思路始终是减少前置摄像头的占比面积,并让位于屏幕。
( B; D2 W. c! t4 O( t2 P/ m+ s今年二季度以来,继刘海屏、水滴屏、升降屏之后,屏下摄像头之风又开始掀起。0 j0 M$ X; \! k; w1 V K, z
7月29日,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发布了最新的“瀑布屏”新机照,并与此前发布的OPPO Find X进行了对比。从对比图来看,此次新机的全屏占有率几乎达到100%;与此同时,该曲面屏手机的两侧的屏幕弯曲度达到了将近90°,即所谓“瀑布屏”。
; s6 b% R/ `9 B' Z) m! W6月3日,OPPO在微博上就晒出了最新研发的屏下摄像头,并表示去年6月已经申请了屏下摄像头相关专利,包括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等。
% m# B$ t, |# ~, }& Y/ l同日,小米林斌也在网上公布了小米的屏下摄像头手机实操视频,并表示该视频摄于此前1个月。从林斌发的视频来看,小米的屏下摄像头手机在使用前置摄像头时,手机前额会生成一片黑色区域,来掩盖摄像头的工作区;而不在自拍模式下时,则一切如常,几乎看不出前置摄像头在屏幕上的痕迹。
3 U" \" h' ^" u) K$ |$ P& z$ z0 n此后,在6月26日的MWC2019上,OPPO率先甩出自家的屏下摄像头工程机。据称,“透视全景屏”通过整合前置摄像头与屏幕的方式,实现摄像头在屏下“隐形”,能兼顾内容显示与拍照、面部解锁、视频通话等功能。 \* {! ^+ ?& @& R. w4 J O" `
7月25日,根据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网站显示,一款型号为V1922A的新vivo手机已通过3C认证,这部手机也被业界认为将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
# p( p) m% e& Z% r2 Z除了以上厂商外,近日,有外媒也曝光了华为的屏下摄像头专利。华为在隐藏或利用屏下摄像头区域至少有6个解决方案。专利中显示的摄像头位置是在屏幕的左上角,在正常情况下,该区域可以显示通知图标、免提状态下的电话浮窗等信息,而在启动前置摄像头之后,借助先进的薄膜、玻璃以及OLED自发光等特性,摄像头便可以透过屏幕直接成像。6 I" b; T4 ~0 t% q% X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如今屏下摄像头的技术采用的还是光电式屏下指纹的老技术。. B$ ~5 ?- Q, U6 A, X) a0 u
简单来说,光电式屏下指纹就是在屏幕里塞了一个小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当手指按到屏幕上时,屏幕发出的光打到指纹上,镜头再拍下指纹反射回来的光,通过算法对比完成指纹识别。0 X1 ?) k1 E$ x# Q! `
早在去年10 月份,三星就在Samsung OLED Forum( 三星OLED 论坛)上,公布了各种屏下传感器的解决方案。然而,新技术在成熟度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因此,三星在今年2月发布会还是推出了打孔屏和折叠屏的组合,没有贸然上新这项技术。5 S+ |) j* L" n8 E2 C
" ?$ {, D. R% u1 f
据北京交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教授徐征指出,屏下摄像头技术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屏幕透光率问题。( `) X" n9 v$ q& [! d6 m# s {
受限于屏幕材料和里面的黑白摄像头,在传统工艺下,OLED屏只能达到40% 左右的透光率,这对于成像质量来说显然不够。不过,至少从小米透露出来的屏下摄像头方案来看,如今的全面屏手机已经在OLED 面板上做到了屏幕阴极、阳极的透明化处理。换言之,如今的屏下摄像头比此前的光电屏下指纹有了一定的技术提升。( E% h' b- i, M& ^2 v9 b
无论是在屏上还是在屏下,屏下摄像头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拍照的“本职工作”。总得来说,比起非屏下摄像头,目前的隐藏摄像头的拍摄技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OPPO沈义人此前在微博也表示,“现阶段屏下摄像头很难做到和非屏下一样的效果,光学素质肯定会有一定损失。”
; ^7 |) `4 c1 l: h; M' L$ j对此,OPPO产品经理乔家栋曾表示,为了尽可能实现摄像头部分的面板“透明化”,屏幕像素结构需要有针对性的重新构造、设计。具体而言,是针对前置摄像头上方显示区域的RGB像素排列进行重新设计,以使这一区域的透光率更高。$ M" I& a) d1 F$ P, |3 `
随着屏下透光技术不断攻坚,未来,全面屏除了颜值突破之外,应该也会实现技术上的过硬;屏下摄像头或会真正成为手机创新和用户追求的风向标。3 l0 u6 u3 d' Y2 I3 m+ k
% n6 Q; M$ L' ^. @, ?" ]1 Y' }2 b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maRwmE3 B0 y/ |" j& c7 D& Z) t( [7 E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