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被“逼疯”的新能源车主:刚交5000块车企就倒闭了,保费翻倍成家常便饭

2024-11-2 10:21| 发布者: 远光灯| 查看: 30| 评论: 19

摘要: 编者按:2014-2024这十年,中国汽车产业造就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也孕育了像蔚来、小鹏、理想、问界、小米这样的新势力;十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年销不足7.5万辆增长至近950万辆,2015年至今连续8年位居

编者按:2014-2024这十年,中国汽车产业造就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也孕育了像蔚来、小鹏、理想、问界、小米这样的新势力;十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年销不足7.5万辆增长至近950万辆,2015年至今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4年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站在了智能化改造升级新能源汽车的崭新路口,此后,中国汽车的技术演进,进入了智能化和新能源化双主线的时代。回望过去10年,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应用,是对既定边界和规则的破坏与重构,也是对未来的大胆押注和冒险之旅,更是中国汽车的狂飙年代。

腾讯汽车特此推出重磅系列报道,是为第四篇。

腾讯汽车《远光灯》

特约作者 林珂莹 杨适

编辑 杨布丁

一年半前的2023年3月,随着威马遭遇经营危机的传闻愈演愈烈,车主黄极(化名)意识到,自己的终身质保和充电桩安装权益可能要沦为空谈。

他没有去问客服,因为觉得不会得到结果。有其他车主尝试申请兑现充电桩安装权益,却被告知目前缺货,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此后再无音讯。

黄极只能暗自盼望着威马能通过融资上市挺过低谷,但最终等来的是威马申请破产重整的消息。而当他试图联系官方,追问充电桩安装和车辆保养权益的下文时,电话已经无法接通。

黄极和他的威马都并非个例。创维汽车创始人、开沃集团董事长黄宏生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2017年,国内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的约有1600家企业,而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仅剩200家。

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的汹涌浪潮中,大量品牌快速涌现,又黯然离场,只剩离不了场的“黄极们”被弃置在两难境地中:继续持有,车辆的维修、续保、软件使用,处处都可能出现问题;想要转卖,品牌倒闭注定了其在二手车市场上的低位。据一名威马维修技师介绍,现下威马二手车价格仅3万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威马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国咨询公司艾睿铂今年7月发布的《全球汽车市场展望》预测,中国八成新能源品牌活不到2030年。8月27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十周年发布会上表示,未来10年后,中国汽车主流品牌可能只会剩下7家。而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数量超70个。

人们热议着,下一个,会是谁?

始料未及的倒闭,被拒保的车主

起初没有人想到威马会倒闭。

黄极告诉腾讯汽车《远光灯》,他当时正是出于对新能源品牌倒闭的担忧,才选择购买威马。“这句话放现在可能没人理解,但是如果是一个从新能源汽车开始就一路关注和参与者就能理解了。”

威马有过自己的辉煌时刻。它由吉利控股集团前副总裁沈晖在2015年创立,和“蔚小理”并称为“新势力四小龙”。2019 年,威马汽车全年交付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蔚来。沈晖曾在2020年初自信宣称:“威马一定会是中国未来造车新势力TOP3之一。”

更令黄极放心的是,早在2016年,威马就在温州建设了第一个工厂,一年后又在黄冈开建第二座,“它自己有工厂,感觉实力强,其他品牌都还没有自己的工厂”。

在众多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天际销量始终不佳,截至破产未售出八千辆;外行造车、昙花一现的恒驰向来不被看好,购买车主多为图个新鲜;定价高昂的高合则被称为“有钱人的玩具”,一位高合车主直言:“主要是看上了设计、操控、豪华感。”至于品牌倒闭一事他并不在意,在社交媒体上大方晒出自己保时捷、法拉利等其他豪车。

而创始人出身传统车企、销量不错、售价位于15万左右的威马,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性价比的靠谱选择,瞄准的也是最主流的乘用车市场。不同于如今15万级纯电市场已经卷成一片红海,在威马处于巅峰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尚且较低,车企价格战也还未启幕,这一价位的纯电动车选择并不算多。

