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 y% y3 S' t/ T0 O/ @3 o% l! s$ K2 o
道哥参加一次线下的创投论坛,在做一个主题分享, f! Z$ X8 [5 \* r, L
最近新媒体圈、电商圈、创投圈,各种圈,都不约而同的在关注几个核心主题,微信公众号的降温,抖音的火爆,社交电商的带货能力,诸如此类。6 l, n2 m; i" q
而道哥个人也在有几个身边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应和一下大家的普遍关切。3 W8 O) ?( `+ f7 b- G) a
壹
1 b C. {5 Y8 V' q4 \* N好久没有上公众号后台了,把最近的一些心得体会整理成文章发表了一下,还好,很快就有几个留言信息,怀着期待互动的心情点开菜单,发现回复的却是一个卖粉广告,什么小程序推广,百分百真粉的信息等等,说的天花乱坠,好像不选择他们的服务就不行的感觉。3 `' P) n: n8 Y5 I+ a
这又让自己想到了早前,在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的早期,就有企业也尝鲜开设一个企业公众号,给小编下达了各种的KPI指标,增粉,阅读,点赞数量等,催生了独立第三方的加粉、刷阅读的服务机构,填补这个市场需求。
+ T% @, ]. l: [只是那个时候更多的刷粉机构,更加愿意为那些广告主愿意买单的大号服务,各种大号的刷单赚取高额广告费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引发了微信针对公众号刷单的一系列打击举措。$ P0 _8 D" `& M7 h
如今,在江湖大谈微信公众号整体活跃度不高,增量流量不再,红利期已过的时候,一批公众号刷粉服务公司的广告又活跃起来,或许也是在最后收割一次红利,真正的源头或许是那些企业主看着自己的公众号涨粉停滞,阅读量下降,再次给小编下达死命令的一种连锁反应吧。
# ]; k3 b5 Y& X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且还在往复。; q# y3 k' y1 P# k5 J2 M9 H$ q
贰
9 f8 _+ w$ T. @" K最近拜访一个之前做精品短视频拍摄的团队,询问最近的业务变化,给到的反馈是,最近开了眼界,准备全身心投入到抖音短视频大号打造,把之前拍摄的精品短视频进行一些后期加工,培育一批的抖音大号,并且签约一批的大号,开始做电商业务。
( I" b' Q7 u6 Z2 a# u. @- p( x' [之所以如此举动,是感受到了抖音的增长红利,以及电商带货的无穷威力,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在参观了一个朋友的公司后的决定,走进这个朋友公司,迎面是一个大铁架子,上面整齐的排列着几百台手机,在独立运作着,让他很震撼。3 d/ y% D, X( M6 x
这些手机包括进行抖音大号养成的,将抖音粉丝转化到微信个人号好友,并且人工拉群后进行电商产品分销的,一切都运作良好。) h5 j1 J& o: j; X
这些曾经用来做微信公众号刷粉和微商等操作的“机控”“群控”设备和团队,如今已经移师抖音平台,开始新一轮叫“社交电商”“小程序电商”的淘金浪潮之中。 N) t- v9 Y' X; h, E9 R
叁
7 {/ B$ W" f1 Z5 w5 t) y& R t7 \一篇关于2019年再无2018年那种刷屏营销的文章中,谈及到了微信公众号从业者抱怨,以前一篇10万加文章,起码都能够增加上万的粉丝,如今一篇10万加文章也最多增加几千的粉丝,如此的事态有些苦涩。6 Z% k$ t, q* m- B
! Z1 Q$ L& d/ f
碎片化媒体传播格局带来的系列改变
! R# k3 x: |* s+ h8 h1 l" b# n而之所以无法有更多的刷屏营销事件爆发,一个重要的点还在于大众的注意力已经被沙粒化的分散,已经再也无法拿出来一丝增量的注意力关注一个营销事件,也不愿意在观看了文案之后,再多一个动作进行一个转发,甚至是连H5页翻上5页的耐心已经没有了……
' N3 k5 L# K9 L' V+ l0 t8 Y如此这般的故事和经历,都在集中反映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微信公众号的整体活跃度,以及整体流量数据再实在的下降,这种变化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又在哪里?4 j& n1 K2 j3 H. x
同时,这种变化过程又反映了媒体传播变革中的何种规律,其反映出来的核心现实又是啥?对于一个普通人,无论从事新媒体工作还是从事电商工作,又该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针对这几个问题,做一个基本的探讨。
- s9 l+ U7 k& K$ _5 Q& O& N肆- \7 j* P F! T& q% V8 j2 }0 B% ^
