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武汉 11 月 13 日电(记者龚联康 熊翔鹤)湖水澄澈,天空湛蓝。黛青色的半岛上,一幢幢民居整齐地排开,和煦的阳光洒在湖畔的坡地上,缤纷的屋顶宛如调色盘上的颜料格……初冬时节,漫步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雨霖村,优美的湖滨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 ~% Z8 V; p8 [8 q. D7 N. }; S, K; x* E" M* l2 U& i7 ?
7 R7 M( f( A% r- c+ V: {1 E/ {2 [4 g1 \1 I8 }: t
雨霖村附近的木兰湖风光。新华社记者 龚联康 摄# o9 u7 y5 s8 Q* T1 t
雨霖村坐落于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距离武汉市中心 80 多公里,由多个相连的湖滨半岛组成,背靠木兰山,东、西、南三面临湖,水岸线长达 21 公里。0 ?5 J# N( A. S* }# c$ u
曾经,由于位置偏僻,耕地总量有限,这里是个地地道道的 " 空心村 "。" 养殖棚圈破败不堪,道路坑洼不平,建筑杂乱无章,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常年只有老人和小孩。" 回忆起以前的情形,雨霖村党支书陈晓丽印象深刻。5 b2 [# c* O" l
近年来,雨霖村通过挖掘和转化闲置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吸引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民居建筑被装点一新,宽阔的旅游公路修到村里,游客纷至沓来。7 G, R! g" ?8 ?: U2 g) d1 H' E
$ k: l; k; T( W/ f
- d0 b7 Y/ o6 @6 u4 j, \, ]
4 G7 {1 W1 N4 D" n" [ ~5 e
雨霖村村落一角。新华社记者 龚联康 摄8 L/ o U# l; J4 u0 Y% ^% }; o
" 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过来观光旅游的人更多了,我家餐馆的收入从刚开始的每年 10 万元出头,增加到现在的近 30 万元。" 王旺生早年在武汉做厨师,看到村里的变化,他毅然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乡办起了农家乐。
" {1 b5 R: x3 l6 I/ M$ _/ e" 相比于在外打工,办农家乐还是更自由一些,我的厨艺也有了用武之地。" 王旺生说,靠着 " 土鸡 " 等招牌菜品,他家的店已经积累了一大批 " 忠实粉丝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十几张餐桌座无虚席。
" P) T1 ^& `6 T: p3 `; o* O) D当前,雨霖村全村人口 589 人,休闲农业从业村民有 492 人,75% 的收入来自经营休闲农业所得。此外,全村拥有农家乐 35 家,休闲农庄 5 个,乡村民宿 18 家,年经营收入超过了 3000 万元。/ f# p/ e, w3 T9 ]6 x
"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我第一次过来旅游的时候就被惊艳到了。" 啦哩啦谷项目负责人左文娟说," 村里流转了 200 多亩土地给啦哩啦谷项目,我们有七八十名工作人员来自雨霖村和周边村镇,他们在景区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8 u0 c) g$ A, x1 D! t# b7 N
1 J0 W/ x2 i& g
6 d+ t; G1 W! o" B4 h7 a
; C0 }9 Q! W' ~- O; t" U啦哩啦谷景区风光。(受访者供图)% p; U$ c2 u8 X9 f, f; l
除了鼓励村民返乡创业,雨霖村还积极引资招商。据介绍,该村现已建成多个度假酒店集群。闲置山水被 " 唤醒 ",乡村文旅产业蒸蒸日上。与此同时,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也落户雨霖村,原本散落在湖北多个县市的珍贵古民居建筑被搬迁至此,风光旖旎的雨霖村又添了一层历史文化底蕴……今年,雨霖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 2022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曾经的 " 空心村 " 变身远近闻名的 " 网红村 "。
; z# G0 ^& y x5 K" 未来,我们还将对全村进行统一规划,把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更多元的文旅产品,促进村民增收。" 言谈间,陈晓丽踌躇满志。9 p! Z- g" Y; F/ L
K% J( @8 T* X& R! L& x- b- t7 c7 y6 P
2 ?& J4 r% G7 O0 [! {. C- b【纠错】【责任编辑 : 邱丽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