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时期,邓公提拔了很多能力出众、胆大肯干的干部到关键岗位上来,为中国摸索新的发展道路。他们凭借着敏锐的嗅觉、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华夏大地上开拓新的天地,让中国迈入了历史的新纪元,李泽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李泽民1934年出生于四川,1949年考入高中,1950年响应国家号召,辍学参军,曾经参加过西南地区的剿匪行动,1952年随部队赶赴朝鲜对抗联合国军。回国之后,上级首长先是送他去军政学校进修,紧接着又将他委派到贵州某地工作。期间,他靠着努力考上了人大,随即辞职重回校园读书,毕业后在文教部门工作。 动荡时期,李泽民也受到了波及,被下放到基层改造了几年,1972年方才恢复名誉,重回工作岗位。后因在拨乱反正中表现出色,而受到提拔,进入人民政府工作,历任沈阳市委副书记,辽宁省委副书记,1988年经由邓公提拔,升任为浙江省委书记。 当时浙江省的发展状况很不乐观,由于改革还处于实验期,各项措施未完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交杂牵连,混乱涌入市场中。加之当时国际形势突变,全球经济波动较大,对国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浙江一时陷入了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经济停滞甚至是倒退的情况。
更加令人头疼的是,一些干部还未完全转变思想,将发展问题简单地归结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刀切地处理相关事务,严重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以温州为例,当地的商人与官员联合探索一种新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结果却被指是“走资派”,一时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波,牵涉极为广泛。 刚上任的李泽民一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当来自中央的批评函下达到省委的时候,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将此函默默地收起来,并未转送至温州市委。许多年后,当有记者问起此事的时候,李泽民淡然一笑,他表示上级领导心系温州的发展,只不过关注的重点与实际存在偏差,所以他也就做了“冷处理”,没有将压力向下传递,他作为一省的父母官,还是要有些担当的。
李泽民在浙江主政了近10年,期间他做了许多惠民之事,比如与人民银行商议,提高给小型企业的贷款额度,帮助其尽快走出发展初期的困顿,尽快在市场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他还稳抓农业建设,要让浙江人实现粮食上的自给自足,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同时让第二产业反哺第一产业,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让经济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李泽民干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改组国有企业,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到国企中,打散其僵化的体制,重塑其骨血,让其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1995年,国家领导人前往浙江视察的时候,专门询问了有关国企的情况。李泽民表示,国企在经济中的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利润率与总资产均在增长,发展形势很是乐观。1998年,他退居二线,2003年正式离休,现今已经88岁了。
浙江省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李泽民的统筹与治理,他顺应潮流,大胆执行改革政策。在遭到质疑的时候,也没有推诿责任,而是默默将压力全部承担了下来,咬牙继续探索发展道路,这种敢干、肯干的精神令人敬佩。在他的努力下,浙地顺利进入改革的深水区,经济迅速繁荣起来,一跃成为强省、富省,这份功绩值得赞扬! 查看详情:https://www.sohu.com/a/826857417_12115784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 06:31 , Processed in 0.0299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