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0 ?. ?3 K2 ]5 C5 ~+ v
“我不喜欢拥挤的人群。”图/《Mary and Max》( {5 F' z: s) U0 x' I* i5 m
想要逼疯一个社恐,有三句话特别具有杀伤力——“请自我介绍。”“一起走啊。”“电话聊。”
( u& L0 Z# F5 e* P; J6 Q& j9 y+ v2 F+ V& L% r2 z; }/ k
电梯是个神奇的地方。, \4 _; U1 l8 w. ^8 e
如果走进去时电梯里空无一人,自由飞翔的快乐立刻就油然而生。1 X, d4 M% y: V4 v( i7 k
然而,这份简单的快乐有时来得快去的也快。比如在电梯门快要关上的那一刻,听到最恐怖的三个字——“等、一、下”。, d- D: N% f2 b9 A7 `7 _
几秒后,走进来你半熟不熟的同事或邻居。你得先在嘴角捏出一个塑料微笑,然后开始在脑海中疯狂地搜刮客套用语:
; }7 D& u+ W" E' `- g! l* |“出门啊?”
, [% L% {( l% e4 W% ~“嗯。”
4 S( H% O+ u8 z! E“去上班吗?”7 S. x7 y5 E2 @, L/ f" G) I9 Z
“对呀。”# z) @: W; ?1 K }
“坐地铁?”6 z4 h1 h. ?$ p
“是啊。你呢?”
! T+ @. h$ ^2 }) B“我也是。”
+ ?8 b9 x0 Q3 @- O( y 
4 {8 |1 q" m4 J' o一套操作完毕,空气突然安静。话说完了,电梯还没到一楼,仿佛一直往地心下坠,令人煎熬。
( }4 n! { I; Z4 E+ Q/ \你们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专注目光锁定屏幕。尽管刷新50遍,也没有一条未读信息。
) \0 E ~5 I/ \; u: | 社恐无处不在" z! T, j, I& s4 b
! N7 p3 T5 t5 c# \( T在出门即是人人人人人的社会里,社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不擅长与人交流,在社交场合常常感到异于常人的焦虑和恐惧。
$ t6 w d, f( y5 p7 O简单几个字,就能让他们吓到失色,只想原地消失。
% i T$ {6 ~/ ?1 ^4 ?! b
2 ]; y" z2 A4 k- x对于社恐来说,开口讲话这件事,浓缩了洞察情绪、信息处理、即时回应、主动提问、应对突发情况等等复杂的项目,难于上青天。. [6 j. |8 o/ t9 e0 b! ]& ~
别说讲话,就算是简单的打招呼,对于社恐来说都是难题。
* k- i4 j0 Z6 w' U2 r6 i- l如果你的公司有一条又窄又长的走廊,远远地遇到同事时,就是每天一千零一次的挣扎:面对面走这么久,我到底该先打招呼还是先装瞎?$ v; E& X0 Z/ K1 t* P
就算出了公司和家门,在没有熟人的地方,社恐人士也丝毫不能放松和懈怠。+ s! J# ^3 ~ @) C5 @) p" L5 n
: N! Q+ }) B4 T
几个天才宅男,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社恐。图/《生活大爆炸》
" F: X! @/ z+ z, U$ l! K; X8 o4 ?1 N6 `, C' F
剪个头发,热情的Tony老师会从发质到护理,从发型到造型,从个人到家庭对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怀,胜似你过年才能见到一次面的七大姑父八大姨丈。
" K) i1 L" F- _$ S吃个海底捞,敬业的服务员小姐姐将你当做至亲至朋,嘘寒问暖,加水夹菜,企图用一腔春日般的温暖,融化你冰封多年的内心。
, x. d3 }" f8 B* |) I, k/ ~' @, s8 _吃完饭,前方还有推销地铁上盖的卖房小哥,寸步不离跟着你的美妆顾问,时刻操心你身材走样的健身房男模……个个胸怀热情,目露精光。
7 F& I# f: y1 ]2 m可以说,社恐人士只要踏出家门,就是实地扫雷,小红旗遍地插,这里不敢迈步那里害怕爆炸。
( Q. e* I" ~) Q# |1 B9 G- j& A; Z 多想向哈利波特借一个隐身斗篷,把透明变成自己的保护色。
2 z; m/ z: K$ X6 ? A社恐,并不是低调含蓄的亚洲人民的专利,大洋彼岸的欧洲人民也深受困扰。纪录片《Very British Problems》中,记录了让英国人民濒临崩溃的社恐瞬间。4 x: j& K0 m" h* ?