从宏观层面说,无论如何,从宏观现实上说,抖音等的短视频内容的走红,事实上和微信公众号内容生态的内容,共享的是同样一批受众,即便是有所差异,未必完全重合,但是都可以大致认为是同样群体,特别是随着抖音用户群体的数量增大,也正在完成和微信公众号群体的规模同量级。8 E5 [( m. c) _2 D- v
同样的群体,在一个产品上消耗时间的增多,必然会事实上减少另外一个产品的时间消耗,微信公众号作为有存量基础的内容平台,必然会受到影响。- d4 H G, A' X
新增的内容平台,正在加速带走公众号平台的用户,以及抢夺更多的在线内容消费时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6 y, [; Z) `3 o1 k而这种表象的时间争夺的背后,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影响,是短视频类的内容虽然加工门槛稍微高一些,相较于图文内容,但是一旦用户群体习惯了这种15秒左右的声情并茂的富媒体内容,并且还是如此精短的,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图文的精气神也会被消失殆尽,反过来已经没有了静心看超过15秒以上,更没有耐心去阅读几分钟的微信公众号推文了。
! B& H+ P, m$ L, B: @' @. Z用户是浮躁的,用户是喜欢沉迷于舒适区的,谁也无法逆势而为。6 |* v2 ^. h" |6 S
伍4 r+ g9 K- [$ G( d, t2 r; O! t/ }
谈完宏观层面,再看看组成微信公众号内容平台流量的三大主要来源,从表层、中层、底层逻辑分析下。0 `5 R2 Z( o+ L- {; G
在表层,那些在任何一个新媒体形态出现之时,都会伴随其中的所谓流量泡沫部分,所谓的刷流量的大军,PC网站时期的导航网站,流氓弹窗,微博时期的加粉机器,以及微信公众号时期的机控群控大军,都是众多新媒体形态流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贡献了不少的虚拟GDP。
. n$ r/ F& @, X, Z* y5 S3 f3 q如今,这些刷流量大军已经开始转移,曾经分流一部分到直播平台,如今又分流到了抖音平台,继续做同样的事情,却将这种泡沫的成分带到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原来的平台更加的“纯净”,也自然没有那么热闹了。! u- B, y+ v2 p( h' J
之前多出新闻都在提,当下的一些MCN机构,包括做图文、直播业务的机构,都在转型做抖音短视频的MCN业务,开始了新一轮的掘金热,也是一种明证吧。0 W: x7 e5 Q' u5 K8 ]/ {
而在中间层,也是最为主体的部分内容,也可以概括为鸡汤内容,那些能够在微信公众号体系中,引发更多的共鸣的,造就无数10万加的核心内容,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繁荣期的从传统渠道搬家上微信公众号上重新再来一遍后,一些大号已经冒头,诸如咪蒙等等。7 `/ t% h9 x4 P9 N
如今,随着这部分占据了微信公众号内容体系半壁江山,更是贡献了差不多超过一半流量的内容题材,随着咪蒙等一些大号的被封受阻,风头不再,这种打击也深层次影响更多的账号后续发展,变得乖了不少的大号儿,对于整体流量的贡献或许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N: l# P% c) J8 I
而在底层,那些真正有质量的,所谓的原创的精品内容,或者是在垂直细分领域具有干货价值的内容,在张小龙口中的优质内容,虽然一直保持不错的增长势头,但是毕竟在整个以流量为简单衡量标准的大平台中,所占比例,所具有的内容普适性都无法对比,因此保持增长的势头相较于整个大平台的流量增长乏力,以及活跃度的整体降低,也起不到什么力挽狂澜的作用。4 u. \& _* J' s
陆
2 k+ e9 q1 T( a% u, K如此说来,大致可以概括为,曾经活跃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数量大军的转移战场,失去了大量的普适化的鸡汤内容流量支撑力量,虽然底部的优质内容依然在增长,对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来说,整体上的态势还是呈现流量蒸发减量的整体态势。
6 J3 w/ {. f! H( P" j" i4 q$ R伴随微信公众号整体活跃度的降低,也带来另外一个话题的讨论,就是社交网络产品的整体活跃度在降低的现实,微信也好,脸书也好,都在呈现这种态势。
! X. b, V! y; m# w# M4 Z: @2 e如今,一些人已经删除了脸书的账号,一些人已经减少了翻阅微信朋友圈的频次,自然也有更多的人减少了微信朋友圈内容的发布。
