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尢尢& b3 R' C( P8 f& X
《谢谢你医生》由张睿、俞波执导,周涌编剧,杨幂、白宇领衔主演,于11月4日在央视八套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步播出,今日起也将登陆央视一套上午档。讲述了发生在桐山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里的生命考验和人性拷问,呈现出了由一幕幕医患群像共同刻画出来的名为“希望”的故事。& v s. m U, C5 B1 g
“我们这部戏开机是在19年11月,在距离杀青还剩一个月的时候,疫情开始了,全组停拍。大约75天之后,我们决定暂停、解散。这中间也反反复复筹备重启了几次,但直到21年8月才完成最终重组。”从《谢谢你医生》总制片人高琛的回忆中,我们窥见了这部剧在创作背后的“插曲”。/ @ h h4 G5 m, z7 m* [
虽然从开机到上线,历时三年的波折让《谢谢你医生》这个项目看起来多有不易,但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定破1、高居骨朵电视剧热度榜首并蝉联各大榜单的不错成绩,无疑证明了“《谢谢你医生》是这个冬天最暖人心脾的现实题材作品之一”。4 B/ @# |4 n4 X/ r& s* F
7 K# S. u% w, R0 y$ x( k
从目前观众的反馈来看,《谢谢你医生》也确实完成了总制片人高琛所希望的,有“专”有“情”的样子。从被编剧周涌的剧本触动决定影视化这个项目,到带着想要强真实感和充沛情感的风格要求去邀请导演张睿加盟,三个人在创作上对于“医疗情感关怀”的主题一拍即合,于是有了现在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谢谢你医生》。, E1 @3 v0 d m, `+ ]3 ?/ |8 o' h
因此,骨朵与《谢谢你医生》的总制片人高琛、导演张睿、编剧周涌三位幕后主创聊了聊,透过他们的视角来看看凝缩在急诊科这一方小小天地里的人生百态,体悟他们想要通过作品传递出来的现实价值。
; a# u3 k7 W* r% C1 s 专业、真实和准确,, d, Q8 m t8 B6 ]! [3 k/ j
正是医疗题材的衡量点3 P- K; ^' t, S f; O
当#谢谢你医生2天19个病例#这个词条出现在热搜上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案例选择”的难点终于被从幕后挪到了台前。作为一部群像笔墨众多的医疗情感关怀剧,怎么从纷繁复杂的海量真实病例里挑选、拍摄、呈现,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围绕在《谢谢你医生》主创头上的一大难题,这点也得到了主创们的一致认同。
& ]; Q5 Q% ]2 i' @9 u
" M9 ]8 M: L7 j0 ~ 首先在剧作层面,编剧周涌认为,“猎奇和博眼球不是我们的选择。案例必须满足的标准只有两个,其一是有利于展现我们的医生群体,其二就是能够进一步展现病患及其家属群体,通过他们在面对命悬一线的冲击和死亡威胁时所流露出的帮助与思考,来刻画复杂的人生百态。”" {7 [5 ^, \' Y( I
虽然在最终的成片里,《谢谢你医生》对备选案例进行了大量删减,仅保留了70个左右加以呈现,但这相比起普通的医疗剧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同时也对导演张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X O6 P. F f) A / D, a% L; ^0 i8 x
因为每个案例所涉及到的病情、状况及其背后的家庭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尤其当群戏众多的时候,作为导演必须要有一个很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张睿从医生层面、患者层面甚至是家属层面去理解角色每一个人物的心理历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演员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5 r( p0 L* _5 u. u5 x
大量的案例拍摄不仅为群像戏带来了不小难度,也让《谢谢你医生》在行业剧的专业尺度上设定了一个隐形门槛。“在我们这部戏里,既要体现出医护工作者们的职业感,也要考虑到情感层面的切入点和代入感,所以对于‘真实’的尺度把握是放在第一位的。”张睿说道。: G; S L+ x8 u' ~! f
8 X8 V. n; r# N" C- I0 L+ X 这种理念落在实处便是,开机之前去往医院进行实地体验,拍摄全程共有数十位专业医生分批次对剧本进行全面会诊、全程跟拍,大到手法拍摄、小到宣传物料都需要经过医生专家们确认才能执行,一个仅露出几秒钟的穿刺镜头背后可能是耗时半天的精益求精……5 N# |' c! r$ ^: v1 j
诚如张睿所言,“绝大部分的受众之所以喜欢这类(医疗)题材,其实就是想看‘事件’和‘场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专业、真实和准确,在这个基础上观众们才会相信,进而去关注事件背后的人物关系变化、人物命运纠葛以及人物情感。”
& \( ~8 f( s3 L+ W 《谢谢你医生》,靠细节捕捉人心
