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孙雨林大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媒体说地球的肺被点着了,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说,亚马孙雨林为地球提供了20%的氧气。著名美国气象学家斯考特·丹宁教授撰文指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们呼吸的氧气并不来自森林,而来自海洋。
1 @- O3 N8 p1 e6 F ; ^% b6 g9 K$ c+ S- v: Q1 Z
要想明白这一点,首先必须意识到地球上的所有元素都一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停地循环,氧原子自然也不例外。氧气最初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陆地光合作用的1/3发生在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每年产生的氧气确实很多。但是,植物死后留下的残枝烂叶会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分解过程会消耗等量的氧气,因此绝大部分陆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到头来会被尽数消耗,陆地植物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
& i3 o, e6 k% F) N J6 P
) k- k( q9 K* g8 a L% v3 z' C 既然如此,怎样才能让氧气最大限度地保留呢?答案就是把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从氧循环中移除出去,不让它们被分解。地球上有一个地方提供了这种可能性,那就是深海。海洋表面生活着大量海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很多有机物,其中大部分被鱼类吃掉了,一小部分没被吃掉的有机物会沉入海底,那里严重缺氧,微生物无法生存,所以有机物被保存下来,躲开了氧循环。6 q& m5 ~6 S7 V M/ D" c) _% ?; y
, N: f6 I9 ~0 F4 }! Z+ ~- Z
其实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总量非常小,大致相当于地球每年光合作用生量的0。0001%,但经过上亿年的积累,效应就显现出来了,如今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累积出来的。
7 x6 S9 \% B! J$ A$ T# j& w* u, M) b 4 A/ n- W4 M0 N: k: I( Q. K+ O
换句话说,我们呼吸的氧气,是大量有机物被移出氧循环的结果。有机物通常用碳来表示,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碳汇”,这可比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高多了。根据丹宁教授的估算,即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被一把火烧光,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也仅仅会减少1%而已。也就是说,无论再爆发多少场森林大火,地球上的氧气都够我们再呼吸几百万年的。
! i7 @: V: ]0 M# ~0 k
/ Y, ?! L- E% M3 |$ y. \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亚马孙雨林大火无关紧要。先不说别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大量物种只在那里生活,一场大火很可能会让很多人类尚未发现的物种就此灭绝,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 n$ Y/ j. O4 q y4 @
! w5 N) T/ T3 k9 N4 [ 接下来的问题是,沉在海底的有机物最终去了哪里呢?答案就是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开发化学能源,本质上就是把过去几百万几千万年积攒下来的碳汇重新纳入氧循环。最大的问题不是由此造成的氧气减少,而是氧气减少的副产品——二氧化碳的增加。这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其浓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球的表面温度,全球变暖这件事就是这么来的。2 ~- @8 A3 S; d* b6 I' g1 R8 g3 v
; h2 N/ e Q# z4 B6 D+ u来源:http://www.rensheng5.com/yilinzazhi/xzts/id-179739.html
U6 _. D# O" [5 A/ J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