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版宾利”被爆欠薪关店:曾花上亿投广告 销售直言“就是组装车”

2024-10-31 17:26| 发布者: 远光灯| 查看: 19| 评论: 11

摘要: 腾讯汽车《远光灯》特约作者 林珂莹 编辑 杨布丁10月29日,位于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的远航汽车门店,店内依然灯光明亮,但内部没有一个工作人员,三台展车已经蒙上薄灰。唯一显眼的地方是,展车挡风玻璃处张贴着

腾讯汽车《远光灯》

特约作者 林珂莹 编辑 杨布丁

10月29日,位于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的远航汽车门店,店内依然灯光明亮,但内部没有一个工作人员,三台展车已经蒙上薄灰。

唯一显眼的地方是,展车挡风玻璃处张贴着一张来自北京王府井金街购物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店铺撤场公告。公告称,大运远航店铺在合约未到期前提下,于9月30日通知商场,单方面决定于2024年10月1日停止经营,商场将采取向行政部门反映、向法院起诉等手段维护权益。

(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的远航汽车门店,空无一人。图片为作者拍摄)

此前,网络上已经有消息陆续传出,远航汽车遭遇经营危机,已经临近倒闭。腾讯汽车《远光灯》多方调查求证得知,远航汽车今年以来已关闭大量门店,六月开始出现员工工资拖欠情况。一名门店销售称,远航正在向当地政府沟通未来发展和寻求投资,希望得到政府“接管”。

10月31日,一名离职员工向腾讯汽车《远光灯》透露,今日中午远航已发送通知宣布全员放假,将先和政府方面洽谈一个月,期间销售、售后、生产等部门会正常运营,也会安排人员值班。

远航是大运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于2022年8月正式发布。旗下共四款车型,包含远航Y6、Y7两款豪华轿车,以及远航H8、H9两款豪华SUV。

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这个标志类似宾利的汽车品牌神秘而陌生:两年多以来,远航几乎没有举办过试驾活动,也极少开发布会,能见到的地方基本只有机场户外广告和各大车展。直到10月下旬,首都机场远航汽车的广告牌还依旧亮眼,对其的定义是,“由大运集团与博世、华为、斑马智行等行业先进技术共研打造的D级豪华新能源汽车”。

(位于北京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的远航汽车广告牌,图片为作者拍摄)

一位浸淫汽车圈多年的业内人士坦言,自己也只在车展和机场看到过远航汽车的相关展示,“只知道是一个豪华而神秘的品牌”,但从未接触过产品。

腾讯汽车《远光灯》致电远航汽车询问欠薪、闭店等问题,接线人员称没有接到通知,对于相关问题不予回应。

摩托车企造 “中国版宾利”,“就是组装车”

10月29日下午,腾讯汽车《远光灯》到北京一家远航汽车门店,这也是目前北京仅剩还在营运的远航汽车三家门店之一。当天为工作日,周围包括极氪、深蓝等品牌在内的汽车门店均人气冷清,但只有远航仅一名员工在店。

腾讯汽车《远光灯》以顾客身份向店内销售人员李浩(化名)咨询。他否认远航临近倒闭的传闻,称远航只是目前不处于大量投资的阶段,正向市政府寻求帮助。“它毕竟背靠大运,大运肯定不会倒,你看它基本所有产业都跟政府有关系,所以说白了远航他们现在也是想让市政府来掺和一下。”

但当具体问及该门店短期内是否会关闭时,李浩回答称 “说不好”,“毕竟新能源都是很竞争,你要销量不好人家品牌也不让你在这儿待”。

公开资料显示,李浩口中的大运集团,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山西省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摩托车起家,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摩托车独家供应商,“风驰天下,大运摩托”的广告语曾风靡全国。2004年,大运进军商用车行业,先后开始制造重卡、轻卡、中卡,其重卡销量长期位于行业前十,是其中少数民营企业之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浪潮滚滚而来,大运也涉足其中,于2016年启动新能源商用车开发,进入纯电动物流车市场;2017年又启动新能源乘用车战略,随后推出远志 M1和悦虎两款量产车型。其中,前者为20万元左右的MPV,瞄准网约车市场;后者则为7万元左右的SUV,定位为经济代步车。

