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依托农村地区的自然景观、经济作物、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富有地方资源为特色的休闲、体验旅游形式。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类:1)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2)以农场、观光果园、茶园等为主的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独家型乡村旅游;3)以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4)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5)以体验农事活动、民间传统手工艺等为主题的体验型乡村旅游。; k5 L; X; B+ [7 q0 J! c7 K1 d
1、发展环境
$ b3 D2 `; t& A, E& `! \0 h+ h 需求端:疫情常态化叠加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带动乡村旅游需求增加
' i0 k6 r4 Y( F$ l$ X,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因具备周边短途和户外体验的双重特征,人流密度小、暴露风险低,成为疫情后旅游需求复苏最快的细分领域。此外,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其旅游观逐渐理性化。为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在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休闲、健康的旅行方式,集自然风光、特色文化、特色美食、新奇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愈发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21 年上半年 48% 的游客中有 74.5% 选择了乡村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5 d; `) R" P* C; `2 W5 C4 e0 R6 S4 ?+ g
政策端:政策频出,支持乡村旅游应用发展6 B+ Q# h* A' C; F; Y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是解决 " 三农 " 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各部门积极发布多项政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增长快车道。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如 2018 年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同时,融入科技、人文等元素发展旅游新业态。随着国家战略指引日益清晰,各项配套政策逐渐细化,并实施落地。针对资金问题,文旅部发文指导乡村旅游企业和从业者用足、用好金融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保障。此外,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 年《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推动相关文化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同时,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助力。+ y! E0 S, k* S
6 l7 H* e& Y" Z8 f
% R! Q) O2 G/ y" G+ @8 U8 O. [8 U7 N/ ?5 e" ~7 K$ h
2、发展现状
8 `" N& K/ j6 o 产业链结构:由上游资源供应商、中游产品供应商及下游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构成8 v2 Y1 A% ]. k4 T1 g g h
上游: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农林牧渔相关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旅游策划企业等,负责为中游企业提供原材料供给、产品开发及旅游规划服务。$ O4 | S* O4 d7 P' d" x" P; x; f
中游:中游是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掌握乡村旅游业的核心资源,占据产业链主体地位,主要包括休闲度假村、观光采摘园、民俗文化村、农家乐(民俗、餐馆)等。. R: ?# l) y; D: [' j9 j1 F5 @
下游:下游是连接核心企业和消费者的媒介,负责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的营销、宣传,主要包括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
4 J! i( m: h: u8 ^; }4 D5 o此外,在产业链运作过程中,相关配套服务企业为产业链提供相关支持性服务及发展保障,包括通信、金融服务、乡村旅游协会等。+ C/ |6 |3 _* _7 H
2 U. v' m) G; L! Y b" J. |& S& ^8 R( Y9 k& k2 K/ P* l V
, W: q5 i8 v, _9 O7 { 市场规模:进入后疫情时代,乡村游逐渐开始反弹
" v# t# w4 n0 z4 c7 J) `+ }1 I伴随消费升级和生活观念的转变,恬静、惬意的乡村游愈发受到城市居民的向往,旅行人次及收入逐年增长。2020 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按下了暂停键,乡村游也无法幸免,但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政策的积极扶持,居民的旅行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短途、城市周边的乡村游更具吸引力,成为旅游业回暖和恢复性增长的排头兵。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 年 1-5 月中国乡村游游客规模达 8.67 亿人次,同比增长 55.5%,成为旅游业中最具备承接疫情后消费复苏反弹的领域。. L2 J6 X# [7 p* E2 h5 z1 ^
9 N8 n- W3 E' S! x4 o0 I* h
s0 ]1 R$ Y( C
5 L3 u: {6 l* y0 `6 d 应用价值:乡村游兼具经济、文化、生态等多元价值
3 Q" ^( G2 Y: [: j5 s& S$ [6 U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经济效益方面,乡村旅游是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通过整合乡村资源构建包含食、住、行、娱的产品供给及服务体系,带动交通、金融、医疗、通信等配套保障服务发展,可有效调节农村产业结构,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社会文化方面,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提高农民素质,还有助于挖掘与传播当地风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乡村的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反向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X# q( p- F% c; g
3、发展展望
0 a8 i9 q1 @/ T) I+ D+ R 政策引导叠加市场需求,我国乡村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3 }# M9 |* o# \' V' H' n+ L;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从萌芽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近年来,受政策支持和旅游新观念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供需两端形成良性互动,逐渐发展成中国旅游业新增长点。未来,乡村旅游还将持续优化产品体系、深化三产融合,更多的依靠特色资源吸引游客,发挥利用旅游业的服务功能,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带动产业逐步迈入提质增量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 2025 年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将突破 1.2 万亿元,2020-2025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4.87%。7 c. H6 l# T$ P+ G8 e& w; _
5 n- R+ w0 Y1 x. Q# S% U1 @! c* g! p
$ l1 } A5 F& [; I$ n! T
2 N( V( j- A# z4 o4 k0 q' [ 为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乡村游产业模式将向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5 L- B* j! s4 ?7 f$ x
随着乡村游及省内周边游将成为国民旅游新常态,未来,单打独斗的产业模式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乡村游将不再局限于早期的农家乐模式,逐渐向综合一体化的现代乡村旅游模式发展。此外,乡村旅游要素逐渐从以参观、休闲度假为主,向文化、科教、商贸等多元化形式转变的同时,其与体育、文化、教育、科技等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将大幅提升,实现跨行业整合,拓宽产业链布局。: m P9 Q @4 X& M9 e6 v% K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36 氪研究院 " 微信公众号。
" I. x9 H% e$ U! N36 氪研究院
: B+ q9 W, f, H2 S3 O* c) [# c36 氪研究院根据行业发展、资本热度、政策导向等定期输出高质量研究报告,帮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快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和明确发展方向。同时,研究院致力于为全国各级政府、企业、VC/PE 机构、孵化器 / 产业园区等提供专业定制化咨询服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