擅长尬聊的的士小哥,成功忽略掉坐车的黑人兄弟所有打呵欠、揉眼睛等拒绝交流的暗示,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交代了他的大半人生:+ N& L k2 V l. y' e; |3 e7 Q1 d

3 S7 S4 l: n- f大叔在餐厅吃了难吃的鱼,又羞于向服务员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只好默默把食物用纸巾卷好,带到厕所里冲掉,却在回来时,遭到了服务员直击灵魂的拷问:+ R' j8 c7 y6 h1 g" M5 G
% L4 i9 Q" X1 O# L
小姐姐进行妇科检查时,因为向陌生人暴露隐私的身体状况而非常尴尬,然而就在这样微妙环境里,医护人员仍然表现出真诚的关心:. M7 X' A8 C) e V( Q- {. _! o+ D
4 w ]% C; F! `" _/ I# N
面对来自陌生人突如其来的热情,社恐们都一样,学不会等价回应。8 P7 {, }8 r' S0 c
$ H |6 I( h0 B) F除了英国,欧州东北部的拉脱维亚人也喜欢自嘲自己国家根深蒂固的社恐性格。比如他们没有向陌生人微笑的习惯,路上从五六米开外就要开始避让行人。城市居民也会定期逃避到农村,享受离群索居的生活。) d" w4 w; |, `4 ~2 D
在欧洲,越往北,社恐属性越明显。在瑞典,独居人口甚至可以占到总数的40%-50%,是号称全球单身狗比例最高的国家,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单身都是自愿选择的结果。
, \9 h6 b; e4 T; R& g社恐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来自不同地区的社恐人群,有着同一个的梦想:不要靠近,不用关心,不必交流,只要人人都少说一点话,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6 K) P7 j6 a- i7 L7 G + t Y, h, N4 g: U& z+ p4 B
社恐人士的快乐你们不懂
5 @8 W3 h- c2 f. ~$ d, [" Z& ^* c h/ C4 y( X
在芬兰的语言中,“害羞”是个褒义词。
0 I( V+ G7 r( _3 x一本有趣的绘本《芬兰人的噩梦》,让芬兰人的社恐标签远扬世界。然而,害羞内向的天性并不影响芬兰人的生活幸福。
3 z0 ?1 ? s. ~4 j( ]在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幸福报告》里,芬兰人的幸福感在156个国家中排名第一。7 E6 `$ c) o a& x( K5 S$ ^) Z
别看他们外表高冷,骨子里却燃烧着小宇宙。作为重金属之乡,芬兰是世界上人均重金属乐队最多的国家,孕育了Nightwish、Children of Bodom、Lordi等世界知名的重金属乐队。
( n* [" R7 x9 _5 L2 G* c- p Nightwish 图/ 维基" y* [+ `; I$ h; B9 {0 n
2 P3 u% x7 ?3 \# H身处天寒地冻的环境,芬兰人学会了苦中作乐,冷中求燃。
2 {# z6 I& h& u1 r为了打发时间,他们发明了蒸桑拿比赛、丢手机比赛、背老婆大赛等沙雕竞赛项目自娱自乐。! |. u& a7 y, E
此外,芬兰人还有一种叫做「Kalsarikänni」的生活方式,意思是只穿着内衣裤在家喝酒,尽情享受一个人宅在家的时光。
) p3 ~- Z8 G3 ^' o- A, J& c8 N' B9 s芬兰人身体力行告诉我们,社恐,并不等于无聊。相反,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快乐之道:不依赖外在环境带来的愉悦感,而是主动去创造快乐的理由,并且乐在其中。
0 c% K1 O3 f _6 V6 ?! }3 q' F6 a
. g% `6 V& v' y! E3 y- B+ f& n图/《孤独的美食家》
: S! z1 {) h3 t在日剧《孤独的美食家》里,主人公井之头五郎在工作之余总是独自一人吃饭。在富有仪式感的进餐过程中,细细品味食物的造型、口感和味蕾的愉悦,暂时放下时间和工作的束缚,安静地享受当下填饱肚子的幸福感。, Y, p+ b n( ?