乘联会数据显示,在15—20万的乘用车零售市场中,今年九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高达49%,几乎与燃油车平分秋色;但在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仅为7%。自2018年9月威马首款车型上市,到破产重整,威马累计出售汽车超11万辆。

武峰(化名)在2020年花费约14万元购入了威马,作为自己的第一辆车。他在北京工作,只有电车的购车指标,因此决定买一辆便宜的SUV,先开几年,等电车技术成熟了再换更好的。“电量虚标都差不多,买谁的不一样呢?当时也没啥选择,宋pro19万了,Model Y还没出。”

对于倒闭的可能性,他有一定心理预期,但“想着怎么也能撑个六年”。

2022年,距离刘巍(化名)购入威马W6已有半年时间。他陆续听闻了威马销量不佳、可能出现问题的消息,但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当时觉得不能倒闭得很快吧,毕竟原来也是新能源车企里的黑马来着”。

坏消息很快接踵而至。黄极最先意识到的,是当初承诺的终身质保和充电桩安装权益疑似无法兑现。

紧接着,是他的蓝牙钥匙连接不上车辆,远程控制功能无法使用。武峰暂时没出现这类问题,但据他预计,由于威马倒闭后车载的物联卡和服务器无法续费,估计不久之后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到时开空调就会变得麻烦起来。此外,QQ音乐等第三方服务也已经停止提供。

续保也是大问题。黄极告诉腾讯汽车《远光灯》,威马申请破产重整后,自己今年保费较去年翻倍,且大型保险公司都拒绝为其续保,他只能在小公司购买保险。

车主李琳(化名)同样为了续保几经波折。今年五月,她向一家保险公司的代理询问续保事宜,被告知系统报价失败,原因即在于威马的倒闭。李琳不肯罢休,另找了一个代理人,对方却只能开出来自中国平安的保单,保费也从去年的3700元涨至5100元左右。这名代理人告诉她,由于新能源车理赔成本高,加之威马已经停产,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等保司现在无法给威马保车损险。

“我当时最不接受的是说我一直在这里续保,你为什么现在告诉我不能续了?而且你告诉我是车损险不能续,那就很明显不是我的原因,是车商跟保险公司之间的问题。保险公司有没有核算过模型?车商预重整有没有考虑过车主的权益?因为威马也卖出去10多万辆车,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李琳质疑道。

而对于其他存活期更短的汽车品牌,很多准车主甚至还没摸到方向盘就此生无缘了。

一年前的十月,宋叶(化名)被高合的展翼门所吸引,缴纳了5000元定金。此后,车辆迟迟未能交付,而高合的负面传闻一天天增多。他拨打官方服务电话,对方称公司正在复盘,已经安排好解决车主定金问题,等公司重组后就会退款。之后再度拨打时,电话已经无人接听。

维修困境:从辽宁跑到北京来修车

早在2022年,网约车司机黄丛(化名)就已经预感到了山雨欲来:一般来说,车辆损坏基本几天就能修好,但自己租用的威马却至少需要一两周时间维修,这意味着零部件供应已经出现问题。

他那时没有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威马停产后,尽管车辆出现了一些问题,车机也不再更新,但大体上不妨碍驾驶。最让车主们焦虑的,是未来维修的不确定性。武峰告诉腾讯汽车《远光灯》,北京市朝阳区原先一家官方4S店现在还开着,可以做保养和售后,但较复杂的车辆问题店里无法维修,只能由车主自行找维修店联系配件。

刘巍的威马车机在冬天开始间歇性黑屏,一个月大约出现三四次。有时充会儿电就能解决,有时天气太冷,即便电量不低也依然无法开机。他已经习惯于使用车机的环视系统和倒车影像,黑屏时总感到心里不踏实,但也没去修,觉得“还能忍受”,只找了个第三方维修点做检查保养,花两百多元更换空调滤芯和清理雨刮器储水槽。

车还只开了三年,刘巍舍不得购买新车,二手车又卖不出价。他担心以后要怎么办:“可能年头多一点儿,毛病多了就不好弄了,看看威马还能不能活过来吧。”

2023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之后进入瓶颈期,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家由于经营不善面临退市问题,相关车辆的定期保养、售后维修以及原厂零配件服务等难以继续提供,车辆使用安全堪忧。

