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果出炉,联合执政的自民党与公明党仅获得215个席位,不仅低于自民党原先的席位,甚至未达到维持执政权所需的233席。 这一结果对于想要趁热打铁巩固执政地位的石破茂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目前,已经确定将在11月11日举行众议院特别会议,会上将进行首相更换指名投票。 尽管石破茂表示不会辞职,但他被替换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那么,日本的首相为何会如此频繁地更换? 石破茂又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石破茂相位不保的直接原因无疑是这次大选。 按照日本法律规定,石破茂在当选自民党党魁并接任首相后,本可以坚持到明年10月的换届大选。 然而,由于在野党与执政党之间的矛盾尖锐,石破茂希望通过大选增加执政党的席位,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自己的政策。 他主观地认为自己刚刚获得大选胜利,民心所向,再次大选必胜无疑。 然而,事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日本首相频繁更替,归根结底是制度所致。 日本大选选的是执政党而非首相,执政党胜出后,一般由该党的党魁担任首相。 若首相任期结束前,执政党内选举更换了党魁,首相人选也会随之变化。 石破茂也是通过党内选举才获得首相之位的。 石破茂这么快就面临下台风险,与他的政策失误密切相关。 石破茂本被视为一个另类的政治家,给日本政坛带来了新鲜感。 然而,他在处理一些关键问题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自民党在更换党魁之前就面临邪教问题和政治黑金两大危机。 岸田文雄因政治黑金丑闻下台,而石破茂在竞选时曾高调表示要严肃处理这一问题。 但当他获得大选胜利后,却转而巩固自身权力,对黑金问题低调处理,这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据调查,这次投票中有80%的民众对黑金政治表示不满。 此外,石破茂在执政联盟内部也引发了不满。 他曾表示不会急于解散议会提前大选,但实际行动却截然相反,这令在野党愤怒不已,执政联盟内部也有人对此不解。 石破茂的一系列行为在上下内外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他的支持率。 除了政策失误外,日本的选民群体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真正有党派倾向的选民只占少数,大约70%的选民都是无党派人士。 他们更关心政策能否改善自身状况,而非领袖是哪个党派。 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多年来,并未能明显提升日本经济,民众生活反而愈发困难。 执政党在经济治理上束手无策,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争权夺利上,导致民众对执政党失去信心。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性原因:美国对日本政局变动的影响。 日本的各项政策与美国利益紧密相关。 岸田文雄执政期间坚持日元加息,这与美联储政策不配合;安倍晋三的继承人高市早苗则坚持推行“安倍经济学”,与美国高度绑定。 而石破茂的独立性较强,甚至提出建立亚洲北约、在美国建立军事基地等要求,这与美国的意愿相悖。 因此,石破茂自然不受美国人欢迎。 尽管美国施加影响力的方式非常隐晦,但不可否认其对日本政局的影响。 总而言之,日本政局常年动荡不安。 无论石破茂能否继续担任首相,日本的基本局势都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01A00J1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01:15 , Processed in 0.0743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