* x# v# q7 q L* a Z国外一篇文章的介绍和描述,大致还原了社交网络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1 T9 w* U3 W& w) E7 Z) r在社交网络诞生的早期,之所以有众多的人愿意投入时间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动态内容,进行社交,一方面源于人类社交的本性,另外一方面也在于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类的“科技压力”在事实上逼迫着人类,希望找到一个自由的脱离现实压力的世界,而社交网络很好的将现实和虚拟世界连接起来,让人可以逃离。
) o: V8 Y, |( d: [6 N$ W而随着在社交网络时间投入的增多,人类发现在社交网络上,除去能够起到避世的效果外,还可以通过社交联系获得帮助,找到倾诉对象,能够缓解自己的压力,同时获得一定的正能量,并且还可以通过晒自己的幸福生活,来换一种方式纾解压力。% n5 [/ s- C6 D
当每个人都能够意识这一点之后,大家都趋之若鹜的,通过社交共享的方式,来获得帮助,得到降压的解决方案,同时分享自己的生活来缓解压力。
+ ?1 Z( B8 [ P5 J H0 F v) c然而,事实上,虽然作为个体自我感觉压力缓解了,这样的前提是将这种压力通过网络给到了对面的朋友。
$ V/ I0 c, Z1 `# _/ k, p为了表明现实中的悲惨和压力,当事人会选择通过晒自己幸福生活照的方式来做一种特殊的表达,这种表达被朋友接收到的时候,反而会增加朋友自己的焦虑,总觉得朋友都过得比自己好,自己越来越焦虑,也会同样选择晒自己美好生活来回应。
$ \; g4 u" ]/ S5 r如此一来二去,每个人都通过社交网络披上了一层装扮,让自己和现实的生活隔离,寻找内心的安慰,但是却在同时让更多的压力在这个社交网络集聚,直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开始选择离开这个虚拟的城堡,寻求真正的解放。
9 o" W+ c! v9 v- C9 z这是一次社会博弈的过程,而博弈的结果是制造的曾经的社交网络繁荣高潮,如今回归平常生活之后,逃离社交网络生活正在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也是当下社交网络产品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增长和活跃度放缓的根本原因。
" A8 N4 Y1 K% c# x% C1 x" L柒 u9 |1 b9 w+ Z/ n8 A3 ?2 N) K2 D
来到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变化,而我们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无非是顺应这种变化。; z7 V; i1 \9 V/ Q+ C
对于那些新增的新媒体平台,带走了用户和流量,抢夺走了用户的时间,如果自己的业务需要依托流量和用户时间的占有,那么转移战场,顺应大势追风而去是必然和自然的。9 j) U/ H7 T! |! X4 k
去享受抖音红利,无论是赚流量广告的钱,还是赚社交电商的钱,都加快去做,不要迟疑就好了。. ~9 y- H+ Q5 y% @* b0 F
5 x( r8 y/ F1 [
新商业的核心逻辑在于线连接,再同步,后对称) m! _) H# i) ^# x8 [
如果是干货内容为主的内容生产者,其实在何种平台,与自己忠实的粉丝形成连接,达成共识,形成互动和服务关系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产生可以高效互动的通道,完成内容传播和反馈的同时,能够形成传播互动背后更为重要的互相信任关系指数的提升,因此追风未必需要。3 e+ W, M6 r1 p
9 m4 X" f. K5 @2 f) Y$ `. {而对于用户社交网络使用的博弈过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看似繁荣的现象背后,如果没有能够真实实在的解决人的最为核心本质的需求,真正缓解核心的压力,无论有多麽火爆的产品,最终还将回归人性需求的本质满足的正常轨道上,曾经的繁荣也都将迅速回归平淡。9 I+ @" @, @8 F& D
在科技变化不断升级变化的时代,作为大舞台上的表演者,对着观众在表演你的本事,吸引更多的观众的观看,让他们把你的表演当成杂耍,还是一部真实的戏剧,观众选择随时转身离开,还是愿意亲自上台与你共演一出好戏,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同时也是你的最初选择使然。
0 g' g( b1 H& V5 F4 I! {选择永远比能力重要,顺势而为永远比选择更重要,大变之年,大变之势,贵在做出顺势选择。(完)% c0 h j1 C$ j" L! ]
往期回顾0 m" g3 }/ l8 e1 {$ T# I9 E3 N
0 |9 O \2 u) Q( S. v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ckdyrV
2 U% d. r6 z" W4 d* }: u; q" C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