张合(化名)此前是北京一家威马4S店的维修技师,见证了威马从成立到倒闭的历程。店铺关门停业后,他自己开了一家“威马专修”,现在已经有了约八名员工。据他介绍,每天都有五、六台威马过来维修,其中不乏来自河北、辽宁、山东、山西等地的车辆,目前维修群的车主基本固定在3000余人。

“像我们原来威马出来的员工,北京这边基本只有我在干专修了,别人都去别的店干了。有的店可能也能修,但不是专门针对威马的,什么车都修。”他告诉腾讯汽车《远光灯》,威马维修的关键一是要有配件,二是要有懂具体问题的维修师傅。他找到了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洽谈,过去购买的延保现在来店里依然可以使用,在零配件供应上则直接对接工厂,“有需要还是能搞到”。

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对于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售后服务。但目前来看,这一规定并未在现实中得到贯彻实施。

张合猜测,其他倒闭的品牌很难找到类似的专修店了。“一是量少,你要有这么多量才弄得起来;二是你得提前有那个储备资金才行,平时都打工的,谁会投这么多钱来干?”

此外,威马2018年前后售出的汽车基本没有配备智能驾驶,而当下各家车企智能化加速,智驾已经逐渐成为车辆标配,软件也在消费者感知价值中占据更大比重。张合表示,如果这些车企倒闭后不再更新,会带来更多麻烦。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车企淘汰赛

事实上,并非所有退市品牌的车主都会陷入售后无人接管的境地。此前讴歌退出中国市场后,广汽本田依然为车主提供售后服务和配件支持;西雅特宣布将退出乘用车市场、由Cupra品牌取代时,大众汽车公司也表示将继续生产至2030年,并承诺将为西雅特车型的换代和转型提供平滑过渡,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影响。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为大型车企下的子品牌之一。一位近期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告诉腾讯汽车《远光灯》,自己买新能源车会首选背靠上汽等老牌汽车集团的品牌,或是比亚迪等市场份额较大的品牌,避免倒闭后无法保修的情况。

武峰回忆称,威马倒闭的时候,网上很多人都在调侃为什么不买BBA这样的大品牌,而买所谓“不靠谱的国产新势力”。在他看来,正是在经历了威马这件事之后,才更加觉得需要支持国产,就像如今的国产手机也同样是在品牌混战中一步步逐渐发展规范起来。但他也承认,下一次可能会选一些实力更强大、企业责任感更重的国产品牌。

车企淘汰赛仍未结束,各家还在铆足干劲往前冲,不愿被挤下牌桌,但目前全球仍只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四家新能源车企能实现盈利。这是一场注定“烧钱”的竞争。面对消费者的不安,品牌的经营状况和受信任程度将愈加重要,落在后面的企业只会越来越被拉开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王平(化名)在今年9月下定哪吒S猎装版时,被告知4—6周后就可以提车。但时至今日,他已经等了50余天,交付仍然遥遥无期。销售告诉他,12月也不一定能够交车,可以考虑退掉订单。“车是真的挺好的,也是真的想支持国货,但想买这车的人还是慎重一点吧。”他感叹道。今年9月,哪吒全系整车交付10118辆,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23.41%。

近日,有消息称大运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远航汽车遭遇经营危机。据腾讯汽车《远光灯》多方求证,远航汽车今年以来出现大规模闭店情况,并从六月开始拖欠薪资,近日才全部发放完毕。据一名离职员工透露,10月31日,远航通知全员放假,将先和政府方面洽谈一个月,期间销售、售后、生产等部门会正常运营,也会安排人员值班。

“明面上放假一个月,实际领导说可能要放假到年后。”一名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总部员工说,现在工厂几乎没订单,配套厂家都不愿意送货,最近还要拉回已经送了的库存件,“等待大运(汽车)的出路目前就几种,破产,被人收购,融资,交给政府部门管理”。