5 u; s& d' ]( Z 《谢谢你医生》之所以能够在行业层面和人文视角上双双给出如此高的完成度,背后离不开主创团队对于细节的填充。比如,心脏病人发紫的唇色、医生做心肺复苏时的按压动作、紧急抢救后额头的微汗、老年人身上用到破损的皮带、演员们几乎纯素颜出镜等,都被网友们看在眼里。" }" j( ?( C* f! n% W4 \! b
& [& y7 Y& A" L# P$ m9 P" E 翻看《谢谢你医生》在网络端的评论可以发现,认为“群像戏细节到位”的正面声音不在少数。对此,张睿也分享了一个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的细节,“在拍游本昌老师饰演的陈传书老先生临终前的那场戏时,他要去带上老花镜看手稿,其实当时他脸上有一副眼镜,需要先拿下这副再带上另一副,但他并没有,反而是直接往眼上戴,直到察觉了才很自然地把原本那副挪到了头上。”! o* z+ d$ n" \5 m0 ?9 g7 O
. j' V# [' u# u! H
张睿坦言,这种看似像是“忘了”的举动,让他当时差一点就喊卡了,但演员本身流畅且专注的状态又让他觉得很有意思,想继续拍下去看看。“过后我和游本昌老师讨论这个点才发现,专业的演员是会让你觉得他们已经完全活在这个角色里,无论是‘失误’还是‘设计’,他们的表演都会在无数个细微处理下变得浑然一体。”而对于屏幕另一头的观众来说,能将人一瞬间带入戏里的,也是细节。7 e5 e% O: d; ~7 D5 C0 b( w
当然如上文所说,“情真”的前提是“术真”。为了追求现场感还原,《谢谢你医生》从一开始就把拍摄场地定在了慈溪一家真正的医院里,借用其还未投入使用的新建区域进行拍摄。虽然后期在疫情的影响下,拍摄场地无法继续使用,但主创们并没因此停下脚步,而是在25天的时间里1:1完整复刻了一个急诊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等待是必然的,但不想“丢了细节”的信心与信任也是不可或缺的。. M6 ?) G. T" ~
6 p2 Y4 @% o( T- Z% R 尤其在拍摄陈传书(游本昌 饰)老先生心脏手术的那场戏时,总制片人高琛还因为拍摄需要特意从广州的医疗器械公司租借了两台手术所需的特殊设备。虽然繁琐的租借沟通、往返三天的车辆运输和占比不小的预算开支,都只换来了不到5分钟的镜头,但却让整部剧从细节处收获了专业好评和认真对待观众的用心,身为这个项目的总制片人,高琛觉得“值了”。
# B' J Z1 l& V% L$ k* A+ ~ 情感关怀,3 ?# v9 z/ f8 r5 B& O' Q* G
《谢谢你医生》的表征与核心
% W0 Q$ ~( L! ], {2 n 在看剧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剧中角色时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你,医生”,对于这部剧来说,这既是剧情需要,也是一种切题。《谢谢你医生》从立项之初便把自身的定位放在医疗情感关怀上面,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医护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身上,也同样投射在戏外的现实受众里。
, C9 U- i9 T+ J ]4 T 就像在剧中因为自身性格和人设引起了不少非议的唐画一角,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某一群体的代表。他们往往像一个正义卫士一样“道德先行”,因而锋芒毕露被人诟病,但随着事件发生、剧情推进,即便是固执的唐画也学会了反思、收获了成长,这无论是从剧作逻辑还是现实意义上来看,都算是一种向好的写照。! B6 [2 @6 h" @5 T9 n9 \, |
- c" y: \* Y. _$ K0 c 这点在肖砚和白术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原本看似性格水火不容、身处观念天平两端的独立个体,却在一次又一次跨越生死的互相帮助、磨合和治愈中走向认可和携手。这是一种带着温情视角的“和而不同”,也是对医生这个大众眼里熟悉又陌生的群体做了一个极致化的剖面。而在这之中,无论是思维转变还是个人成长,都散发着一份能够让观众们感同身受的人道主义关怀。3 i1 v$ N" Y5 u4 B, u6 \) y
. d8 w2 M1 g6 k
其实相较于市面上的传统医疗题材剧,《谢谢你医生》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对“医”“患”双方的平等描绘与互补解读,它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关怀是带有普适性的。这点在周涌眼中,其实是一种植根于题材类型之中、带有倾向性的必然诉求。6 x/ F0 X5 b) ?) u# @
“这类题材要求我们必须把医生和病患两个倾向都写好,因为当我们在讲述一个病例的时候,要展现的不仅仅是医生如何去面对,他们在处理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冲突与成长,同时还要关注,病患及其家属都是什么样的人、有何种性格,疾病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他们之间引发了怎样的冲突和纠葛等等。”
3 j! R. |$ Q4 }: e. q0 C
/ \; J8 } l' d9 M5 _ 毕竟有了解才可能会理解,进而在理念和情感上做到真正的尊重,这不仅是《谢谢你医生》这部剧想要传递给大众的核心思想,也是嘉行在布局现实主义赛道时秉持的一贯准则。眼下,《谢谢你医生》的播出已进入尾声,但相信它给观众们带来的温暖还将继续下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