大运没能在乘用车领域复制其此前的成功,两款车型销量均不如人意。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9月,远志M1累计销量6205辆,悦虎累计销量9159辆。其中,部分销量来自于政府采购。在2020年《关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中,大运汽车称,目前公司乘用车产品已纳入山西省政府采购目录,大运汽车作为山西省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在 “晋品晋用”“运品运用”政策的指导下,会获取部分出租车辆订单。

尽管乘用车初步成果不佳,大运没有放弃其造车的想法。2022年8月,远航汽车在成都车展上正式发布。与此前两款乘用车不同,远航主打30万—60万高端市场,定位D级,亮相即发布四款豪华纯电车型。2023年11月8日,远航汽车正式投产下线。

急促的节奏决定了远航无暇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公开资料显示,远航汽车采用博世的电子电气架构、一体化智能底盘集成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华为的整车域控制器、一体化热管理技术、中央网关、智能转向系统,斑马智行的智能座舱。

李浩解释称,远航有一些自研技术,但没什么太大亮点,只能选择多方合作。今年九月离职的销售刘蔓(化名)更是直言远航汽车很一般,“就是组装车。”

远航汽车四款车型在发布之初售价均在30万元以上,最昂贵的远航H9上市售价区间为40.98-51.98万元。此后则一路降价,并推出新的低价版本。例如上市价格为34.98~55.98万元的大型纯电动SUV远航H8,于今年9月推出560 公里后驱智享启航版,售价探低至21.98万元。

作为省级链主企业,大运的发展与当地政府紧密相连。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间,大运汽车第一大客户均为建运销售及其关联方,对其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3.52%、26.28%、30.60%。建运销售脱胎于大运汽车原有销售体系,其所起作用是承接原大运汽车经营多年的经销网络,为山西区域客户提供分期付款购车业务。2018年4月,建运销售全部股权转让予运城城投,当前为运城城投全资子公司。

缺件、欠薪、撤店,下沉三四线城市寻求生机

无人知晓的品牌,豪华车的定价,不如预期的销量,一切都预示了远航汽车的命运走向。

据李浩介绍,远航汽车在一批机场广告中投入了将近一亿元广告费,今年又在北京国际车展再度投入一个多亿。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投入收获寥寥,截至今年九月,远航总销量未过6000台。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个汽车新品牌进入市场的理想时间。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内卷加剧,2023年初打响的价格战至今仍未停歇;豪华品牌挑战重重,BBA今年上半年均录得营收同比下滑。

“宝马这种传统品牌都干不下去了,都在降价。像以前电动车少,可能出个品牌就能火,现在品牌天天都在出,华为也在做,小米也在做。”李浩称,远航的发售时间太晚,2022年的产品到2024年才发售,期间已经出现昊铂等多个定位类似的品牌,“所以它再进入市场就很难做”。

市场数据显示,远航汽车9月销量仅为779台。李浩介绍称,目前华北地区月销量约20台,南方地区销量会更高一些。

10月下旬,多名销售对腾讯汽车《远光灯》表示,如果没有现车,当前从下订到交车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一名离职员工称,公司目前资金短缺,配套厂家都不愿意发货,缺件情况普遍。

工资也在延迟发放。刘蔓告诉腾讯汽车《远光灯》,远航从今年六月开始拖欠工资,9月20日才发放七月工资,十月末发放了八月和九月的工资。

 此外,远航还在大批量撤店。来自北京、安徽、广东等地的多名远航汽车员工向腾讯汽车《远光灯》证实了这一情况。以北京为例,目前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王府井奥特莱斯、蓝色港湾的门店均已关闭,仅剩三家零售门店。据其官方网站,远航现存全国门店共53家,前述三家关闭门店已移出名单。

其中,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去年十二月底才刚正式开业。腾讯汽车《远光灯》致电购物中心服务台和招商部询问撤店一事维权进展,对方表示不予回应。

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在群访中表示,远航汽车主要渠道布局集中在一线城市,截至当下已经布局八、九十家门店,预计2024年3月底前开业100余家门店,2024年年底前布局300家以上门店。但在今年八月末的成都车展再度谈及渠道布局时,远勤山不再强调一线城市,而是表示会在省会级城市采用直营的模式,地县级城市采取经销商合作模式。