如今,黄极还没想好下一辆要买什么车,但他确定的是,一定会选择一个更加稳妥、不会出现倒闭风险的品牌。

“狂飙年代”往期内容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02A02FY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陈喜桥 2024-10-28 09:51
难得的好文,全面阐述了中国汽车行业这十年来发生的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而我们都是亲历者,也算是见证了中国汽车又大到强的历史性变化[点赞]
引用 王水兵 2024-10-27 21:44
这么大的篇幅我竟然从头到尾看完了[点赞]
引用 勤俭 2024-10-14 11:09
十年磨一剑,上汽磨的是数字灵犀底盘,其他车企过了几个月,搞了个别的名,还有谁提底盘呢???车是动态操控,锦上添花大手机,你说哪个是你选车首选。。。当各大车企认识了电池重要性,会建自己的电池厂,那时真正的淘汰赛来临了。。。
引用 黑哥 2024-10-13 17:52
现在我国电车想进入欧州,也碰上了当初特斯拉进入中国的困难,需当地建厂,技术公开,配件工厂当地国产化。
引用 阿磊 2024-10-13 13:52
[点赞][点赞][点赞]特斯拉是一个品牌,中国新能源包含乐多少个汽车品牌?不否认中国新能源这两年的崛起,但这标题[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引用 沧海一声笑 2024-10-13 13:27
主要是二点推进了电车在中国畅销。一是政策支持,二是油价贵用车费用增加。还有一个是电车的能源损耗少,驾驶体验感更好,要达到电车的驾驶体验感油车要达到3.0的排量才有可能。
引用 成愉 2024-10-13 13:12
中电车与油车,从国内市场来看,确有产能过剩情况,造那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品牌车卖给谁呀。,这样野蛮生产应该受到制约与引导,否则,问题多多[捂脸][捂脸][捂脸]
引用 醉酒 2024-10-13 13:11
这帮国产造车新势力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要不是买燃油车要摇号而且就那几个指标,国产新能源车企要做到现如今的成绩,就是痴人说梦。
引用 粢饭糕 2024-10-13 13:11
咱老百姓也不懂太多,就是感觉如果电瓶车真的很NB了,那国家为什么还要用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买电瓶车呢?我买国产油车行不行?不也是支持了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了嘛
引用 生命是一场遇见 2024-10-13 13:10
当电气化智能化大势所趋,滚滚洪流就已经势不可挡了,燃油车只能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无非就是十年还是二十年的问题。
引用 ae2942d9 2024-10-13 12:55
看了好久,国际市场的博弈需要国家层面的高度智慧。但是也为任何一位加速国产新能源的企业感到自豪和骄傲,中国制造总有一天能通过品牌和质量被全球认可,大家加油[点赞]
引用 奥斯卡 2024-10-13 12:53
量是上去了,崛起还有漫长的路啊。现实是大部分行业利润都被美国赚去了,像苹果一家占了全球的大头。
引用 无声 2024-10-13 12:30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是时代的必然潮流无法阻挡。当智能驾驶来临想一想会有多少岗位的人失业,又会创造多少就业岗位,时代日新月异,只有与时俱进,事时变通才能生存
引用 飞越 2024-10-13 12:14
加油,新能源。感谢比亚迪。电动汽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稍加时日,十分钟以内补能百分之八十以上,满电各种路况下五百公里以上,价格在十五万以下。真正的电动化就来了。
引用 你是好人 2024-10-13 12:05
自动驾驶公共出租车成为下一个发展阶段,改变人们的出行观念,会让汽车工业来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到时候人们不再需要私家车,各种各样的汽车品牌都会消失不见。
引用 烟雨江南 2024-10-13 12:01
曾经的中国汽车是廉价低质的代言人,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拥有价格优势,更拥有技术优势。厚积薄发,弯道超车,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坚毅隐忍不服输的精神让人动容。毕竟这是一个曾经站在世界巅峰俯视世界的民族。
引用 老郑 2024-10-13 11:53
科学泰斗钱学森说:“中国人不比他们笨,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现在在加上一句,我们还能比他们做得更好[点赞]
引用 腾讯网友 2024-10-13 10:42
我也想买个电车,现在电车是真划算,正好去年考的驾照,回家让我爸带我练练车
引用 腾讯网友 2024-10-13 10:28
中国的电车确实是逆袭了,刚开始我都不看好,没想到发展到今天,能到这个局面[点赞]

查看全部评论(19)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22:42 , Processed in 0.1493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