A! H/ i/ H# T% i; i图/《天使爱美丽》
; l( i& g+ g. _: z! x电影《天使爱美丽》中,敏感孤独的艾米丽,培养了许多只有自己才懂的小情趣:捏爆塑料泡沫上的泡泡、收集小石片打水漂、把手插到豆子里……以及用恶作剧的方式在背后默默帮助跟她一样孤独的人们,在平淡的生活里自娱自乐。$ f) v( t8 k) k5 Q- q w
社恐们之所以能够忍受孤独,自我娱乐,往往是因为他们给自己的精神供养已经足够丰富,不需要靠外部世界的牵绊和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交叉,来获得额外的温情和力量。0 n6 z A1 o D) g2 ^
他们同时也足够独立,不过分在意外界的评断来证明自身价值。) y' d* a3 O/ w2 \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有社交尴尬的人更容易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就。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倾向于在特定领域保持热衷和专注,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困难或者枯燥的环境坚持下去,直至成功。. n% z* d" T }9 ]4 p

! }. s: z4 \8 ?. a- g! ]5 `4 o/ C电影中,梁朝伟把秘密封存于岩洞。图/《花样年华》9 u+ y# W. _6 |" q" y
3 ^; F* e9 |8 E( ~
影帝梁朝伟,在生活中是个社恐人士,私下不善交流、不爱社交,不混圈子。但是他对自己的表演极其严苛,经常闭关,反复磨砺演技,成为国内公认的实力派男演员之一。
4 ?$ n1 m% i1 c4 E) Z ]) ^2 y3 {著名作家洛夫克拉夫特,性格孤僻,常年闭门不出,只靠书信和外界来往,却因此写出了《克苏鲁的呼唤》、《疯狂山脉》等优秀作品,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恐怖故事作家”。0 F# u' m1 ]# X/ v* K0 b- v
远离人群的纷扰,人就会打开更敏锐的感知开关,许多成功人士都擅长与孤独相处。请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社恐,他们也许是隐世埋名的大牛,闷声憋大招,身怀绝技。3 S- E4 p# ]' h { ]$ }- G
8 U" i0 t6 F w5 o# g6 W& _
抱歉,社恐人不需要拯救
8 f& |' u2 w+ f, ~1 O2 b! ?3 M$ u: w" b
社恐,恐的是任何与他人交互的行为,比如,眼神交流、语言沟通、肢体接触。
: Z& h0 e: B( @& ]( P5 A任何外界的介入,都是在打破他们内心世界的平衡。最感人的是,为了避免与别人产生交集,社恐们真的很拼,可以说,“我费尽全部力气,就是为了不与你联系。”
# ]' v: D% S9 I3 U“我去野外露营了三周,就是为了躲过两个家庭聚会。”
+ R, R7 z8 o3 s) y/ q! [: E) V“在电梯里,我和邻居两人都一直对着她的狗狗说话,直到电梯开门。“. S) X0 h$ q7 N- {. Y
“急着上厕所,又不敢问别人小店可不可以借厕所,最终我去开了个钟点房。”% u+ _$ L+ J$ J
“为了不跟同路的同事说话,我一路对着手机自言自语,打了5分钟的空气电话。”3 }$ q$ W+ R' j9 t
不仅如此,社恐们发挥聪明才智,设计了种种看似沙雕却很可爱的小发明:5 W" p2 `2 v- t( l
人际距离保持器 / nathandestro
4 Y6 j" F# l! q3 M ?, @, H6 K; X" g1 @# j' R- I! C
代替相亲人讲话的相亲机器人
& W- c( }. ? E9 f7 d1 D
( P; | a! p6 d) V* @ 社恐专用公共椅/ 网络+ I" z/ E k, e8 \$ W+ D3 E. o
: L5 e) y4 W$ d& k7 [0 S1 `- `请不要把这些脑洞归结于冷漠,也不要对社恐过于苛责,为了在人群中挣扎求生又不违背自己的内心,他们已经很努力了。9 C3 [: ^; K8 Z2 P8 T
在社恐的日常生活里,手机和耳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 Q# \7 e& c& b- K& ~ / O* ^% z3 f: B i+ @, W4 e5 _! u
社恐不能没有耳机,就像人不能不吃饭。图/《唐人街探案》
! O I& w1 u: H2 y; G: Q( ?