现下打开远航汽车官网,首页即为其加盟广告。其上显示远航汽车在全国三、四线城市核心位置招商,提供500—2000万元的店面和推广补贴。

(远航汽车官网首页图)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热火朝天,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能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仅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四家。对于多数新能源车企而言,想要留在牌桌,如果没有其他业务供血,则只能依靠资本市场融资。

大运汽车曾于2017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18年摘牌退市,转战创业板,但也在2021年终止。2022年成都车展上,远勤山对此解释称,创业板撤回的原因在于发展新能源导致亏损,按市盈率上市不划算,因此暂不考虑国内上市,第一步先计划从香港上市,开始盈利很高的时候再回到国内上市。彼时他预计大运汽车将于2023年上半年上市,但目前没有新的进展消息。

在这场你争我夺的淘汰赛中,以摩托起家、算是半个“外行造车”的远航每一步都显得左支右绌。但它不会是最后一个。

向前看,恒大汽车已经停摆,近日公告宣布停止与潜在买方有关潜在股份转让的所有讨论,并已决定不继续进行潜在股份转让, “白衣骑士”就此离场;格力董事长董明珠2016年个人持股珠海银隆新能源后正式涉足造车业务,后将其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247.86亿元。

而后来者还在继续入局。2023年2月,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瑶集团宣布正式入主云度汽车,目前已更名为吉祥汽车。近日,有消息称清洁电器龙头企业追觅科技也将进军造车,已经组建约200人的团队,首款新车为增程产品。

在分出胜负之前,潮起潮涌的汽车市场仍有着巨大吸引力。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31A04O4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腾讯网友 2024-10-31 16:47
第一次听说这个牌子的车
引用 彭博18670322163 2024-10-31 16:25
[呲牙]之前没有新能源电车的时候也没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后面流行新能源汽车了,各种品牌都出来了,什么样的厂都想来分一杯羹,原来油车横行,怎么没见到打得头破血流说白了没有那个技术[哭笑]
引用 【yjplily】 2024-10-31 15:45
武汉武昌万象城有一家店,完全没人进去看。这车输在价格和刻意模仿。 产品本身堆料很足,也都是一线供应商。
引用 fafa 2024-10-31 14:56
没有1000亿,不要造车。
引用 十年 2024-10-31 14:53
人家的光刻机、软件、苹果……所有能掐中国人脖子的东西,是靠打广告打出来的吗?自家有好的材料,本来可以炒出一道极品的菜来,结果厨子偏不好好炒菜,想着怎么花重金打广告,舍本逐末。丢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傻傻的盲目追逐崇拜别人的路子,这就是咱们的悲哀。看着这些个不着调的家伙,气死老夫也[生气][生气][生气]
引用 凯越 2024-10-31 14:45
远航,还未启锚,豆要歇菜吗?!加油啊!?新能源未来一片大好啊![烟花][烟花][烟花]
引用 用户3156611 2024-10-31 14:19
没有技术含量,就不要碰,造车不是三两年就成了了,你把大运重卡,做强做大,也就可以了,看看重汽,先出来乘用版的皮卡和mpV,先涉涉市场,等销量高了在研究其他,投资10多个亿,都是拿别人家的东西插,自己没有含量,售后跟不上,最后只有破产
引用 人间正道是沧桑 2024-10-31 13:54
在下不才,头次听说这个品牌
引用 追。 2024-10-31 13:47
我意外的不是这家车企倒闭,而是这车竟然还有人买?
引用 用户0565450 2024-10-31 13:35
两亿人民币不用来搞研发,却拿去投入广告费,在机场打广告需要花一个亿这么多吗?怕是钱早被分掉了,记得以前有个名导,老婆负责剧组财务,百分之九十的投入被分了,买来零件拼接的汽车还需要建厂吗?华强北找几个三和大神和挂壁佬就办了。这个工厂成立的目前完全是为了诈骗投资者和国家补贴,为什么汽车产业搞不上去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骗钱去的。
引用 斌哥 2024-10-31 13:29
各路英雄都想在国家新能源车补贴的这块肥肉上咬下一块,时过境迁,有人一飞冲天,更多的是留下一地鸡毛。

查看全部评论(11)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20:37 , Processed in 0.1700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