3 S& [1 A$ m& P+ M7 Z- F当身处人群,打开手机,带上耳机,旁人就能默契地get到你不想被打扰的讯息。它们形成了一道隐形的护城河,保护了社恐们惶恐又敏感的自尊,隔开了让人不舒服的、过于紧密的社交联系。- A% |/ \" e# V( B8 E
想要避开与旁人无谓的交流,就用手机虚拟自己的忙碌;想要使沉默的氛围变得合理,带上耳机,世界就与我无关;想要从令人尴尬的场合出逃,一个假装的来电就可以拯救你。& ^% J+ {3 g3 V% g+ k* y: b
有意思的是,手机本是为了社交而生,但在当下,却因为能够制造社交的假象,从而解放了在现实社交热锅上,苦撑着煎熬的社恐蚂蚁。
|; G% |, U6 ]8 L+ E7 q) Y3 l
( f6 G6 d; K! M) [) b网络改变了社交。图/《社交网络》4 ^6 ?) w$ k7 g! M5 c
& ^/ }0 |4 v4 v
不难发现,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具有社交功能的产品,在设计的概念和应用上,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社恐人士的生活需要:
$ }$ y9 @4 j( v: b点赞功能的发明,使得不善表达的人,用一个赞就能向朋友表达来过、关心、同意、赞美以及礼貌的多重含义。, n( g1 k+ \2 S' W- k
各种软件的留言功能,减少了跟店家、客服直接打电话沟通的繁琐过程,极大节省了沟通成本。
. o W9 P) n2 C4 |餐馆桌面的自助点餐二维码,减轻了点菜时被店员注视的巨大心理压力,终于能够慢悠悠地认真思考再下单。, i6 l4 w' M5 d1 s- t+ f8 f
5 B) `$ Y4 N ]* O5 S1 S
对社恐而言,你不理我,就是晴天。图/《社交网络》
6 b% U* O8 t$ w- u7 m甚至在不得不需要电话沟通的时刻,最新的AI技术已经可以模拟不同人声,帮助有社交恐惧的用户预定餐厅和其他服务。- s/ A* ?# _; K F* K2 O0 P
相比从前,现代社会对于私人空间更加尊重。网购、一人餐厅、单身公寓、无人超市的出现,减少了很多必须的人际交往。
! s# ^2 F0 z# j科技进步,简直是对社恐人士的温柔宠爱。他们不必因为社交技能的缺乏,就被武断地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 {# i; x( q6 s. ~
但上网搜索社恐,仍然能看到满屏的“克服社恐”、“走出社恐”、“拯救社恐”,希望引导社恐们变得“正常”。1 k( K% `3 L0 j) k8 x% p4 l" r
其实,什么是“正常”?谁又可以来定义“不正常”?, l B% K+ o9 ?% o" b
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外向的、强社交属性的“社会人”。尊重个体的差异,把握人际交往的分寸感,是文明进步的课题。! u) {4 W% N* A4 ~2 k/ P+ e
非病理性的社恐,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又何谈需要被拯救?社恐人孤独的快乐,也许比你们还多。. z' U1 C3 a3 D& T8 ?

4 i7 W9 V0 ^2 |& T你们就别操拯救社恐的心了。图/《Mary and Max》
q' n. U2 E2 \3 N" O% h) ~) H- a' Y% X9 Y, B* u5 C; K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s2 G% `" k J y* L+ `" h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m8 f3 y: Z" e! ?0 c: l我们分析了3447个地铁站,发现了中国城市地名的秘密 “搞”这个伟大的汉字,照亮了我们贫瘠的语言8 R: Y* {5 P/ y! `# f

+ N/ r0 p( Q5 C) x8 ?7 Q9 ^; ^# e- W% M0 ]2 p# k: c: x5 m

8 l3 O+ ?0 ]7 \$ a: E. h }
6 p4 V& x! ]$ N 9 {1 u, z) S B. x) M) r
. k, ^7 u! W2 k+ }4 S8 J0 V0 T1 ]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lylQlS: z( x2 l5 G+ v. d V2 u% q$ o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